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植入”,更求“精准”丨影像学指导下的TAVR优化定位——方臻飞教授

浏览量:1942
导语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影像学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影像技术的应用为推动心血管医学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临床层面解决了诸多难题。TAVR手术的开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大的临床获益,而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影像学的指导。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方臻飞教授指出,TAVR手术不仅要求瓣膜能够顺利植入,更重要的是“精准”,而优化定位是TAVR精准化植入的必然要求,往往决定着手术是否成功,患者预后是否良好,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充分的影像学评估。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理解这一理念,方臻飞教授以“影像学指导下的TAVR优化定位”为题,带来精彩报告。

 

 

TAVR瓣膜植入关键问题
TAVR瓣膜植入需要考虑的问题
  • 降低传导阻滞发生率;

  • 降低瓣周漏发生率;

  • 防止瓣膜移位;

  • 避免冠脉阻挡风险;

  • 保留冠脉再干预机会。

TAVR优化定位关键——多模态影像学指导

 

TAVR定位基础
TAVR定位基础1:主动脉根部CT分析确定瓣环平面

● 三叶瓣或Type1型二叶瓣:三窦底确定虚拟瓣环平面定位法。

 

● Type0二叶瓣:仅有两个冠窦最低点,无法确定瓣环平面。

测量策略①:面积最小法

 

测量策略②:主动脉同轴法

 

TAVR定位基础2:在瓣环平面基础上确定投照角度

既往,采用右窦中心位较多,在右窦中心位置上,三个窦是均匀展开的,在球扩瓣时代多采取此位置。目前,应用自膨瓣时采取比较多的是左右重叠位。对于Type0二叶瓣,多采用双窦展开位来进行释放指导。

 

TAVR定位基础3:术中确定瓣环基线

主动脉根部造影确认三窦底平齐;置猪尾导管于窦底标记;注意瓣叶厚度和窦底钙化团块。

 

TAVR定位——解剖因素
解剖因素1:病变类型

TAVR定位要考虑患者病变类型,如评估病变是以钙化增生为主还是瓣叶增厚为主,或者对于反流患者不同的锚定方式下要确定病变类型。

 

解剖因素2:窦部形态

锥形窦部:定位平面靠上;喇叭形窦部:定位平面靠下。

 

解剖因素3:钙化程度

钙化程度以及钙化分布都会影响植入整体策略的设计,如环上结构钙化越重,定位平面越高。

 

解剖因素4:冠脉风险

冠脉风险越高,定位平面越低。

 

解剖因素5:横位心程度

横位心定位特点:初始定位时需偏高;可回收位时小弯侧深;完全释放后自适应调整。

 

TAVR定位——瓣膜因素
瓣膜因素1:球扩瓣or自膨瓣

自膨胀式瓣膜定位特点:多次机会;可调整范围大;释放过程可控。

球囊扩张式瓣膜定位特点:一次机会;见微知著;释放过程不可控。

 

瓣膜因素2:瓣膜特性

根据不同瓣膜设计,在植入过程中瓣架大小、植入策略会有相应变化。

 

精准定位——step by step

Step1:Pre-deployment 预释放

Step2:Location 初始定位

Step3:Deployment 瓣膜展开至工作位

Step4:Evaluation 评估

Step5:Release 脱钩

Step5+1:Recapture 回收调整

 

Step1:Pre-deployment预释放

投照角度微调,调整Mark点齐平

 

预释放:使输送器胶囊部最远端与瓣架底端齐平。

 

Step2:location初始定位

初始定位:根据瓣架底端与无冠窦底猪尾判断。

①常规瓣环下0-2mm左右植入深度为起始位置进行释放。

②瓣上限制严重、横位心等患者,也可根据解剖情况选择瓣上作为起始位置。

③针对于某些特殊病变,可采用可回收功能对最佳锚定点进行尝试,调整起始位

 

Step3:Deployment瓣膜展开至工作位

术者团队间配合,保证瓣膜系统(输送器、瓣膜、超硬导丝)的稳定性。

 

初始定位后进行瓣膜展开,首先强调的是“慢”过程,因为自膨瓣被胶囊束缚,在缓慢释放过程中,瓣膜支架逐步展开,会与锚定组织进行接触,在此基础上,同时逐步观察血压变化,甚至可以给予适当的起搏,以降低血压对瓣体支架的冲击。当整个瓣叶完全接触后,会影响到瓣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相对地快速释放,释放到工作位,使瓣膜进行工作,从而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

