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3中国力量丨张毅教授团队北上海研究系列成果入选大会壁报展示
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将于8月25日-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隆重召开。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心血管领域学术会议之一,世界一流的心血管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将国际最前沿的临床研究成果和治疗技术分享给参会者。在本次会议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张毅教授团队有多项研究入选壁报交流。医谱学术特邀张毅教授对入选壁报交流的北上海社区心血管病前瞻性研究的系列成果进行分享,供临床医生参考。
中心血压比外周血压更能预测未来心血管风险
研究目的
在预测未来心血管风险方面,中心和外周血压之间的比较存在争议。本研究在一个大型中国老年队列中评估了中心血压是否比肱动脉血压能够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研究方法
北上海社区心血管病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重点关注2014年至2019年间在上海北部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的心血管风险,共纳入3048名参与者。中心血压通过径向脉冲波形测得。2022年10月通过审查区域系统档案,确认所有参与者的生命状况和心血管事件。
主要终点定义为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非致死性卒中和死亡率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包括:1)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非致死性中风;3)心血管死亡率;4)全因死亡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中心和外周收缩压(SBP)和脉压(PP)的预测价值。
研究结果
在5.6年的中位随访期间,315名参与者(10.3%)出现了主要复合心血管终点。当分别分析中心和外周SBP时,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当前吸烟、血脂、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降压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降糖治疗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后,中心和外周SBP均与主要复合终点显著相关(外周:HR 1.047,95%CI 1.016-1.079;中心:HR 1.051,95%CI 1.020-1.091;每5 mm Hg)。
当中心和外周SBP被纳入相同的Cox逐步回归时,在调整协变量后,只有中心SBP留在最终模型中(HR 1.054,95%CI 1.024至1.085,每5 mm Hg)。在中央和外周PP之间的比较中观察到类似的趋势。
研究结论
在中国老年人中,中心血压比外周血压更能预测未来心血管风险。
双侧和单侧低踝肱指数的心血管风险差异
研究目的
踝肱指数(ABI)已被用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和心血管疾病的血管标志物。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单侧低ABI(<0.9)和双侧低ABI个体之间的预后意义是否存在差异。因此,研究调查了社区老年人群中单侧、双侧低ABI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器官损伤(OD)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在北上海社区心血管病研究中,3168名参与者(平均年龄71.3岁,42.99%为男性)被纳入分析,并根据ABI分为三组(双侧低ABI、单侧低ABI和正常ABI)。OD包括左心室肥大、动脉硬化、颈动脉斑块和肾损伤,均使用标准方法进行评估。MACE是一个复合终点,包括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中风和心血管死亡。
研究结果
在调整后,与正常ABI相比,双侧低ABI与左室肥大、颈动脉斑块和肾脏损害的高风险相关。与正常ABI相比,单侧低ABI仅与调整后颈动脉斑块的高风险相关。在6.4年的中位随访中,发生了199例MACE和192例全因死亡。与ABI正常的个体相比,单侧低ABI的个体(HR:1.58;95% CI, 1.04-2.41;P=0.033]和双侧低ABI的个体(HR: 1.86;95% CI 1.20-2.88;P=0.006)的MACE发生率较高。在调整协变量后,与正常ABI个体相比,单侧(HR:1.70;95% CI, 1.13-2.57;P=0.011)和双侧低ABI(HR: 2.10;95% CI, 1.39-3.18;P<0.001)均与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关。
研究结论
与单侧低ABI或正常ABI患者相比,双侧低ABI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大。
健康的血管老化保护社区老年人免受严重不良事件的影响:北上海研究5.7年随访
研究目的
以正常脉搏波速度(PWV)定义的健康血管老化(HVA)已被认为是血管状态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HVA与临床前器官损伤(OD)密切相关,而HVA的长期效益仍有待研究。本研究以北上海研究为基础,调查了HVA人群的长期结果。
研究方法
自2014年6月起,3363名居住在社区的中国老年人(年龄≥65岁)加入北上海研究。HVA定义为按年龄和血压分层的正常颈动脉-股动脉PWV。测量OD并将其分为血管OD(以颈动脉-股动脉PWV和ABI为指标)、心脏OD(以左心室肥大和舒张功能不全为指标)和肾脏OD(以肾小球滤过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指标)。随访结果包括全因死亡率、心血管和非心血管死亡率。
研究结果
1016名参与者(30.2%)被确定为HVA。与非HVA组相比,HVA组年龄更年轻,血压更低,体重指数(BMI)更低,OD更轻。在5.7±1.8年的随访期内,观察到233例(6.9%)全因死亡,包括94例(2.8%)心血管死亡。患有HVA的参与者在MACCE(Log-ran P<0.001)、全因死亡(Log-rank P=0.002)和心血管死亡(Log-lank P=0.003)中表现出显著更高的存活率。亚组分析显示,HVA在几乎所有亚组中都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重要保护因素,除了糖尿病、无OD或肾性OD的参与者。
研究结论
除糖尿病、无OD人群外,HVA可能是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保护因素。此外,在中国社区老年人中,经年龄和血压修正的HVA优于经典HVA和估计HVA。
专家简介
关注医谱学术,实时掌握最新动态!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