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 | 陶凉教授:主动脉根部重建的底层逻辑

浏览量:1467

导语: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陶凉教授以“主动脉根部重建的底层逻辑”为题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陶教授讲到,“没有病变的瓣膜可以终生使用,评价替代瓣膜的优劣需参照正常瓣膜,因为它经过千万年的实践检验。”替代瓣膜的评估,主要需满足以下几点∶便于操作(机械瓣),对病人的创伤小(微创最好),设计合理,近、远期效果好,术后生活质量高。

 

瓣膜的优劣(评价标准)

及时开闭、同步开闭;最佳血流动力学(中心血流/适应旋转血流);无狭窄及关闭不全(能充分打开、关闭不留缝隙);根部结构应力最小,远期效果好;有一定容错空间;病人术后生活质量高。

管道中的瓣膜,结构简单,多以“半月瓣”形式出现,所以一个完整的瓣膜,可以拆解为若干个窦单位组成。

 

窦单位窦壁+瓣叶瓣,根部由若干窦单位构成。窦与瓣叶的匹配:瓣缘=窦管交界长度(开无撞击关充分覆盖);窦单位<180°(否则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如为平行血流,三个窦应等大。窦单位>180°,会出现瓣叶与窦匹配,对合缘过长;对合缘恰好,瓣叶与窦不匹配,狭窄。

 

N叶瓣:瓣叶对合缘长度=管壁周长,瓣窦太多,无法覆盖开口;瓣叶太多,造成狭窄,瓣叶撞击血管壁,操作复杂,正反向推论三个窦单位构成的瓣膜最合理。

 

三瓣叶不等大,三个瓣叶只可能有一个对合点。三个瓣叶必须同时打开和关闭,效率最高、血流动力学最佳、应力最小、耗能最小。平行血流三等分窦单位是最优选择。

 

半月瓣的形态:正常人的瓣叶形态复杂、不易设计;成形设计的瓣叶形态十分简易。瓣缘长度与高度之比一定有一个最佳值。瓣叶附着缘弧度决定关闭时瓣叶的夹角

瓣叶对合缘越长,对合效果越好,但撞击力大,远期效果差。瓣叶越高,对合高度越高,对合效果越好,但起闭活动越差。有一个最佳的对合缘及高度值。生物材料在体内均有缩小的可能,要留出一定的容错空间。儿童有生长潜能,需留出容错空间。瓣叶材料的弹性决定瓣叶设计的大小,如瓣叶小但有弹性,仍可对合。

 

不等于三个窦单位的比较

单叶瓣:可行,180度,可完全开放及关闭,设计简单。缺点∶瓣叶行程长/开闭时间长,影响心功能;冲量大,瓣叶损伤大,易损坏;当窦两侧生长不对称时,瓣功能出问题。

 

双叶瓣:只有特定形态才能终生使用(0型);对合面呈抛物线型的立体结构;可行DAVID手术;I型二瓣化瓣叶成形时设计∶独立瓣叶>150°,按0型设计、独立瓣叶<150°,按三瓣叶设计。

 

四叶瓣:可行。根据分型决定瓣叶使用寿命。瓣缘长∶撞击→瓣叶增厚。较三叶瓣无优点。

 

最佳瓣膜形态:三个瓣窦基本三等分,大弯侧的窦略大,保障瓣叶的同时开放。

 

过主动脉瓣血流的特性:旋转血流(生物瓣好于机械瓣的原因);成角(无冠瓣稍大的原因)。瓣叶功能取决于根部的稳定结果。

 

外科瓣叶设计

尽量保留自体的正常结构及组织;准确识别病变部位(主动脉壁/瓣叶),根部一体化设计,并修复至合理的结构,选择合适手术方法;合理设计∶三瓣叶最符合血流动力学,基本等大,保证同期开放与关闭,容错空间最大简单实用设计最容易,容错率最高;术式选择时考虑远期效果∶如三瓣叶置换/二瓣化的DAVID儿童生长代偿;了解并选择适当的瓣叶材料∶抗张强度、粘弹性、远期免钙化(只能根据目前已有的材料选择,如有新材料问世,可能会改变根部设计);其他∶根部结构与瓣叶相匹配,能够适应中心旋转血流!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微调窦部比例及瓣叶大小。

 

临床需根部病变的分型,正确判断病变部位,结合远期效果,选择最佳手术方案。

 

专家简介

点赞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