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周2019开幕 | 学术盛宴集中呈现,前沿视角尽享科技之美
3878人阅读

中国结构周2019暨第三届中国国际结构性心脏病学会议已于10月7日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步启动开幕仪式。


本届大会仍采用“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但与往届不同,本次大会首次开通国际转播频道联合国内外顶尖专家展示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路;国内TAVR和左心耳频道,将延续之前形式结合临床路径进行典型病例手术直播演示,就患者筛选、术前评估、策略制定、影像学指导、器械选择和术中操作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重点学术交流

届时国内外三个频道即将开展近100台手术的全网实时直播参加手术转播的我国大陆医院多达45家共计66台手术并专设国际港澳台频道,邀请美国、法国、丹麦、新加坡、韩国等国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顶级中心共襄盛事,实现了TAVR、二尖瓣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先天性心脏病新技术等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技术的全覆盖堪称全球规模最大的结构性心脏病盛会。

开幕式准时启动于8:30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担任主持人,代表中国结构周组委会,向现场及在线收看的全国乃至全世界医生同行介绍出席北京开幕式的各位专家,并向大会致以美好祝愿。



杨跃进教授、周玉杰教授主持开幕式



郑哲教授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郑哲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最高技术的体现。中国结构周通过直播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连结国内外顶尖的专家,这是多学科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可以为国内各地的同道带来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最终通过广大同仁的努力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马长生教授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也为开幕式中寄语未来:希望到2049年,即新中国成立百年之际,我国的医学事业也能迎来辉煌。马长生教授希望中国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技术从此崛起,用实力向世人展示结构性心脏病技术实力。中国如此庞大基数的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与众多的结构性心脏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们,都希望我国能够从在结构性心脏病临床研究、产业发展、器械出口等方面实现中国强国梦,希望在2049年我国结构性心脏病技术成为世界一流技术,共筑结构性心脏病技术强国中国梦,奋力开启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强国新征程。


随后,众多医生共同见证了中国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发展历程。视频中,大会主席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并祝愿今年结构周圆满成功。



高润霖院士致辞

高润霖院士坦言:中国人口老年化,心肌病、老年性瓣膜退行性改变已经成为一个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欧洲和美国经导管的介入治疗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而我国经导管治疗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润霖院士看来,经导管瓣膜病治疗的学习曲线相对比较长,结构周这种新兴网络会议形式的出现,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对于提高培训效果有很多优越性,在不断的经验交流与技术交流中,使中国的结构性心脏病技术得到更大的推广,这对于我国结构性心脏病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葛均波院士致辞

葛均波院士指出:起初并没有想到结构周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然而在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家的共同参与,技术与理念的不断进步下,经导管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重视,希望结构性心脏病技术可以得到普及,也愿大家通过中国结构周这个平台可以收获更多的技术指导与经验。




韩雅玲院士致辞

韩雅玲院士表示:中国结构周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转播时间长,数量多,实战性强,并在短时间内密集地学习到技术要点,前两届会议举办后,好评如潮,开创了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乃至整个心血管领域学习转播的新记录。希望此届结构周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对结构性心脏病技术的学习与探索。




徐波教授致辞

    徐波教授指出心血管病治疗已经进入到一个结构心脏病学的时代。在全球范围内,各种各样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发展很快。中国结构周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结构性心脏病学介入治疗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会议,将引起非常重大的影响。目前中国有众多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而我国这项技术却刚刚起步,急需这项技术快速高质量的发展,希望通过结构周的带动学习将让参会者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




周达新教授在上海分会场致辞

    周达新教授表示在举国同庆的时间里我们又迎来了中国第三届结构周,对于结构性心脏病,尽管欧美各国研究中心已投入大量精力与资金去研究,我国有志之士与专家们同样也不甘示弱,在他们的推动下,我国结构方向的介入治疗基本与国际齐平。除此之外,我国也拥有了自己的产品,真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迈出坚实的一步。希望到2049年,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中国出口的相关器械和药品。




余江涛教授在上海分会场致辞


余江涛教授表示,作为海外华人心血管病专家,目睹欧洲结构性心脏病起步早、技术成熟的事实,面对我国未来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的趋势,希望各位专家在结构周上多交流,多分享,最终造福千万患者,实现"健康中国"的理想。


由中国结构周创始人成员和作为大会执行主席的林逸贤教授与吴永健教授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和大会寄语。


林逸贤教授:创办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奥运会”

     嘉诺撒医院香港亚洲心脏中心林逸贤教授发表讲话:中国结构周创立的初心,是想办成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奥运会"。国外结构性心脏病大会以"炫技"为主,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结构周在展现技术之外,更多地是思考如何将这些新技术传播到基层,让年轻术者学到更多,也让更多患者获益。希望中国结构周能发挥这一重要作用,继续办好,也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强调"分享"、"走出去",是"结构人"的灵魂。今年结构周上首次开设国际港澳台频道,呼吁广大年轻医生积极收看,好好学习。希望中国结构周可以将此技术带入基层,真正造福患者,并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让整个亚洲地区看到我国的医者的技术与医德。




吴永健教授:中国结构周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表示,创办中国结构周,宗旨是节约学习者的费用和时间,实现高效学习,希望在两年内探索出更高效的会议形式。他认为结构周形式新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已经走在路上,问题会逐个解决"。随着青年术者不断学习成长,中国"结构人"前景光明,对此吴永健教授信心十足!他希望全国的同行积极加入进结构中来,不断改进结构周的组织工作,最终变成全国常规的大会。


致辞的最后,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祝福。



Raj R. Makkar教授致辞

    美国西奈山医院介入专家Raj R. Makkar教授在准备第一场手术直播的间歇,向大会现场嘉宾和在线观众带来了诚挚的问候。他表示很开心能参与中国结构周的技术分享。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发展迅速,TAVR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适应证窄,在过去数十年间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但现在它正在造福更多患者。中国未来将面对沉重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希望中国结构周这样的盛会能够为减轻负担做出贡献



亮点水晶球,启动开幕仪式


    开幕式结尾,于北京、上海两个会场的所有专家共同上台,在寄予未来美好希望的同时共同点亮了代表第三届结构周的水晶球,正式开启了属于2019年结构周的精彩大戏,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海会场




北京会场


中国结构周开辟了崭新的“网络会议化”模式,方便更多的专家与学者加入进来,希望以中国结构周为契机,可以带动结构性心脏病技术的学习和探索热潮,最后预祝2019中国结构周为大家呈现一场异常精彩的思想盛宴、学术盛会。


远大康程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及丰富的直播转播经验,担负本届大会所有手术转播的技术支持和总体把控的重任,同时还负责美国、澳洲、英国、法国、加拿大、波兰、丹麦等海外全部手术中心的手术转播。


长按二维码可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