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F2020 Online | 大会名誉主席葛均波院士:坚持“抗疫”促学两手抓,共享健康“心”未来
因时因地制宜,赢取“抗疫”最终胜利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袭,党中央以及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特殊时期,对于很多慢性病患者而言,既要科学抗疫又要规范管理慢性病,这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亟需大家因时因地制宜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做好抗疫与日常诊疗工作。在此大背景下,打造健康就医环境,缩短医患时空距离,推行绿色互联网诊疗成为时兴的好方式。比如,通过互联网医疗/云诊所,让广大患者足不出户,高效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从而在特殊情况下最大化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与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当前国内已吹响歼灭新冠疫情的集结号,但是,包括欧美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处于抗疫胶着状态,病毒不分种族,抗疫不分国界,仍需大家提高警惕,防范“后疫情”状态下“毒魔”死灰复燃。
相守相助,抗疫护心
随着新冠疫情范围逐渐扩大,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如何抗疫是所有医疗同仁共同关注且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作为心血管内科医生,我这里重点跟大家介绍有关病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据ACC公布的数据,COVID-19患者中约40%患有心脑血管疾病,LANCET发文提示新冠病毒不仅累及肺脏,还可造成心肌损伤。国内早期在100多例病人当中发现约12%的病人有心肌酶升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近一半危重症病人心肌酶和BNP升高,个别患者合并暴发性心肌炎。另据美国一项纳入29例COVID-19患者的尸检数据提示,包括CRP、CD4、CD8和IL-6等在内的多个指标升高。病因分析认为,病毒感染、病毒负荷加重导致炎症风暴,进而造成多器官损伤,心肌酶表现为mild/moderate上升,与心肌梗死时心肌酶表现不同。总而言之,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新冠病毒确实会导致多器官损伤尤其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伤。由于早期主要是呼吸和急诊科医生参与救治工作,心血管医生相对较少,第一手资料有限,如何有效保护心血管和心肌是心血管医生所面对的新挑战。汲取武汉抗疫经验,心血管医生应早期介入抢救工作,早期实行ECMO,患者获益更多。
鉴于冠状病毒感染后很有可能掩饰急性心梗早期症状,容易导致漏诊,尤其需大家做好鉴别工作。具体到应对措施方面,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以及多个学术团体第一时间发布了数个指南/建议,呼吁大家一定要严格规范地执行这些指南/建议,切实保障患者获益最大化。
线上“心”课堂,诚邀来共享
为响应抗疫号召,一些传统的线下会议已取消或延期举办。“毒魔”兵临城下之际,更需厉兵秣马!以保障全民健康,保障心血管学科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可喜的是,当今社会网络发达,网联天下,线上办会使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相信接下来第二十三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线上会议(CCIF2020 Online)将成功举办,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心血管学科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
这是一次向全世界心血管同仁展示我国心血管人精神面貌和学科成就的绝佳窗口!
这是一次积极与全世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的好机会!
这是一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交流思想、凝聚智力”共建共享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冲锋号!
会议将免注册费向临床医生开放,连续4天的线上“云”课堂,将聚焦包括抗疫、心脏介入等在内的心血管疾病全程管理相关最新知识与进展,精彩内容必将另大家收获满满。第二十三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线上会议(CCIF2020 Online)将于4月21日-24日全国在线同步直播,大家不见不散。
葛均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安徽省立医院院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基金理事长,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理事会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荣誉会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长按二维码,免费注册CCIF2020!
大会官网:www.cci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