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C2023|张英梅教授:《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介绍

浏览量:2417
2023年心血管健康大会于11月24-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以“推动心血管全方位健康管理”为核心理念,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全链条管理内容。大会首日,在泛血管论坛——泛血管中心建设进展专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英梅教授围绕《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就共识制定背景、内容等展开介绍。

我国泛血管疾病负担重,潜在人群大

泛血管指人体的血管系统,是机体重要器官的“灌溉渠”和人体健康的“生命线”。泛血管疾病是以血管病变(其中95%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及大动脉等重要器官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广义的泛血管疾病还包括小、微血管、静脉以及肿瘤、糖尿病和免疫相关的血管疾病。其具有血管疾病的系统性、血管病理共性特征和血管共同危险因素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遗传、性别、感染、免疫等。我国脑卒中现有患病人数1300万,冠心病1139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且死亡率逐年升高,泛血管疾病负担沉重。
2021年,泛血管疾病筛查被纳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专项开展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泛血管疾病的防控和管理提供了重大契机。规范化治疗是泛血管疾病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抗栓是泛血管疾病规范化治疗的重要组成,然而目前仍缺乏针对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的指导性文件,基于此,特邀请心内科、神经科、血管外科和内分泌科跨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期为泛血管疾病的抗栓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我国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水平。

《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简介

《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聚焦于动脉病变的抗栓治疗策略,旨在为下述问题提供参考意见:1. 用于指导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的缺血风险评估方法;2.泛血管疾病患者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3. 泛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期抗栓治疗的临床路径;4. 多血管疾病慢性期的抗栓治疗;5. 单血管疾病慢性期常规的抗栓治疗;6. 泛血管疾病出血监测、管理和抗栓重启。
01

 

缺血风险评估

多血管疾病较单血管疾病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升高,可直接视为高缺血风险。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外周动脉疾病(PAD)、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单血管疾病的缺血风险则需结合具体的风险因素判定。
02

 

出血风险评估

共识结合了既往专科指南和共识提出的出血风险评估体系和指标,结合跨学科专家建议进行补充,提出了适用于泛血管疾病患者抗栓治疗出血风险评估的方法。
03

 

临床路径

结合上述缺血-出血风险的评估方法,共识提出了不同风险的泛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期抗栓治疗临床路径,并针对泛血管疾病不同病变部位所处的急慢性阶段不同、导致抗栓治疗可能存在冲突这一临床问题,给出了参考的治疗原则。
04

多血管疾病和单血管疾病的抗栓治疗推荐

在抗栓治疗方面,对于CCS合并下肢动脉疾病(LEAD)或颈动脉疾病、CCS合并缺血性卒中或TIA、LEAD合并缺血性卒中或TIA、LEAD合并颈动脉疾病和三个血管床疾病(CCS+LEAD或颈动脉疾病+缺血性卒中或TIA)等多血管疾病,以及冠心病、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TIA和PAD等单血管疾病,共识根据疾病特征和缺血/出血风险评估结果作出了不同的治疗推荐。
05

出血风险监测、出血处理和抗栓重启

抗栓治疗药物分为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监测指征和指标各异,共识综合考虑了不同药物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抗栓治疗期间发生的出血分为微小出血、轻度出血、中度出血、严重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共识指出应根据出血程度和对患者的再评估结果决定进一步的出血处理和抗栓治疗方案的重启或更换,强化了抗栓治疗期间发生出血的推荐处理措施。
目前,《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已投稿,尚未正式发表,欢迎大家关注后续正式刊出的具体内容。

展望

张英梅教授介绍,泛血管疾病防控理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性评估和综合防治,涉及到跨学科的协作诊治,实现从疾病治疗到综合管理的转变。期待未来有更多聚焦于泛血管疾病患者的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涌现,为深入了解泛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患者的缺血风险分层,以及优化的抗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未来,AI将渗透入泛血管诊疗的方方面面,有望为泛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创造更大的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为实现泛血管疾病防控目标,应以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PVMC)为抓手,建立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和操作流程,通过多学科合作,开展早筛、早诊,将高危人群和泛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统一筛查路径,重视长期随访,构建我国泛血管疾病预防和诊治服务网络,早日迎来我国居民心血管事件的拐点,完成从诊治血管疾病到恢复血管健康的转变,凝聚力量,为我国心血管健康事业贡献价值。

 

来源/泛血管中心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学术
扫码关注
医谱app
扫码下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