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上升、老龄化社会到来、检测器械普及等,心律失常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并且成为了常见的重大慢性疾病,包括房颤、心脏性猝死、心动过缓、早搏等等。
介入治疗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治疗方式,很多新技术发展迅速,比如植入器械新产品、导管消融新技术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国心律失常诊断、治疗技术发展迅猛,新的介入技术不断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和推广。但是,该类技术对医务人员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通过培训、普及、规范、提高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而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就是学习、提升这方面知识的重要学术平台。
心律失常分论坛学术亮点提前看
特别是第二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22),特开设有专门的心律失常学术版块,其中“起搏与心律失常介入基本技能手术演示”学术版块将脚踏实地地对基层医生进行基础培训。“心律失常介入技能与规范研讨会”学术版块既有手术观摩带教也有临床实践病例分享。不仅如此,随着科技发展,心律失常介入诊疗领域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日新月异,期间也将与大家一起分享。
基层医疗是未来的主战场
在国家卫健委介入准入培训工作以及心律失常介入质控工作的推动下,包括CCIF、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等多方积极参与下,当前我国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日趋规范,且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国内有约2000家医院能够常规开展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约1000多家家医院能开展房颤导管消融和起搏器、ICD、CRT植入技术,但是,开展心血管病诊疗工作的医院多在大城市,基层及县域医疗机构才是心血管病防控的主要场所,这一突出矛盾,当前还没有效应对。
考虑到我国约近3000个县,意味着上面的成绩还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当前亟需在基层和县域医疗机构当中推广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这样才能真正助力“大病不出县”目标。所以,CCIF2022将一如既往地同全社会一道,重视基层、下沉资源,将心律失常介入技术普及推广到每个角落,造福更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