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纲-复杂主动脉瓣狭窄的介入策略制定
播放
导语

主动脉瓣狭窄(AS)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人群中,AS的发病率达2%-7%,75岁以上人群中,每8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主动脉瓣狭窄;大约50%未经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会在发生症状后2年内死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进步,新的指南也相继扩大了复杂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范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郭晓纲教授指出,复杂主动脉瓣狭窄病变复杂、患者高危,术前一定要仔细判断,进行团队讨论,必要时邀请其他相关科室共同协作,制定严谨的介入策略。

 

 

AS介入治疗的指南推荐

ACC/AHA 2020:症状性重度AS,TAVR适应证扩展至全风险人群

基于PARTNER 3、Evolute low risk等研究结果,外科手术风险(STS评分)不再作为患者选择的主要依据,年龄和患者个人意愿应当充分考量。

  • 对于STS<8分患者,年龄是其治疗方式选择重要参考因素;

  • <65岁首选外科主动脉瓣置换(SAVR),>80岁首选TAVR;

  • 65-80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MDT讨论后由医患共同决定。

 

2021 ESC/EACTS:AS的手术方式选择

AS患者的手术时机与治疗选择:

  • 对于外科手术低风险患者(年龄<75岁,STS-PROM/Euro SCOREⅡ<4%),或患者不适宜经股入路行TAVR时,推荐SAVR(I类推荐);

  • 对于年龄>75岁,或存在外科高风险患者(STS-PROM/Euro SCOREⅡ>8%),或不适宜外科手术时,建议TAVR(I类推荐)

 

2021 ESC/EACTS:患者早期干预

无症状重度AS纳入TAVI干预指征。

本指南对主动脉瓣狭窄(AS)处理更加积极,这是因为随着外科手术(SAVR)和介入手术水平提高,相关手术风险明显降低,并得到相关研究证实,因此可以对患者更早期、更积极进行干预。

 

2023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

推荐意见基本与ACC/AHA 2020指南类似。

1.手术:有症状AS;无症状AS合并EF<50%。

2.高危或手术禁忌患者,且解剖合适:首选TAVR。

3.非高危患者,主要根据解剖、预期寿命和年龄考量:

  • <65岁:首选SAVR;

  • >80岁:首选TAVR;

  • 65-80岁:根据具体情况医患共同决定。

 

复杂AS策略制定及病例分享

简单vs复杂主动脉瓣狭窄:国内外尚无关于“Complex TAVR”的定义。借用冠脉PCI概念,吴永健教授团队提出:A型TAVR和CHIP-TAVR

 

复杂主动脉瓣狭窄:

 

1.冠脉阻塞高风险:解剖学因素

 

冠脉阻塞高风险术前CT评估

  • 解剖结构评估(CT):冠脉高度;窦部大小、高度;STJ大小、高度;瓣叶长度、厚度;钙化情况(体积、分布、融合)。

  • 3D打印体外模拟。

  • 器械及手术策略制定:可回收?收腰设计?植入深度?

 

冠脉阻塞高风险:预防措施和处理策略

  • 术前MSCT仔细评估,充分预判

  • 术中球囊预/后扩张配合造影确认冠脉灌注;

  • 必要时行冠脉保护(导丝/球囊/支架)&中止手术

  • 监测心电图、血压、心肌酶、肌钙蛋白;

  • 瓣叶撕裂术(BASILICA);

  • ECMO、冠脉器材准备(支撑力强、较直的导管);

  • 瓣膜妥协策略:PVL/PG与冠脉风险的平衡;

  • 仅行主动脉瓣修复/球囊扩张术;

  • 冠脉造影+PCl&CABG;

  • 用Snare抓捕瓣膜。

 

病例分享

Case 1:冠脉闭塞高风险,放弃TAVR

患者女性,68岁,反复活动后胸闷10余年,加重2年余。

冠脉开口低,瓣叶长,超过冠脉开口平面:最终放弃TAVR

 

