何奔教授-左心耳封堵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播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何奔教授左心耳封堵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为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左心耳封堵发展现状和左心耳封堵未来发展相关内容。

 

LAAC的手术量、开展医院、术者正在急速增长,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地已广泛开展。目前诸多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均证实,左心耳封堵术是安全、有效的。左心耳封堵目前发展迅猛,安全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有待规范。

 

EuroIntervention|真实世界最大样本量房颤/房扑患者的血栓大数据分析证实:心源性栓子100%来源于左心耳,左房/右心耳形成血栓概率低。JACC EP|肺静脉隔离前左房左心耳血栓大数据研究证实∶房颤患者血栓形成100%起源于左心耳。

 

LAACvs.NOAC队列研究,针对高出血性风险(HAS-BLED≥3)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年随访对比左心耳封堵术和NOAC。按照1∶1倾向性分数匹配后,NOAC和LAAC组的随访结果证实具有相似的主要终点和全因死亡风险。PRAGUE-17研究是全球首个RCT研究,比较两种卒中预防方法在房颤患者中的获益,研究表明LAAC在预防与房颤相关的心血管、神经和出血事件方面不劣于NOACs,在有效性方面为LAAC再添力证。

 

PROTECT-AF,PREVAIL五年随访临床净获益分析表明,WATCHMAN左心耳封堵在术后1~2年内逐渐优于华法林的临床净获益值,并在5年随访里持续保持高于华法林的临床净获益。WASP研究(NCT01972295)亚太地区LAAC真实世界研究2年随访首次证实亚裔人群LAAC术后获益更多。

 

欧洲的EWOLUTION研究,对超过70%的抗凝禁忌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装置植入成功率高于任何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或注册研究,且拥有极低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接受单抗/双抗治疗者占77%,不接受抗凝治疗者占14;器械血栓发生率4.1%,缺血性事件发生率仅为1.3/100患者年,比预期降低83%;术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仅为2.7/100患者年,比预期降低46%。

 

美国的NCDR-LAO注册研究受试者平均年龄高达76.1岁,入组患者年龄普遍更大。平均CHA2DS2-VASc评分4.6、HAS BLED评分3.0,血栓及出血风险更高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成功率达98.3%,行LAAO的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仅2.16%,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心包填塞和大出血发生率分别只有1.39%和1.25%;而卒中及死亡发生率仅有0.17%及0.19%,远低于先前的临床研究。

 

德国的LARGE注册研究是世界首个左心耳封堵多中心AlI-Comers注册研究,手术成功率高达98.1%,并发症SAE发生率为4.5%,与众多临床注册研究相当。一年随访结果显示缺血性中风/TIA发生率降低72%,大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82%。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和LVEF值较低的患者,LAAC同样安全有效。

 

DRT问题引热议,发生DRT的原因分析发表在JACC介入子刊,首次正式提出左心耳封堵术后抗凝抗栓详细方案及DRT解决方案。

 

CT在LAC中的应用CT指导左心耳封堵专家建议发表,为CT在左心耳封堵术前期测量、评估、预测、随访等方面的探索提供了参考。随着影像技术和左心耳封堵技术的协同发展,CT在左心耳封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0射线下行左心耳封堵术将成为可能,给无法耐受食道超声或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