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第十一届国际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11thCTSC)开幕式在线上隆重开幕。此次论坛首次移师线上,邀请了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为我国广大临床一线工作者搭建一个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互动和交流的平台。
2020 CTSC大会主席、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中)、北京医院副院长许锋教授(右)
主旨论坛学术主持嘉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北京医院副院长许锋教授,以及北京医院的于雪教授、佟佳宾教授、王华教授、张慧平教授等。
杨杰孚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因疫情原因,第十一届CTSC创新性的进行线上办会,这也是一次崭新的尝试。经过组委会的精心策划,本次会议顺利召开,规模也超过以往各届。在3天的会期内,4个学术频道全时段开放,412位专家线上交流,56个专题论坛,内容丰富详实。
霍勇教授首先向线上的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CTSC多年来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此次线上相聚,与远在武汉一线、四川华西等各位同道共享学术盛宴,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将药物应用临床规范得到更加有效的传播。”
01
2019心律失常十大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张澍教授
张澍教授针对目前心律失常领域的十大最新研究进行详尽的分享,包括“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精准分类”、“导管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难治性心室颤动电风暴”、“在发展中国家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Improve SCA 研究”等十大研究的背景、设计、结果、意义以及研究的国际影响逐一讲解。
02
慢性冠脉综合征:新概念、新策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霍勇教授
霍勇教授首先从CCS概念的证据和意义切入其演讲主题,谈及了CCS的自然病史、临床路径。深入讲解了关于介入治疗PCI 的研究报告。并指出,未来中国PCI 发展应该是“绿色增长”。随后针对CCS 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抗动脉粥样硬化、双联抗栓治疗以及代谢治疗等相关内容展开学术分享。
03
新冠肺炎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黄从新教授
黄从新教授从新冠病毒与SARS-CoV2 病理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讲解,通过SARS-CoV2-ACE2和心脏、COVID-19与心肌损伤病例及数据报告逐一剖析,分别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分享。他强调在治疗阶段中药的应用,“参松养心”可防治心律失常机制,在介入治疗中也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及条件。
04
2019 HRS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共识解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郭继鸿教授
郭继鸿教授介绍“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19年第40届HRS 上,他的主题演讲围绕疾病概述、TAD标准、广义Epsilon以及ARVC 心电图标准等方面展开。
05
房颤导管消融与抗凝实践治疗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马长生教授
马长生教授表示,房颤的管理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最近10年来,房颤论文显著超过急性心梗。通过国外的研究报告分析了房颤导管消融与改善预后的情况,他指出,消融技术改进可提升安全性和培训的效率。随后分享了美国、亚洲、欧洲以及中国的房颤抗凝治疗率情况。最后表达了智能手表对于检测房颤的前瞻性实效性研究内容。
06
心脏瓣膜病介入术后抗栓策略进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刘先宝教授
刘先宝教授从抗栓困境-抗血小板or抗凝,以及TAVR术后抗栓策略最新进展展开学术分享。他详细讲解了目前国内外关于TAVR术后的临床研究,并针对性的分析了欧美指南中的TAVR术后抗栓策略等问题。
07
急诊介入时代STEMI溶栓治疗的进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于波教授
于波教授指出“心梗梗死面积决定心梗后死亡率,只有争分夺秒才能挽救濒死的心肌”,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是救命的硬道理。他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再灌注是关键,纵观与国外相比,中国直接PCI救治比例较低。报告最后他强调在COVID-19流行期间,应该根据当地防疫等级、医院自身情况及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后,再选择适当的再灌注方案。
08
2020ACC/WCC心衰药物进展
——北京医院 杨杰孚教授
杨杰孚教授首先详尽讲解了2020 ACC心衰药物治疗研究的进展情况。随后指出我国心衰患病率的严峻性,“2012-2015年调查显示,预计1370万成年人患心衰,且心衰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负担。”随后分享了多组研究实验,从而进一步剖析药物治疗方法和策略。
09
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策略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黄岚教授
黄岚教授首先指出左心相关肺高压是PAH最常见类型,随后分享了西方国家IPAH患者生存率的情况,并指出了中国肺高压流行病学情况:“缺乏普通人群肺高压及PAH的流行病学数据”、“IPAH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老年患者相对少见”等,随后谈及了该疾病的超声心动图的推荐建议、诊断流程及推荐建议。
10
新冠肺炎心脏受累的研究荟萃
—— 北京协和医院 张抒扬教授
张抒扬教授通过多组新冠肺炎患者病例数据分享了关于心肌损伤的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以预测COVID-19病人的住院死亡率,其升高与年龄大、炎症反应以及心血管合并症相关。”她着重讲解了ACEI/ARBs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焦点问题,指出目前新冠肺炎心脏受累的未知问题还远远大于已知问题。通过协和团队前期病例尸检心脏病理报告,张抒扬教授介绍了新冠肺炎患者心肌损伤的具体机制以及治理手段。学术分享最后,她也表达了对在抗疫过程中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11
从ISCHEMIA研究看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杨跃进教授
杨跃进教授首先分享了关于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研究性问题,提出ISCHEMIA临床研究的意义和不足,“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血运重建治疗的不足”。针对sCAD治疗杨跃进教授也谈及了策略选择的相关问题,最后表示,为确保“健康中国”建设,高危病人需要共同讨论最佳方案。
12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综合管理
——北京医院 何青教授
何青教授从冠心病的基本理念、老年人的特点、冠心病的诊断以及冠心病的处理四个维度展开分享。她指出,老年冠心病相伴因素较多,一般是多种慢性基本状态,她针对临床特征、临床分类等分享了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最后将老年冠心病的不同治疗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13
4+7框架下的心血管药物的选择策略
——北京医院 胡欣教授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保压力”等关键词一一列入了胡欣教授报告中。胡欣教授分享了国际人均药品消费情况、世界范围的仿制药情况以及“一致性评价”的最新进展,他指出,中国仿制药“工匠精神”已被认可,最后特别强调了从企业、患者、医院、国家层面一致性评价和国家集采的意义,并指出“药之道唯安全、有效、经济为核!药学人以知药、识药、择药为本!”
结束语
2020 CTSC为期3天(2020 年6月9日至11日),将聚焦国际心血管疾病前沿,包括:院士论坛、国际心血管论坛、心律失常、心衰、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创新与转化、高血压、抗栓、精准医学、心脏康复、衰弱论坛、肿瘤、女性心血管健康等领域,展现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热点。
与此同时,着重加强医联体共同建设,共同探讨临床常见热点问题;也继续保留了疑难病例讨论及病例大赛,借助线上形式覆盖更多的基层医院;并且本次会议继续开展药物临床试验论坛,进行GCP培训,提高科研及药物临床研究能力并颁发GCP证书,心血管创新研发专题论坛的线上开展更为中国原创研究提供展示的舞台。并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心血管药物使用为大家详细解读和答疑。
更多精彩,请您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了解大会详情、日程一览、观看直播
CTSC 2020百花齐放
线上学术盛会,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