术前3D打印,评估冠脉阻塞风险过高。

 

Case 2:TAV左冠高风险

患者男,73岁,因“反复胸闷气急4年余”入院。

  • 三叶瓣,中-重度钙化。

  • 冠脉高风险:左冠高13.4mm,上缘20.3mm,瓣叶18mm。

 

23mm球囊扩张,冠脉血流通畅。

 

29#瓣膜植入。

 

患者下台前血压骤降,再次复查造影,血流明显受阻,左冠开口重度狭窄。

 

左冠口瓣叶阻挡,立即转体外循环下外科开胸,预后良好。

 

病例左冠闭塞经验教训:

  • 未采用左冠切线位评估

  • 23球囊预扩,有腰无漏,考虑Downsize至26#瓣膜?

 

Case 3:Type 0 BAV冠脉闭塞高风险

患者男性,71岁,因“反复胸闷气急4年余”入院。

  • BAV Sievers Type0;Lateral-lateral;L瓣叶重度钙化;R瓣叶中度钙化。

  • 23mm球囊预扩右冠完全闭塞。

 

本例右冠高风险原因:右瓣叶较长;左冠瓣叶重度钙化、活动度较低。

 

右冠植入烟囱支架,效果较好。

 

2.瓣环破裂高风险

瓣膜破裂是术中转外科开胸和院内死亡的常见原因。

瓣环破裂的危险因素:

  • 患者相关因素:女性;既往接受放疗。

  • 解剖学相关因素:瓣下中-重度钙化。

  • 操作相关因素:球扩瓣;Oversizing过大(>20%)。

 

瓣环破裂的预防措施:

(1)识别患者是否存在瓣环破裂高危因素,如极高的钙化评分,严重的LVOT钙化,重度钙化的二叶瓣,特殊位置的钙化或超过4-5毫米的钙化结节;

(2)考虑调整治疗策略,瓣膜尺寸的选择(如选择较小的瓣膜,接受较小的oversizing)或选择自展瓣;

(3)考虑球扩瓣展开时,减少球囊填充体积;

(4)改良植入方案,如高位展开,避免瓣膜突入LVOT的钙化;

(5)存在明显钙化时,避免因瓣周漏而过度后扩张;

(6)将患者转至TAVR手术量大且经验丰富的中心;

(7)重新考虑传统手术代替TAVR。

 

病例分享

Case 4:瓣环破裂高风险,放弃病例

  • 患者67岁,女性

  • 高危解剖结构:瓣环-LVOT结构小(φ21.4);LVOT重度钙化;oversizing过大。

  • 评估患者病情,考虑瓣膜支架型号均不合适,遂放弃TAVR手术

 

Case 5:Type 1 BAV合并LVOT钙化

患者男,73岁,因“活动后胸闷气急3年”入院。

  • 瓣环25.9mm,LVOT 24.8mm。

  • F-BAV,瓣叶增厚钙化明显,N-R粘连,N-L粘连;

  • 流出道钙化延伸至二尖瓣前叶;

  • 瓣环破裂风险:LVOT钙化,最小直径约18mm。

 

策略:18mm小球囊预扩,Downsize到24# 瓣膜,植入后少许瓣周漏,18mm球囊后扩张,术后效果满意。

 

3.循环崩溃高风险

病例分享

Case 6:自杀左室,循环崩溃

患者男性,70岁。

  • ECHO:小左室+肥厚心肌。

  • LVEDD/LVESD 4.11/2.55cm;EF 69%;IVS:1.87cm,基底部最厚处2cm;PW 1.5cm。 

  • 预案:充分补液,预装瓣膜

  • 拟24mm预扩,植入24mm瓣膜。

 

24mm球囊预扩后,患者血压持续降低,血流动力学崩溃,瓣膜置入到功能位后,血压逐渐上升。

 

最后结果

PG:术前103mmHg → 术后4mmHg;TEE:压差5mmHg,无瓣周漏。

 

