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希浦系统起搏与巴赫曼束区域起搏论坛”专场成功举办。论坛分上下两节,由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黄织春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方咸宏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文娟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书旺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凌智瑜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吉云教授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菁教授等国内起搏电生理领域知名专家联袂主持。与会专家围绕生理性起搏这一核心议题,从心室的希浦系统起搏(HPS)到心房的巴赫曼束(BB)区域起搏,深入探讨了其方法学解析、临床决策
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亚洲心脏论坛: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技术”联合论坛成功举办。南京市第一医院张俊杰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2025TAVI最新临床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他系统回顾了2025年在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TAVI)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里程碑式研究成果,并深入解读了新版ESC指南的重大更新。报告指出,TAVI的治疗时机正向无症状及中度病变患者前移,同时在主动脉瓣反流(AR)等新适应症领域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研究对现有RCT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对DCB与DES在大型血管原生CAD中疗效进行全面定量评估。
面对急性胸痛伴低血压的患者,你的第一反应诊断是什么?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还是大面积肺栓塞?近期在EHJ上发表了这样一则罕见病例,患者因急性胸痛住院,并出现心率和血压的波动,抽丝剥茧的一系列检查后,发现了反向Takotsubo心肌病、肺栓塞和嗜铬细胞瘤三联征共存。
10月21日,由阜外医院冠心病一病区牵头、联合介入导管室、医谱学术全新打造的全景手术复盘系列课程第2期如约而至,在阜外医院宋雷教授主持下,张茵教授围绕一例高难度“复杂LAD CTO病变”进行全景手术复盘,分享CTO PCI正逆向策略切换要点与核心开通技巧,为冠脉复杂病变的规范化介入治疗提供了宝贵借鉴。
2025年11月21日-23日 苏州国际会议酒店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邵峻教授团队成功救治一例解剖结构复杂的中央型多发ASD患者。患者术中经食道超声精确测量显示两处缺损(直径约8.06mm与5.63mm,间距约8.48mm),房间隔中部发育薄弱,经过讨论,治疗团队制定了序贯封堵策略,选用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优先处理较大缺损,在第一个封堵器植入后,实时观察评估,迅速做出判断并调整第二个封堵器的型号选择,确保封堵器形态完美,精准封堵。术后超声证实封堵器位置稳定,无残余分流,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本病例为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在处
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功能与影像论坛”专场成功举办。论坛分为上下两节。论坛(一)“学科聚焦”环节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顶立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福春教授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力曼·马合木提教授共同主持。论坛(二)“病例讨论会”环节由卫生部北京医院王华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王江教授联袂主持,并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项美香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玲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袁璟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本论坛聚焦心衰病因诊断这一临床热点与难点
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备受瞩目的“CTO论坛”专场成功举行。论坛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CTO介入治疗过程中的难点及应对方法”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柳景华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斌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钱杰教授及中日友好医院郑金刚教授联袂主持。与会专家围绕CTO-PCI的现代策略、关键技术难点与并发症管理等核心议题,系统性地分享了最新的技术进展与实战经验
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BRICS @ GW-ICC:金砖心血管共同挑战和合作”联合论坛成功举办。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PADN——引领全球肺动脉高压创新治疗新革命”的主旨演讲。他系统性地回顾了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从解剖学基础、动物实验到一系列重大临床试验的完整证据链,并展望了其在全球,特别是针对合并心力衰竭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34岁男性,因午餐后突然出现胸骨后憋闷、疼痛伴烦躁、大汗,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急诊至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相关药物后即刻转诊至当地市医院,并于当日行急诊PCI手术,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未见好转。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19日12:00-13:00 教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病例名称:胸痛晕厥“谜案”:冠脉造影大致正常为何险象环生?
本文结合权威临床研究和高难度手术案例,重点探讨了三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瓣叶活动受限(RCM) 这一常见问题,并通过证据证明:采用独立瓣叶设计的猪瓣(如雅培Epic系列)因其更优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与更低的RCM风险,将成为三尖瓣置换的更优解。
近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团队在《Frontiers in Neur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聚焦比较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与传统金属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PFO)相关偏头痛疗效与安全性的文章。
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MRI论坛:2025年度CMR进展”专场论坛分两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陆敏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玉成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于薇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李东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贺毅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刘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郭应坤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郭晓娟教授等国内CMR领域知名专家联袂主持。十位讲者围绕CMR的现状、技术革新与临床应用三大板块,系统展示了从AI赋能的快速扫描方案到5T超高场、4D
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非阻塞性冠脉疾病论坛”专场成功举办。论坛分上下两节,分别聚焦“临床管理决策进展”与“基础研究与多模态影像学进展”。上半场由江西省人民医院盛国太教授、上海市同济医院刘学波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程标教授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锂镭教授共同主持;下半场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新学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廉哲勋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靳春荣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赵兴山教授联袂主持。与会专家围绕INOCA(缺血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这一日益凸显的临床问
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左主干论坛”专场成功举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蒋峻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何时需要血流动力学支持”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左主干(LM)病变因其供应心肌面积巨大,介入治疗(PCI)风险高,一旦发生并发症易导致血流动力学崩溃。因此,精准识别需要支持的高危患者并主动采取血流动力学支持(HMS)策略,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
本期由阜外医院常越工程师担任主讲,宋莹副主任医师主持,会议将于2025年11月18日12:00-13:00直播,欢迎观看!
2025年11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重磅推出的《北三心声》栏目——第27期精彩再度来袭。本期大查房专家们深入剖析了一例罕见的直背综合征患者,从初诊发现到后续管理,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清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