 

Step4:Evaluation评估

当瓣膜释放到工作位展开后,此时瓣膜还没有完全释放,需要进行一个回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进行评估。

 

植入深度评估前,需保证假体瓣膜底边平行以消除视差保证评估效果。根据术前CT评估角度,调整为左冠切线位,评估冠脉灌注情况。

 

另TEE辅助评估:TEE下长轴(120°-135°)初步评估瓣膜植入深度,尤其是对二尖瓣前叶影响;TEE下短轴(45°-60°)初步评估瓣周漏及瓣膜展开形态。

 

评估“2”个体位(左右重叠位、右窦中心位),“4”项评估内容(植入深度、冠脉灌注、瓣膜形态、同轴性)。

 

释放过程中还要评估其同轴性,判断是否有移位,因为最终释放时会有顺轴向转位同时小弯侧上收的过程,导致整体位置出现变化。

 

脱钩前瓣膜移位风险评估:

Oversize:Oversize率足够,瓣膜压缩明显,瓣膜锚定力稳定。

 

同轴性:同轴性好,张力相对小,脱钩时瓣膜移位风险相对较小。

 

无冠瓣锚定:无冠瓣锚定力强,瓣膜脱钩移位风险相对较小。

 

辅助锚定结构:辅助锚定力强,降低瓣膜脱钩移位风险。

 

Step5:Release 脱钩

①完成评估后,可在瓣膜脱钩前,轻推瓣膜,判断稳定性,同时减少系统张力,部分优化瓣膜方向。

②缓慢释放瓣膜后1/3部分,依次完成脱钩,根据评估结果判断脱钩时是否需要起搏

③整个过程注意术中导丝与瓣膜系统的张力,避免张力过大影响瓣膜位置

④完全释放后多体位造影检查,同时超声评估最终效果。

 

Step5+1:Recapture 回收调整

①全回收再次跨瓣:瓣膜选择尺寸不合适,瓣膜植入过高或者上跳,有潜在冠脉阻塞风险等情况需要全回收,再次原位跨瓣。

②微回收调整:植入略深时,微回收瓣膜,并带有张力提拉瓣膜至稍上移,立刻再释放到瓣膜工作位,进行二次评估。

③部分回收重新定位:如果植入过深,可部分回收系统,在瓣膜能提拉时,进行提拉操作,调整位置,然后快速再释放。

 

step by step技巧要点

A.锚定力、同轴性好,移位风险低:缓慢脱钩,第一个钩脱完后,顶输送器,卸张力,脱后两个钩,全程控制导丝,避免张力过大带动Tip头跳出引起瓣膜移位。

 

B.大弯侧钙化重、同轴性欠佳,释放稳定,移位风险低,关注左右窦植入深度:左右窦偏深时,回收调整,安全的情况下顶导丝,调整同轴性后再释放,或提高初始释放位置,避免左右窦侧植入深度偏深。

 

C.大弯侧钙化轻或同轴性欠佳,存在一定下滑风险:可在快速起搏下,降低舒张压对瓣膜作用力后,缓慢、逐个脱钩,全程控制导丝,避免张力过大带动Tip头跳出引起瓣膜移位。

 

D.根部锚定力弱+同轴性欠佳,下滑风险大,若瓣膜有明显压缩,则选择快速起搏,降低舒张压后逐个脱钩,若瓣膜压缩不明显,可回收调整同轴性后,快速起搏+呼吸控制下一次释放。

 

step by step步骤总结

 

TAVR定位进阶——对合缘对齐

在释放的基础上,目前又强调“Alignment”。对于自膨瓣的缝合缘,理想状态是缝合缘的位置不影响冠脉,目前重点强调瓣膜的植入方向问题,主要目的是减少缝合体对冠脉通路的影响,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治疗目的,不仅做到近期精准植入,而且远期对该患者进行再次干预时也能达到最佳效果。

 

专家简介


方臻飞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和2013年分别作为访问学者赴法国Caen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交流学习。主要从事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心血管危重病的治疗和抢救,完成中南地区首例TAVR植入,中南地区首位TAVR手术督导专家。完成国内首例心脏破裂介入封堵术。国家卫计委冠心病、先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导师。每年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1000余台。曾多次赴肯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进行技术援助与讲学。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参与或主持多中心临床试验20余项。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湖南医学科技奖2项,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奖3项。

担任中华心血管病学会结构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组学委员,湖南省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学组副组长等职务。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18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