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PFO封堵器首次应用于镜面右位心下的长隧道PFO封堵,30年偏头痛明显缓解

本例患者有罕见的镜面右位心,发病率约0.01%,其形态犹如心脏的镜面观,血管通路与常人相反。

术后1年随访: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成功治疗漏斗型PDA病例分享

本病例患者年龄较小,动脉导管主动脉端开口大于肺动脉端开口,为“漏斗型”PDA,术中实测最窄处为4.71mm,主动脉侧开口大小为10.23mm,长度为7.48mm。

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经胸小切口路径成功封堵8个月患儿多破口膜部瘤型室缺

该病例是东北地区首例应用经胸小切口全降解封堵器的成功案例,接受手术的患儿年龄仅8个月,为目前全降解封堵器临床应用中年龄最小的患者

2025湘雅会 | 生物可降解封堵技术"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持续引领临床新趋势

作为大会核心板块的"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与可降解封堵器论坛",于5月17日汇聚领域内顶尖专家学者,围绕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革命性成果——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研发创新、临床应用、共识制定解读与技术培训体系建立等展开全天深度研讨,将进一步推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可降解”创新技术全国地区的普及落地与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一年全周期随访偏头痛完全缓解!可降解PFO封堵器成功封堵欧式瓣合并膨出瘤PFO患者

本例患者4年前产后出现无明显诱因头痛,症状明显,术前评估PFO封堵的潜在获益高于潜在风险,患者为年轻女性,为保障生活质量,行生物可降解PFO封堵手术。

共识解读 | 张玉顺教授、秦永文教授:《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应用路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为进一步了解该共识内涵,本文特邀《专家共识》编撰组专家成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永文教授进行专访,为我们深度解读共识要领。

宁夏首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完成地区首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术!

2025年3月26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刘旭东主任指导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顾继伟主任医师、李明亮副主任医师协超声科周丽主任团队成功开展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例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MemoSorb可降解封堵器成功治疗合并31*14mm大型膨出瘤房缺

本病例患者合并大型膨出瘤,且缺损紧邻主动脉根部,使用金属封堵器进行封堵可能增加封堵器与主动脉根部之间的接触风险,对主动脉造成压迫或损伤。可降解封堵器采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自适应于心脏组织,并且专利降落伞成型锁定设计为封堵器提供力学补偿,确保封堵器与缺损边缘紧密贴合,从而稳定夹闭膨出瘤组织,可确保封堵器稳定夹持主动脉根部。同时,可降解封堵器植入后逐渐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避免了金属异物残留,减少了镍过敏风险及心脏压迫等长期并发症,有效封堵缺损并降低相关风险,体现其在封堵合并膨出瘤及靠近主动脉根部等复杂房缺

浙江首例|MemoSorb可降解ASD封堵器纯超声引导下治疗合并下腔软缘型房缺病例分享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琦峰教授团队成功完成浙江省首例纯食道超声引导下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手术全程在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完成,应用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兼具安全有效封堵与远期获益优势,真正实现了"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的绿色介入理念。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微创介入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也为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开辟了更加安全、绿色、无辐射的治疗新路径。

首例“双降解”植入!3岁双缺损先心患儿一站式修复:经胸植入全降解VSD+可降解ASD同步治疗

近日,河南省儿童医院胸心外科翟波教授团队通过经右腋下小切口路径,成功完成3岁患儿室缺与房缺一站式同步封堵,分别植入全降解封堵器与可降解ASD封堵器。该患儿既存在膜周部室缺伴部分膜部瘤形成,又合并中上部房间隔缺损,缺损直径较大且解剖距离主动脉根部0mm,给封堵治疗带来不小挑战。翟波教授团队应用可降解封堵器,不仅顺利修复了患儿心脏缺损,更为其未来的生长发育消除了异物负担,探索并实践了“无痕修心”的创新治疗路径。本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河南省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在复杂情况下的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展现了国

