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DT 2025丨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峻青、钟琪教授冠脉大血管精彩开场,成功攻克右冠CTO合并严重钙化病变

2025年8月4日-10日,由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主办,广东省人民医院承办的“2025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岭南瓣膜会/大湾区抗栓会(VMDT 2025)”如约而至!8月6日,大会迎来冠脉+大血管手术直播专场,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峻青教授、钟琪教授团队为大会献上首台高难度右冠完全闭塞病变(CTO)合并重度钙化的精彩实操演示,正式拉开冠脉+大血管专场的学术帷幕。

患者为62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1+年,再发1周”入院,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本例患者曾于1年前入院,冠脉造影见左主干及三支病变,针对前降支进行旋磨,并在LAD、LM植入两枚支架。本次计划处理右冠的弥漫性钙化病变。
心电图T波改变,LVEF 64%。
实验室检查:TC 3.5mmol/L,LDLC 2.0mmol/L,Glu 8.6mmol/L,Cr57mmol/L。
术中造影
术中造影提示患者右冠较1年前有较大变化,除严重弥漫钙化病变外进展为完全闭塞。


右冠造影


左冠造影
手术策略
正向,必要时逆向,开通右冠CTO,旋磨处理钙化病变,联合IVUS评估指引。
手术过程
选用6F指引导管+延长导管,首选的Fielder-XTA导丝顺利通过闭塞段,微导管跟进后,回抽无血,更换Sion black导丝到达RCA远段存在阻力,穿刺第二入路对侧造影确认位于管腔,调整送入PDA。


XTA导丝通过闭塞段
更换sion black导丝


导丝到达右冠远段
导丝送入PDA
推进微导管至PDA远段,送入旋磨导丝,先后使用1.25mm及1.5mm磨头进行多次旋磨。
长段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时易发生血压、心率下降,建议从小磨头开始,较低转速旋磨,控制每轮旋磨秒数,以降低风险。本例先1.25mm,后1.5mm磨头旋磨,每轮控制10秒。患者仅一次出现ECG长间歇,持续数秒自行恢复,无不适。


1.25mm磨头17-14万转/分旋磨
1.5mm磨头17-14万转/分旋磨

造影提示旋磨效果良好


旋磨后IVUS
使用球囊由远及近依次预扩,延长导管辅助从PL至RCA近段依次植入2.5×30mm、3.0×48mm支架。
第二枚支架未能覆盖右冠开口区域,剩余长度10mm,于右冠开口补充一枚3.5×12mm支架。


由远及近依次预扩
植入两枚支架


右冠开口预扩
右冠开口植入支架
高压球囊(>20atm)依次后扩,确保支架贴壁。


高压球囊后扩
手术结果


支架贴壁良好
术后造影TIMI血流3级,效果满意
VMDT 2025
本例为右冠CTO合并长段重度钙化病变,需考虑导丝通过、钙化影响器械通过及支架扩张、长段旋磨血流动力学影响等挑战。手术团队经过灵活的策略调整和精准器械操作,成功实现血运重建,充分彰显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复杂冠脉手术的雄厚实力,以高水平操作为VMDT 2025冠脉+大血管专场漂亮开场。8月6日全天多台手术聚焦颈动脉、肾动脉、腹主动脉瘤及B型主动脉夹层等核心领域,充分展现从“心”到“血管”的一体化诊疗理念,实现技术、经验与理念的全面联动,推动我国“泛血管”介入治疗水平迈向更高台阶。
8月7日,VMDT 2025线下主会场将隆重启幕,基于中国瓣膜病介入治疗、TAVR创新前沿技术应用、大湾区瓣膜介入发展等多个学术主题,于线下举办TAVR国际论坛、冠脉新技术与新器械论坛、岭南瓣膜论坛、大湾区抗栓论坛等多个亮眼论坛,融汇多学科智慧,为心血管疾病诊疗与研究开辟新路径,注入新活力!
VMDT 2025,不止是会议,更是推动“泛血管诊疗新时代”的前沿平台——更多思想碰撞、更多临床启示、更多实践策略,精彩仍在继续,期待与您广州共聚!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深度学习!
审稿专家:杨峻青教授。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