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3中国力量丨王继光教授: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氨氯地平单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者按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氨氯地平单药复方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532名患者(平均SBP/DBP 150.4/97.2mmHg,平均年龄56岁)被随机分配接受SPC或自由组合治疗。
经过2个月的随机治疗后,SPC组(-15.0/-8.6mmHg)和自由组合组(-14.5/-8.7mmHg)的诊室SBP/DBP均出现大幅下降。SPC组的SBP降低效果并不逊色于自由组合组(主要研究终点,p<0.001)。在SPC 2个月和4个月后未控制的患者中,分别将剂量滴定至 P10/I2.5/A5,然后再降至 P10/I2.5/A10(SPC组中分别有46.1%和17.6%的患者),导致SBP/DBP进一步下降(分别为-9.0/-5.9mmHg和-6.1/-3.6mmHg)。6个月后,64.4%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ABPM 数据证实了这些发现。在自由组合组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
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即使在最高剂量的SPC下,治疗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吲达帕胺、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相关不良事件,即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和咳嗽,在两组中观察到的频率相似。外周水肿和低血压或直立性低血压仍然很低。
研究结论
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双联治疗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氨氯地平SPC与自由组合治疗同样有效且安全。在不增加药物负担的情况下,提高三联药SPC的剂量对血压降低和控制有额外的益处。
专家简介
关注医谱学术,实时掌握最新动态!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