CSHC 2025|生物可降解封堵临床应用最新进展:“实战示教+规范发展”双轮驱动亮点速递(一)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北京健康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循环杂志协办的第六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CSHC 2025),于2025年4月7日正式开启为期一周的学术盛会。4月7日-9日线上会,先心版块可降解封堵系列内容连续三天6台手术直播/录播+4大CSHDC培训课程,全面覆盖PFO、ASD、VSD及PDA等先心病种,领域内众多专家参与点评讨论,模块化、系统化拆解了操作流程与技术精要,进一步深化临床对可降解封堵技术的系统理解和实践掌握。

CSHC 2025|生物可降解封堵临床应用最新进展:“实战示教+规范发展”双轮驱动亮点速递(二)

作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心血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第六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CSHC 2025)于4月7日至13日隆重召开,持续一周的高质量学术交流为与会专家搭建了优质的学术互动平台。

全降解封堵器成功治疗三尖瓣部分遮挡的膜部瘤室间隔缺损术后1月随访病例分享

本例患者于母亲孕期发现室间隔缺损,出生后无明显症状且新生儿不适合做介入手术,故随访观察,未做处理。患者出生后定期随访观察,平素无症状,心肺功能未受明显影响。近期查体发现有心脏杂音,给予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到伴假性膨出瘤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基底9×8mm,右室面部分被三尖瓣遮挡。患儿年纪已有6岁,符合适应证,故收治入院行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全国首例|阜外医院应用MemoSorb®可降解封堵器成功治疗传统金属封堵器PFO封堵术后残余分流

- End - 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MemoSorb®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封堵近主动脉根部儿童房间隔缺损 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治疗8月龄发育迟滞患儿:腋下经胸微创路径封堵房间隔缺损 30年头痛显著缓解,术后1年随访追踪:MemoSorb®可降解封堵器治疗长隧道PFO病例分享 MemoSorb®可降解PFO封堵器治疗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综合征病例分享 点击观看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学术

PannaWire介入引导导丝联合MemoSorb可降解ASD封堵器在纯超声引导下封堵合并软缘的房间隔缺损,绿色介入守护妊娠安全

近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志松教授团队在纯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院内首例MemoSorb®无Mark点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术。术中采用PannaWire介入引导导丝(以下简称超声导丝)通过缺损,全程超声引导,无需辐射,避免了射线辐射对生殖细胞的潜在影响,同时所采用的可降解封堵器,术后1年左右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既保障了患者备孕安全,又符合现代医学“绿色介入”理念。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特殊人群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新选择。

香港首例|全降解封堵器封堵大型膜部瘤室缺病例分享

近日,香港嘉诺撒医院林逸贤教授、黄文灏教授团队成功完成香港地区首例全降解封堵器植入术,成功为一名大型膜部瘤室缺患者实施封堵治疗。此前,香港地区已成功开展可降解PFO封堵器植入手术,此次进一步拓展至复杂室缺领域,标志着香港在可降解介入封堵技术应用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作为一项里程碑式进展,此次手术不仅实现了香港地区全降解封堵器的"零突破",更为两岸三地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技术协同与前沿探索贡献了宝贵实践经验。

张刚成教授-PFO相关超声检查规范解读与可降解PFO介入经验分享【内含临床干货知识】护心无形 介入无痕-大师讲

“护心无形 介入无痕——大师讲” 系列学术活动第八期将于2025年3月27日19:00在可降解学苑线上精彩开讲!本期特别邀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刚成教授深入解读超声检查规范,倾情授课PFO介入经验,助您全方位掌握前沿知识与实操要点,迅速汲取精华,不容错过!

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治疗头痛合并房性早搏房缺患者病例分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龙明教授团队成功完成院内首例MemoSorb®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术,标志着该院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迈入新阶段。本例患者为32岁女性,存在紧邻主动脉根部的复杂型房间隔缺损(9mm)合并频发房性早搏,传统金属封堵器可能影响未来房颤消融路径。龙明教授团队创新性选用完全可降解封堵器,在完美封堵缺损的同时,为患者保留宝贵的房间隔穿刺通道,充分彰显"以患者远期预后为核心"的精准治疗理念。

指南与共识|《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重磅发布!

《专家建议》系统地梳理了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临床应用的适应证、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治疗目标和疗效评价体系,聚焦可降解封堵器的独特技术要点,为临床实践提供权威参考。

共 171 条
  • 1
  • 2
  • 3
  • 4
  • 5
  • 6
  • 9
前往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