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PFO封堵器成功封堵29mm长隧道型且大型PFO病例分享

近日,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罗亦斌主任、曾向辉副主任及丁赛良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完成院内首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凭借术前精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为一名41岁患者完成29mm长隧道型且大型PFO的介入封堵。可降解封堵器材质柔韧,可自适应填充长隧道,术后无残余分流,效果满意。

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封堵25*13mm大型膨出瘤房缺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郭曦教授团队成功应用MemoSorb可降解封堵器,为一名19岁女性患者精准封堵房间隔缺损合并25×13mm大型膨出瘤。术中通过经胸超声实时引导,封堵器稳固贴合,夹闭膨出瘤,术后即刻封堵处无残余分流,充分体现了可降解封堵器在ASD合并大型膨出瘤及复杂解剖中的优异适应性和精准封堵能力。

文献速递 | 镍钛合金与新型可降解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相关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接受PFO封堵术的158例偏头痛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右心声学造影(cTTE)确诊PFO合并II-III级右向左分流(RLS)。根据封堵器类型分为镍钛合金组(n=77)和生物可降解组(n=81)。比较两组临床基线特征、超声参数、手术数据、预后安全性、残余右向左分流分级及偏头痛严重程度(采用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量表[MIDAS])。主要终点为术后偏头痛缓解(MIDAS评分降低≥50%),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事件发生率及残余分流率。

5年头痛显著缓解:可降解封堵器治疗PFO一年全周期随访病例分享

患者自诉5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右侧为甚,伴颈部疼痛,入院行右心声学造影,示RLS Ⅱ级合并肺水平分流Ⅱ级,考虑卵圆孔未闭(PFO)的可能性较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偏头痛与PFO存在高度相关性[1]。可能的机制包括:右向左分流使得未经过滤的微栓子、炎性因子或致敏神经递质进入脑循环,从而引起脑部缺氧或皮层扩散性抑制(CSD),进而诱发偏头痛发作[2]。《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及《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应用路径中国专家共识》均指出,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经规范

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封堵儿童21mm的大型房缺病例分享

本例手术在DSA和经胸超声引导下进行。对于较大的ASD,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存在多重技术难点。大型房缺意味着对封堵器的稳定性要求更高。本例手术中,封堵器锁定后,牵拉试验时超声下可见封堵器结构稳定,无位移或散开。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双盘内扣,且有独特的专利降落伞成型锁定设计,相比金属封堵器有效提高1.8倍封堵器夹持力,即使缺损较大也可以稳定夹持。

22mm大型房间隔缺损成功应用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封堵!

术中超声复测缺损大小为22mm(含软缘),经综合评估后,决定经股路径介入封堵,选择BDASD-I 32封堵器、16F可降解封堵器介入输送系统进行封堵,手术全程通过超声+DSA引导进行。

全国首例!双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在双孔型房缺中的应用病例分享

在复杂房缺精准治疗的探索中,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赵继先、范群雄、沈俊教授团队再攀技术高峰——成功为一名27岁双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实施全国首例MemoSorb双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术。本例手术难点重重,缺损一侧邻近冠状静脉窦,穿刺路径分离,且封堵策略需术中灵活调整,对术者的操作精度与团队协作提出极高要求。团队通过严谨的术前评估与缜密规划,克服多重挑战,精准完成双封堵器同步释放,充分展现出过硬的技术实力与高效的多学科协作能力。此次技术突破,标志着医院在继完成可降解单孔型ASD封堵术、可降

“心脑同治”引领前沿,PFO诊疗学术沙龙在北京和睦家医院成功举办

“心脑同治”-PFO 诊疗进展学术沙龙在北京和睦家医院2号楼五层顺利举行。

术后一年随访:可降解PFO封堵器介入封堵大量分流的卵圆孔未闭一例

患者因间断头痛两年来院检查,经讨论,使用PFO介入封堵术进行封堵治疗。术后一年,随访报告中显示无再通。术后随访过程中,患者自述头痛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双降解”植入!可降解封堵器同期治疗ASD合并膜部瘤VSD

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复杂解剖结构的精准干预始终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挑战,尤其对于合并多发性缺损的病例,如何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实现一站式、更微创治疗,一直是学界探索的方向。近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胡浩教授团队迎难而上,成功完成西北地区首例“双降解”封堵器植入手术,一站式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合并高难度“U型”管状出口膜部瘤室间隔缺损(VSD),以“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的革新性治疗策略实现解剖与功能的双重修复,为复合型先心病介入治疗提供了突破性范例。 作为区域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标杆,胡浩教授团队此次手

22mm房缺行纯超声引导可降解封堵:术后6个月随访效果良好#MemoSorb

本例为全国首批纯超声引导下可降解房缺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案例。术前超声提示房间隔中部回声脱失约18×16mm,术中超声复测缺损实际大小为22mm(含软缘),最终选择BDASD-II 28规格封堵器进行封堵。术中采用超声导丝过隔,超声导丝头端梭形显影清晰,兼具加硬导丝功能,输送鞘可沿着超声导丝送入左心房,大幅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器械交换。术后即刻超声显示封堵器盘面稳固贴壁、成型良好,即使面对软缘缺损仍能实现稳定夹持,未见残余分流。

术后2年随访|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病例分享

该病例为临床试验期间入组的一例房缺,患儿男,9 岁,超声心动图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四腔心切面断距约7.9mm,剑下双房心切面断距约7.5mm,呈房水平左向右分流,选择经皮植入BDASD-I 12型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共 208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1
前往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