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健教授:基于药物涂层球囊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理念变迁与模式创新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在其专题讲座中全面回顾PCI发展历程,并基于药物涂层球囊(DCB)深入探讨介入治疗策略的创新与应用,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
- 1
- 2
- 3
- 4
- 5
- 6
- 17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冠心病科
简介: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冠心病二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全国多个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常委或委员,北京市冠心病介入质控专家组成员,中央和山东省保健成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组成员,《中国循环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英国《心脏》(HEART)杂志通讯编委及多家其他杂志的编委。荣获202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获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获202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老年主动脉瓣疾病新型微创诊疗技术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应用推广)。擅长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OCT、FFR、旋磨技术、准分子激光消蚀手术(ELCA)等,目前他与心脏外科医生通力协作开展复合杂交手术,具全国前列,为常规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高危和远期疗效差的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手段。吴永健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不用开胸经导管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的专家之一。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横向课题10项,2020年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标准评估体系及优化治疗路径研究)任首席专家;已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TAVR)1000 余例。从零开始探索我国TAVR 体系,参与研发我国首个临床应用的商业化人工瓣膜Venus-A,参与研发多款其他瓣膜(VitaFlow、TaurusOne、Silara 和SinoCrown),获专利30 余项;参与制定我国首个《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打造国内首个TAVR 影像学核心实验室;国际上首次提出CT“多平面评估体系”,推广标准化TAVR体系在全国100 多家医院应用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在其专题讲座中全面回顾PCI发展历程,并基于药物涂层球囊(DCB)深入探讨介入治疗策略的创新与应用,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