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丨阜外医院郭晓刚教授团队:二叶式主动脉瓣外科修复术后反向文氏现象——长期随访

房室传导的文氏现象通常被认为是房室结对高心房率的一种生理性反应。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反向文氏现象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得到充分认识。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郭晓刚教授团队在JACC期刊中报道了一例二叶式主动脉瓣(BAV)外科修复术后发生反向文氏现象的随访病例。

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封堵20.5mm房缺病例分享

近日,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外科谢琦教授团队在纯TEE引导下,成功应用MemoSorb可降解房缺封堵器完成一例20.5mm近主动脉大型房缺介入封堵。该缺损位置紧邻主动脉根部,对封堵器的夹持稳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较于传统镍钛合金封堵器,可降解封堵器采用专利降落伞成型锁定设计赋予力学支撑,术中谢琦教授团队凭借丰富的操作经验,通过精准的影像评估,确保封堵器已成型锁定并稳定夹持在房间隔两侧。术后效果理想,无残余分流。

循证时讯|2025 ESC主动脉瓣瓣膜病指南解读:从循证证据到临床决策的进阶

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 ESC 2025/WCC 大会上,最新版《2025 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正式发布。新版指南在主动脉瓣狭窄(AS)干预时机、主动脉瓣反流(AR)治疗策略、TAVR技术应用版图拓展及抗栓管理等方面迎来重大升级,核心信号是:主动干预,终身管理,TAVR成为核心治疗路径。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指南更新的临床意义,本期【循证时讯】特别邀请杨剑教授团队对指南的关键更新进行深入解读,与广大同道共同学习与探讨。杨教授团队从新版指南的诊断评估、主动脉瓣疾病(AS、AR)、合并病变、二三

5月上海开班!大咖倾情授课 !OCC 2025-泰尔茂模拟演练综合培训工坊,限时报名中!

5月30日-5月31日,泰尔茂模拟演练综合培训工坊即将于OCC 2025正式开放,报名通道开启,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报名从速!

吴永健教授:基于药物涂层球囊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理念变迁与模式创新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在其专题讲座中全面回顾PCI发展历程,并基于药物涂层球囊(DCB)深入探讨介入治疗策略的创新与应用,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周达新教授专访: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突破与发展之路——创新引领未来

作为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领军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领域开创性地完成多项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近日,医谱学术有幸邀请到周达新教授回顾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突破与发展之路,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创新引领丨胡海波教授:单纯超声引导下经导管卵圆孔未闭缝合技术的临床探索与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海波教授就单纯超声引导下经导管PFO缝合技术的技术背景、初步临床应用、操作步骤等进行系统阐述,并结合多例复杂病例,探讨其在PFO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精准施策 创新融合丨5月1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5年第二届心脏重症多学科菁英论坛相约北京!

五月的北京,繁花似锦,生机勃发。在这孕育希望的季节,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5年第二届心脏重症多学科菁英论坛”的隆重召开。

共 417 条
  • 1
  • 2
  • 3
  • 4
  • 5
  • 6
  • 21
前往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