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贤教授:NOAC时代,应更多地使用LAAO来预防AF相关性脑卒中

房颤(AF)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明显导致了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升高。预防AF相关性卒中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左心耳封堵术(LAAO)是近20年来房颤卒中预防的重大进展,随着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和注册研究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发布,LAAO预防AF相关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被证实,并且被中国、美国、欧洲等多个指南推荐用于非瓣膜性房颤相关卒中的预防。但在实际临床中,LAAO还存在被忽视的现象。在近期召开的第九届“亚心-梅奥”心血管国际学术会议上,香港嘉诺撒医院林逸贤教授在授课中指出,新型抗凝药(NOAC)

张长东教授: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年度报告2023

在2023心血管健康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长东教授作“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年度报告2023”,详细梳理了国内外肺动脉瓣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其最新进展,为TPVR的深入探索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医谱学术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AHA科学声明: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设备感染及其预防、诊断和管理的最新进展

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设备感染(CIEDI)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通常在诊断和复杂患者管理方面存在困难。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导致这些困难的原因之一。此外,40年的趋势数据表明,患有CIED相关IE的患者年龄较大,伴有更多的合并症,且心脏设备更复杂。这意味着这些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治疗难度也更大。因此,预防CIED相关IE的发生非常重要。 自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第一版涉及CIEDI各方面的科学声明以来,在预防、诊断和管理这些感染方面又取得了重大进

国际动态| JACC:Lp(a)与心血管疾病

脂蛋白(a) (Lp[a])已被确定为不良心血管(CV)结局(包括心力衰竭)的新兴危险因素。然而,作为CV疾病途径,Lp(a)、心肌纤维化(间质性和替代性)与心肌重塑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近期,JACC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心脏磁共振(CMR)T1 mapping、晚期钆增强以及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cine CMR),探讨了Lp(a)水平与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系。

病例分享 | 类似于心肌炎的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急性胸痛和呼吸困难常常怀疑为是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但当超声心动图和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显示正常时,应探索其他诊断方法。近期,JACC杂志报道了一例最初疑为心肌炎,后通过心脏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夹层的病例。强调了高级影像学检查在非典型心脏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洞全局·察细微】东北地区首例|NOVASIGHT走遍中国之大连市中心医院应用

2023年11月29日,大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郑晓群教授团队完成了东北地区首台NOVASIGHT™ HYBRID SYSTEM血管内成像系统上市后临床应用。通过联合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扫描(OCT)二合一腔内影像技术,高效地提供了精准、全面的腔内影像信息。

重磅发布!2023年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数据!

在2023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公布了2023年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数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也就瓣膜中心年度报告进行发布及解读。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开展川南地区首例MitraClip™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范忠才主任团队与超声医学科夏纪筑主任团队与手术室、麻醉科等默契配合,心内科术者叶强、诸波、查克岚和超声医生梁杉、彭雪莲成功为一名外科高危功能性二尖瓣极重度反流患者易女士实施MitraClip™系统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2023亚心国际心血管病大会丨影像专场:见微知著,观心识人

2023年12月15日-16日,第二十四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学术年会暨第九届武汉亚心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将如期举行。届时,盛迎八方客,诚待四海宾,携手共乘风,扶摇兮万里!

2023亚心国际心血管病大会丨体外循环专场:基于目标,精准导航

2023年12月22日至24日,2023亚心国际心血管病大会暨第24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学术年会[体外循环专场]——基于目标导向的体外循环科学管理研讨班将如期举行。

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论坛 :深耕实践,多维探讨

2023年12月15日-24日,2023 亚心国际心血管病大会暨第24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学术年会,邀您见证精彩

房颤迎来新分期丨《2023年ACC/AHA/ACCP/HRS心房颤动诊断和管理指南》更新

近期,《2023年ACC/AHA/ACCP/HRS心房颤动诊断和管理指南》(ACC/AHA/ACCP/HRS房颤指南)在JACC杂志发布,为心房颤动的管理作出了权威指导。

​CCHC2023 |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相关高钾血症防治专家共识2023》正式发布

由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牵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心衰学组的全国多位心内科专家经过近1年的认真讨论和反复斟酌,《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相关高钾血症防治专家共识》(下文简称“共识”)于2023年11月24日隆重亮相心血管健康大会,这是我国首部指导心衰患者RAASi等药物治疗相关高钾血症管理的临床共识,以期为临床中心衰RAASi等药物治疗相关高钾血症的规范诊治提供参考。

病例分享丨二尖瓣修复术后重度AR的经皮介入治疗

本病例报道一位二尖瓣和三尖瓣修复手术后严重AR患者,成功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证明在二尖瓣环存在的情况下经皮治疗的可行性。

潘文志教授: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MVR)最新进展及展望2023

二尖瓣反流(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其预后不良,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经导管修复用于MR的治疗已经较为成熟,但其解剖筛选较为严格,且对反流的改善也时常有限。随着技术的革新和器械的进步,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MVR)成为继修复之后MR新兴的治疗方式。

宋光远教授:M-TEER 2023年度进展

二尖瓣介入治疗方案在过去一年迎来了迅猛发展,不仅打破了技术与器械突破面临的困局,在技术创新、器械更迭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二尖瓣介入治疗器械正式进入了国际视野。

吴永健教授:盘点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

在近期召开的2023心血管健康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从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介入治疗四个方面详细盘点了中国进展,展现中国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的进步与成就,并展望未来,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托伐普坦长期应用降低心衰死亡率及再住院率

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是评价左心室功能最常用的无创性指标。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LVEDV增大,心室重塑越明显,心功能越差1。 METEOR研究旨在评估长期服用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对心力衰竭和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扩张和功能的影响。

2024年度第一批次胸痛中心认证工作时间节点安排

2024年度第一批次胸痛中心认证工作时间节点安排

共 11453 条
  • 1
  • 2
  • 3
  • 4
  • 5
  • 6
  • 573
前往
Copyright©2018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