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样新/王景峰/张海峰教授团队:低残余胆固醇水平与新发房颤风险增加相关
近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样新教授、王景峰教授、张海峰教授团队在心脏节律杂志(Heart Rhythm)发表文章,发现低的血清残余胆固醇与新发房颤发生率升高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在LDL-C正常的人群中依然存在。陈志腾医生、郭大川医生和高静伟助理研究员为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陈样新教授、王景峰教授及张海峰教授为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
- 1
- 2
- 3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心血管内科
简介:陈样新,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律学会委员(FHRS),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一届中青年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委等。主持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专项),及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从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Circulation、Redox biology、ATVB、Hypertension、Heart Rhythm等期刊发表40余篇论文。在中国早期开展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SICD及EVICD植入术,是国内主要带教术者。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经导管二尖瓣、三尖瓣修复术及异位瓣膜植入术。
近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样新教授、王景峰教授、张海峰教授团队在心脏节律杂志(Heart Rhythm)发表文章,发现低的血清残余胆固醇与新发房颤发生率升高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在LDL-C正常的人群中依然存在。陈志腾医生、郭大川医生和高静伟助理研究员为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陈样新教授、王景峰教授及张海峰教授为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