教训:小心室在球囊扩张时易造成大量反流,评估高危风险,在球囊的选择上尽量选小一点的球囊进行扩张。

 

4.横位心
  • 定义:指瓣环平面与水平面成角极大(≥70°)。

  • 加重术中心脏横位的因素:室间隔增厚、右-无融合、升主扩张。

  • 横位心增加了TAVR术中输送导丝、导管、瓣膜及瓣膜释放等多个步骤的操作难度。

 

横位心的应对策略

(1)增加导丝跨瓣难度

  • 常规尝试AL2造影管,但有时候也会使用JR4造影管,或JL4造影管跨瓣;

  • 甚至使用JR4指引导管,双导丝技术跨瓣。

 

(2)增加瓣膜输送系统跨瓣难度

  • 使用SNARE辅助;

  • 使用小球囊预扩张;

  • 使用双导丝技术;

  • 使用可调弯瓣膜系统;

  • 使用经心尖入路。

 

(3)增加瓣膜定位难度

  • 自膨瓣的不同轴:高位释放;

  • 钙化分布的不同导致瓣膜脱钩时二次调整方向不同。

 

病例分享

Case7:横位心&升主动脉增宽

患者男,73岁,反复胸闷1月余。

  • ECHO:Vmax 5.29m/s;EF:34%

  • STS评分7.9%;无法耐受外科SAVR+升主置换。

 

术前CT:

  • Type 1型二叶瓣;

  • 瓣环结构较大:瓣环28.6mm,LVOT 27.3。

  • 左冠开口9.3mm,右冠开口9.9mm;

  • 升主动脉扩张,最宽处6.2cm

  • 心脏横位,夹角72°

  • 左室心尖部菲薄,舒张末内径7.9cm

  • 双侧股-骼动脉迂曲,腹主动脉迂曲成角。

 

内科、外科评估均高危,遂采取内、外科联合策略,先对升主动脉进行包裹,22mm球囊预扩,再直视下辅助输送系统跨瓣。

 

30#瓣膜植入,效果满意。

 

对于内、外科都不敢单独手术的高危病例,该病例的手术方式是一种尝试,事实证明,必要时内外科联合策略是可行的。

 

5.挑战入路

困难入路:

  • 穿刺点钙化;

  • 下肢血管狭窄、迂曲;

  • 主动脉迂曲;

  • 主动脉弓部形态异常;

  • 股动脉分叉较高;

  • 高风险解剖:动脉瘤、夹层等。

 

应对策略:

  • 血管切开、超声引导下穿刺;

  • 尝试无鞘技术;

  • 外周球囊扩张、覆膜支架植入;

  • 胸腹主动脉迂曲:Buddy wire/双导丝支撑;

  • 选择其他入路: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腔静脉、经心尖等。

 

病例分享

Case 8:急诊一站式冠脉PCI+TAVR+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入路狭窄和冠脉闭塞高风险的重症瓣膜病

  • 患者男,69岁,因“间歇性跛行半年余,突发胸闷半天”入院。

  • 诊断: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髂动脉夹层动脉瘤);高血压病;直肠癌术后(13年);慢性肾病。

 

总结
  • TAVR技术日趋成熟,适应证广泛扩展至全风险人群,年龄、解剖结构和患者意愿作为主要考量。

  • TAVR合并症较多,高危复杂情况多见,应对TAVR进行风险分层。

  • 可回收、可调弯新一代器械和选择不同类型器械能够解决部分高危复杂病变。

 

 专家简介 

郭晓纲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浙大一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目前兼任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冠心病康复委员会常委,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冠脉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健康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信息化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卒中协会理事,卒中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卫计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冠心病、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介入治疗,在复杂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治疗与康复等领域有丰富经验。曾在日本福井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进修,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医坛新秀,钱江人才,省卫计委骨干人才计划,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拔尖青年人才A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技部138科技委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厅局级等课题多项,近5年来以通讯作者在包括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作为主参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浙江省医药卫生创新奖等多项。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