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钲教授
无创心电专场为大会拉开序幕,张钲教授、郭继鸿教授、李学斌教授等专家针对心肌缺血心电图,2021心电新进展,从起搏心电图分析起搏故障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学术分享。
▲郭继鸿教授
▲李学斌 教授
▲冠心病诊治县域基础培训专场
冠心病诊治县域基础培训专场由白明教授、潘明教授、张博教授领衔。白明教授首先对参会专家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并提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目前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资源向县域医院倾斜。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以及许多其他医疗机构也希望可以将最新的溶栓、PCI等技术传递到县医院,确保胸痛病人可以第一时间在县医院得到救治,为患者带来获益,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
▲张博教授
张博教授则针对PCI中导引导丝的选择策略进行了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张博教授指出指引导丝的用途主要有通过病变;建立其他器械输送的轨道;加强指引导管的支撑;视觉标记,可测量病变长度等。导丝选择可以以病变及解剖特点、术者个人经验以及手术效率与安全性的平衡为基本原则。工作导丝的性能要求主要有安全性、操控性以及耐用性三点。
汤宝鹏教授、唐艳红教授等专家出席房颤规范化治疗专场,针对节律控制在改善房颤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房颤筛查的意义与实施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汤宝鹏教授
汤宝鹏教授就房颤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的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房颤节律控制策略,以及导管消融与房颤节律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强调一旦药物治疗无效,需积极考虑导管消融,尤其对房颤合并心衰的人群有证据可以改善预后。
▲唐艳红教授
唐艳红教授则在报告中提到房颤症状不典型,甚至有15%-30%的房颤患者无症状,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有数据显示,无症状者卒中风险更高,所以房颤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专场邀请到了蒋世良教授,秦永文教授,宋治远教授,高伟教授以及白明教授参与,围绕瓣膜病介入、卵圆孔末闭等领域,就结构性心脏病发展与展望展开讨论。
▲蒋世良教授
蒋世良教授以“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质控报告2020”为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质控报告内容主要包括2020召开先心病介入质控会议情况、2020全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情况、2020先心病介入治疗质量情况、2020年先心病介入质控报告完成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秦永文教授
秦永文教授则针对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专题报告,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从无到有,从单病种到多病种,器械从模仿、创新到引领的艰难历程。
▲心力衰竭专场
心力衰竭专场更是干货满满,亮点频现,聚焦心衰最新治疗进展、整体管理以及规范化治疗,邀请到了廖玉华教授、黄峻教授以及张宇辉教授、余静教授、曹云山教授、李应东教授等众多专家出席。
▲廖玉华教授
廖玉华教授学术分享中表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DHF已经成为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针对DHF,他及团队成员提出了以下三点舒张性心衰早期防治专家建议,分别为DHF与EAT心外膜脂肪组织;DHF的早期诊断以及DHF的早期防治。
▲黄峻教授
黄峻教授紧随其后为我们讲解了射血分数保存心衰HFpEF推荐的新药恩格列净;射血分数保存心衰HFpEF治疗基本策略传统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以及射血分数保存心衰HFpEF治疗新药新流程SGLT2抑制剂、维立西胍、选择性心脏肌球蛋白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