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5丨PCI术后风险管理新视角:聚焦室性心律失常、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与数字疗法

2025年8月29日—9月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5)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召开。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的多个研究团队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展示。医谱学术对PCI预后相关的部分研究内容进行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ESC 2025丨从2025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更新看Lp(a)、甘油三酯异常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建议

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暨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于8月29日至9月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拉开帷幕。 会议首日,备受关注的《2019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重点更新》(以下简称“2025指南重点更新”)重磅发布,为全球血脂管理领域带来了里程碑式的革新。基于当前的循证证据,该指南在《2019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调脂以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八大章节进行更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实用的管理策略。

山东省首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功完成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1例!

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澄的指导下,心血管内科安贵鹏主任医师、孟晓主任医师、董梅副主任医师、马连越主治医师、曹媛主治医师、刘芳芳主治医师,老年医学科郄良毅副主任医师,逯伟达主治医师,心外科曹广庆主任医师联合麻醉科杨绍忠副主任医师成功完成了山东省首例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 人工瓣膜植入后位置理想,无瓣周漏,无跨左室流出道压差。术后患者的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病痛并顺利出院。

彭小平教授:TAVR手术的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的重要选择。然而,在TAVR手术实施过程中,面对复杂合并症、高难度解剖结构及器械选择等挑战,如何制定最优策略以最大程度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始终高度聚焦。 基于此,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小平教授以“TAVR手术的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为题,特就TAVR手术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西安交大二附院完成陕西省首例经导管三尖瓣瓣环成形术!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瓣膜团队在心血管内科邓捷主任、王新宏教授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瓣膜患者实施了陕西省首例经导管三尖瓣瓣环成形术。这项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ESC 2025丨 房颤管理前沿速递与突破!

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5)暨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于8月29日—9月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璀璨启幕。 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的多个研究团队就房颤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大会汇报。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ESC 2025丨鄢华教授、刘成伟教授,以中国原研之力,为全球心血管病防治添彩!

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5)暨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于8月29日—9月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璀璨启幕。中国代表团以超700项原研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卓越贡献。 会议期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鄢华院长和刘成伟教授分别就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治疗高风险多支血管病变2年结果及地尔硫䓬治疗致命性冠状动脉痉挛1年结果向全球同行分享了中国数据。医谱学术有幸邀请到两位专家,对此展开深度对话。

ESC 2025丨Baxdrostat治疗未控制及难治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5)上发布的BaxHTN 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一代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Baxdrostat,在未控制及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兼具显著降压效果和良好安全性。这一结果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尤其对亚洲人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教授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一农教授,深入解读该研究的核心成果与临床价值。

大医二院TAVR技术为超高龄患者打开主动脉狭窄通道

近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赵昕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95岁超高龄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突破超高龄患者手术禁区,标志着大医二院在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名院大查房丨“隔月水”先后引发消化道症状及反复室速:多番追查锁定ARVC,诊治过程揭秘!

第292期名院大查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教学团队分享了一例因饮用“隔月水”后,先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和反复室速,最终明确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累及右心室(ARVC)的病例。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名院大查房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性高血压一例

每周三,约名院,大查房。

GW-ICC/AHS.25 | 直面"甘"扰—甘油三酯在ASCVD中的罪与罚,全球专家激辩前沿

2025年10月13日,在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一场由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与长城会联合举办的高端论坛在线上召开。论坛聚焦于当前血脂领域最具争议和潜力的热点—甘油三酯(TG)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多位IAS领导层核心成员及海内外顶尖学者,围绕TG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新疗法及未来展望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们厘清了这一复杂领域的现状与未来。

GW-ICC/AHS.25 | 防患未然,治有妙策,共议TAVR并发症防治新进展

2025年10月,金秋北京,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GW-ICC/AHS.25)隆重召开。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领先的心血管病学盛会,本届大会继续秉承“引进、创新、合作、发展”的宗旨,汇聚了全球顶尖心血管专家,共同围绕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防治、学科前沿及创新转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全球心血管同仁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的专家共识》在京隆重发布——心内科血糖管理迈向"波动时代",CGM技术成全程管理新支柱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共同制定的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于2025年10月18日下午在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上正式发布。此次盛会汇聚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郭立新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唐熠达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王煜非教授等国内权威专家,标志着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正从关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单一维度,全面迈向精细化管理"血糖波动"的新阶段。

心域无界凝聚全球智慧,智向未来擘画健康宏图——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在京闭幕

2025年10月19日,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闭幕。时光流转,初心如磐,长城之约,已历三十六载。长城会如其名——屹立于学术之巅,守护着生命之脉,承载着创新之志,见证着理想与使命的践行。

直播日程预告丨10月20日中国结构周2025邀您相约线上!

10月20日中国结构周2025邀您相约线上

第九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学术活动周:3频道面向全国直播!

第九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学术活动周:3频道面向全国直播

新微创手术为高龄患者重启“心门”!福医附一医院心内科柴大军教授团队成功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柴大军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二尖瓣人工瓣衰败的高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通过微创小切口,解决患者严重二尖瓣返流的问题,术后患者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领读指南 |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高血压不仅是中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实现高血压临床诊治标准化,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制订《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指南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和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条目(RIGHT)的标准制订,针对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领域有关诊断、评估和治疗的44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

GW-ICC/AHS.25 | 聚焦全球儿童心脏健康:从风险因素到医疗服务,四大前沿视角深度解析

2025年10月13日,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AHA/Young Hearts @ GW-ICC联合论坛线上举办。该论坛聚焦 “全球儿童心脏健康格局变革”。会议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张浩教授与辛辛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Andrea Beaton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围绕风湿性心脏病(RHD)的全球控制、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管理、院外因素对CHD预后的影响以及中国儿童心血管疾病的负担等关键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创新实践。

共 13568 条
  • 1
  • 2
  • 3
  • 4
  • 5
  • 6
  • 679
前往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