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庄晓东教授以“功能性二尖瓣反流TEER的临床研究进展”为题,就此展开了深入分享。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本例患者同时患有合并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与合并膨出瘤的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膜周部回声中断9.0mm,缺损右室面受三尖瓣组织附着,分流弥散,较宽处分流口约3.6mm,考虑采用ABFDQ -I 08 型号封堵器(腰部直径8mm,盘面直径13mm),先封堵室缺,待其降解后封堵房缺。在全降解封堵器植入心室后一年的超声复查中,显示室水平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开闭良好,无明显反流情况。且左室长轴切面,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下未探及封堵器回声,大动脉短轴仅探及4.5mm大小圆盘状组织,右室面未探及封
大于10mm的长隧道型PFO被定义为PFO的高危解剖学特征[1]。相较于普通的PFO,长隧道PFO通道长度增加,血液在心脏内的异常分流路径更长,血液在其中流动时容易形成湍流,边缘也可能较为粗糙,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属于复杂型PFO。常规金属封堵器植入需要考量是否会因镍离子析出产生不良后果,是否会因盘面过大对房间隔产生磨蚀,是否会因盘面过小导致封堵不严,有残余分流产生。可降解封堵器因其材料柔韧性和对心脏组织的自适应性较好,可适应复杂的PFO,植入后不会对人体有影响,会逐步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025年1月18日,由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CCCP结构学组、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专家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发起,结构性心脏病年度报告委员会讨论撰写的《CCCP结构性心脏病2024年度报告》正式发布!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技术(TAVR)作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进展一直都备受瞩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代表委员会作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2024年度报告》,对2024年TAVR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总结。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发展已经有20余年,无论是器械还是手术技巧已经很成熟。但是,笔者认为TAVR相对于其他心脏介入手术,仍是个复杂、相对高危手术,在一些技术细节仍有值得改进地方。
“北三心声”是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精心打造的面向心血管医生同行的专业学术品牌栏目。栏目涵盖丰富多元的内容,旨在为心血管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优质的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平台。
2025年1月9日,护心关爱-心衰规范化诊疗研讨会(第二期)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汇集心血管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心力衰竭的规范化诊疗方案和核心治疗手段,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交流与探讨,旨在减少疾病复发与进展,提高心衰人群生存质量,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评估了AccuFFRangio测定FFR的可行性与性能表现。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方军教授围绕横位主动脉根部/横位心TAVR的挑战分享了术中操作技巧,为横位主动脉根部/横位心TAVR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宝贵经验。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黄亿源教授以“结构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反流的干预策略”为题,对此展开了深度探讨。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1月16日08:30,不见不散
近日,《专家共识》正式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发表。围绕泛血管疾病的管理,《专家共识》共给出8条推荐意见。
2025年1月15日-19日,由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主办,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指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2025年上海市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年会、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 即将拉开帷幕!
在本期的大查房活动中,专家们将目光聚焦于一位68岁的患者。该患者主述间断胸痛、胸闷症状长达10余年,且近1月余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经本次入院检查,已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然而,其心力衰竭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亟待进行详细探究。
为进一步促进各级医院瓣膜技术交流、提高我国心源性卒中的防治水平,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将于 2025年1月15日-19日在上海举办“2025年上海市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年会、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
2025年1月1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席专家、心脏中心主任陈晓敏教授带领冠心病介入团队成功应用新型左心室辅助器械iVAC 2L,为一例高风险患者完成高难度PCI治疗。这是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25年完成的第一例左心室辅助器械保护下的高难度PCI手术,也是浙江省第一家独立应用搏动式左心室辅助装置iVAC 2L进行高风险PCI手术的医院。
在多项随机试验中,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采用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AF)可更大程度地避免房颤复发,并提高生活质量(QoL)。至少在阵发性房颤(PAF)中,消融术作为一线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基于这些数据,学界普遍认为,“越早越好”的原则应该普遍适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