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 对话RDN丨王继光教授:高血压治疗的新机遇、新发展、新征程
RDN(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日益得到领域专家广泛认可,RDN疗法成为继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后高血压治疗的第三驾马车得到学界的广泛共识。
为促进RDN疗法的规范应用,传达RDN最新前沿新声,《医谱学术》特创办“对话RDN”学术专栏,聚焦RDN领域前沿进展,围绕RDN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倾听权威专家的独到见解,展望RDN未来蓬勃发展之景。
正值2023年10月8日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对话RDN”第六期开展,我们特邀在高血压专科研究领域的前行者和佼佼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教授进行专访,王教授一直致力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并极力推动中国高血压规范化诊疗。让我们跟随王教授的脚步,一起探索RDN对高血压学科发展的价值,RDN的规范化、体系化建设的未来之路。
释疑 · 洞察 · 展望

王继光教授
RDN对于高血压专业学科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支持作用,甚至引领作用。我们希望抓住RDN的发展机遇,全力推动高血压学科迎来新发展,从而为我国高血压的防控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欧观点荟萃
RDN成为高血压管理第三大支柱
《医谱学术》:近期,RDN在国际、国内指南都有很好的更新和进展,在今年6月的202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和今年3月的中国高血压大会上发布的最新20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都有体现,请您结合指南更新,谈一下指南中对于RDN疗法的推荐。
王继光教授: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既往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RDN经过十余年的研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已得到证实,因此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国内,新的高血压指南对RDN的推荐意见都有相似之处。
在202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中,RDN成为与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并行的第三个支柱。指南强调的是,RDN作为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方法,并非是在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后血压仍未达标才考虑的治疗方案,而是一种额外的治疗选择。
202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关于RDN的推荐意见
20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对于RDN也有明确的推荐,主要推荐用于两类人群:1)难治性高血压患者;2)对降压药物存在副作用,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总之,经过多年探索,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对RD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达成了一致的认识,也给予了明确的推荐意见。RDN对上述人群的高血压管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期待RDN疗法尽早进入临床应用。
引领未来
RDN推动高血压学科迎来新发展
《医谱学术》:资料显示,虽然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已取得较好成绩,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RDN作为继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后高血压治疗的第三驾马车,为高血压人群的管理和学科的建设带来新机遇。在您看来,RDN对于高血压整体的学科发展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王继光教授:在十年前,我们就提出了高血压分级、分期、分型治疗的基本理念。广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需要重点做好高血压的分级治疗,将不同级别的高血压尽量降至140mmHg/90mmHg以下,甚至130mmHg/80mmHg以下。如果患者已经出现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则需要在相关学科进行管理。
高血压专业学科需要做好两类患者的管理:1)继发性高血压;2)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基础上的难治性高血压。RDN在应用于临床后,将对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药物不耐受,或药物依从性不佳、不愿意服用药物等人群的血压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RDN对于高血压专业学科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支持作用,甚至是引领作用。我们希望抓住RDN的发展机遇,全力推动高血压学科迎来新发展,从而为我国高血压的防控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显示,中国≥18岁成人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16.8%。相信随着高血压学科的发展,这一比例将会提高,会有更多的患者从血压达标中获益。
加强体系培训
助力RDN在高血压管理中发挥更大价值
《医谱学术》:RDN的开展需要在专业的高血压专科参与及高血压专家指导下进行,那么,请您谈一下在开展的过程中,在团队建设、人员配置方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未来RDN在中国获批后,如何推进RDN疗法规范化、体系化发展和术者培训,也将成为下一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此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王继光教授:RDN在开展过程中牵涉到诸多的专业问题,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高血压专业学科内推动RDN的发展。RDN疗法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新手段,需要在有丰富高血压诊治经验,有能力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病因鉴别诊断的团队有序开展,这就要求做好团队建设。
一方面,团队成员不仅需要具备诊断高血压、鉴别继发性高血压的能力,还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可以从高血压专科人员和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人才两个领域着手培养综合人才。另一方面,要具备这些能力和技术,离不开专业、循序渐进的培训,因此应该具备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高血压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操作技术培训。规范化培训有望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支RDN专业管理队伍,推进RDN疗法规范化、体系化发展。与此同时,随着RDN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年轻医生和学者聚焦于高血压领域,并为高血压专业学科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在此方面,相关学术组织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希望在RDN获批上市后,我们能尽快启动各种培训工作,推动RDN在高血压管理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结 语
对于RDN,中欧高血压指南均给予了较为一致的推荐意见,相信在高血压专业团队的参与下,通过专业完整的培训,RDN将为我国高血压人群带来更多福音,并推动高血压学科发展至新高度。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要性。RDN作为一种创新高血压疗法,有望在高血压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将在思考中深化认识,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目前欧美已积累了大量RDN临床数据,那么RDN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如何呢?RDN落地临床的相关工作又该如何全面有序地开展?下期,天津市胸科医院丛洪良教授将带来精彩解答,期待您继续关注!
专家简介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