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透彻 见解独到 | 《2023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会顺利召开

浏览量:2280

2023年8月25~28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盛大召开。会议首日,《2023重点更新2021年ECS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重磅发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众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心衰的诊治策略一直是业界焦点,那么此次指南更新究竟有哪些“心”动向?8月31日,由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主办的《2023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会议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教授主持,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京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北京医院王华教授相聚云端,通过全方位的探讨,对上述问题做出完美解答。

紧跟世界步伐,助力中国心衰诊疗日益精进

 

杨杰孚教授在致辞时提到,在本次ESC年会上,有五部新指南与大家见面,在行业内引起广泛讨论。本次“《2023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会”的举办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一来,心衰中心的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本次ESC心衰指南的更新将为我国心衰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作用,助力心衰中心做大做强;二来,ESC心衰指南将为我国心衰相关指南的撰写和修订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使我国指南在保证权威性的同时,与时俱进,从而助力我国心衰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最新循证指导,ESC心衰指南亮点频出

 

周京敏教授在“ESC心衰指南更新要点解读”学术分享中指出,本次ESC心衰指南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在慢性心衰、急性心衰的管理策略,合并症及心衰预防策略方面作出了更新。

慢性心衰的管理策略


在慢性心力衰竭方面,本次更新重点聚焦于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的药物治疗。2021 ESC心衰指南仅将利尿剂作为伴有液体潴留症状的HFmrEF与HFpEF患者的Ⅰ类推荐。本次更新则基于EMPEROR-Preserved和DELIVER两项大型RCT研究结果,首次推荐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用于HFmrEF及HFpEF患者的治疗,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再住院及心血管死亡风险(ⅠA 类推荐)。SGLT-2i成为首个跨射血分数心衰治疗的基石药物。

 

HFmrEF患者的治疗策略

 

HFpEF患者的治疗策略

临床证据:

  • DELIVER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HFpEF和HFmrEF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因心衰住院或心血管死亡)18%。

  • 在EMPEROR-Preserved研究中,与安慰剂组相比,SGLT-2i恩格列净(10mg qd)显著降低HFpEF因心血管原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风险21%。

  • DELIVER和EMPEROR-Preserved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SGLT-2i可降低HFpEF/HFmrEF患者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衰住院风险20%。

急性心衰的管理策略

急性心衰患者应采取强化治疗策略:在心衰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6周内频繁且谨慎的随访中,建议采取强化治疗策略,启动并加强基于循证的治疗,以减少再入院或死亡率(ⅠB 类推荐)。

临床证据:

  • 这一推荐意见主要基于STRONG-HF试验结果。STRONG-HF试验评估了心衰患者出院后早期神经内分泌药物的强化滴定与充血减轻、终点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UC)相比,急性心衰入院后快速提升指南导向药物治疗(GDMT)和密切随访的高强度治疗(HIC)策略具有可行性,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180天内全因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风险。

并发症及心衰预防策略

1)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病(CKD)的患者预防心衰:对于T2DM和CKD患者,推荐使用SGLT-2i(达格列净或恩格列净)来降低心衰住院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ⅠA类推荐)。对于T2DM和CKD患者,推荐使用非奈利酮来降低心衰住院的风险(ⅠA类推荐)。

临床证据:

  • 对SGLT-2i心肾获益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心衰患者中,SGLT-2i可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事件风险23%。

  • FIDELITY研究证实,在最大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治疗且患者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非奈利酮仍可进一步显著降低肾心双重风险,肾脏复合终点发生风险降低23%,心血管复合终点发生风险降低14%。

  • 在3项RCT研究中,非奈利酮组的6786例患者中有262例出现心力衰竭,安慰剂组的6572例患者中有328例出现心力衰竭。与安慰剂组相比,非奈利酮显著降低心衰风险22%。

2)心衰患者铁缺乏的治疗:对合并缺铁、有症状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或HFmrEF患者,建议进行静脉补铁,以缓解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ⅠA 类推荐)。对合并缺铁、有症状的HFrEF或HFmrEF患者,应考虑静脉补充羧基麦芽糖酐铁或去异麦芽糖酐铁,以降低心衰住院风险(Ⅱa A 类推荐)。

临床证据:

  • Bayesian荟萃分析评估了静脉补铁对心衰合并铁缺乏患者复发性心衰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静脉注射铁可显著降低心衰复发住院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智慧融合,共绘我国心衰诊疗新蓝图

在讨论环节,多位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就ESC心衰指南更新要点进行观点分享。

 

杨杰孚教授:本次ESC慢性心衰指南更新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将SGLT-2i纳入I类推荐意见。然而,SGLT-2i虽降低了心衰患者的主要/复合终点,但降低死亡的硬终点并未达到。非奈利酮作为第三代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药效相对更好,副作用也更好,但也存在上述问题,这些需要我们注意。

 

廖玉华教授:关于心衰的研究结果,需要根据人群进行细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虽一直沿用至今,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无法做到准确划分。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心衰患者,复合终点相对更容易实现。EMPEROR-Preserved和DELIVER两项试验中入组人群LVEF>40%,BMI普遍较高,常合并其他代谢疾病,在此背景下想要实现死亡硬终点颇有难度,所以ESC认可其复合终点也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对于急性心衰的管理,首先还是强调院内治疗如何度过急性期,以SGLT-2i、维立西呱为代表的新型药物助力了心衰的临床管理。对于铁剂,缺铁的心衰患者可以补充,但不能盲目补充。

 

周京敏教授:本次ESC大会上有两项研究令人印象深刻:1)匈牙利学者进行的BUDAPEST CRT试验,该研究表明,将起搏诱导心衰患者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良好;2)研究表明,传统中药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显著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率,这意味着芪苈强心胶囊能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给HFrEF患者带来更多获益。芪苈强心胶囊的研究在会上一经亮相,即引起国际学者的重视,为传统中药走向国际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王华教授:在心衰患者中,缺铁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合并症。本次发表于ESC年会上的一项研究在补铁治疗带来的心血管硬终点获益方面,显示出阴性结果。对这一结果,我们应理性看待,研究纳入的多为门诊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补铁确实可以减轻心衰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羧基麦芽糖酐铁或去异麦芽糖酐铁的使用相对方便,也更加安全,对适合的患者,如有条件,可考虑使用。

 

会议最后,杨杰孚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杨杰孚教授表示,ESC心衰相关指南已经发布,接下来国内专家学者仍有几项重要工作需要开展:1)对指南内容进行学术推广;2)更新心衰相关质控指标和国内指南共识;3)继续开展及推广心衰中心的核查、认证工作。相信在全国专家同道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心衰的诊疗格局必将焕然一新!

会议落下帷幕,但精彩不止于此。《2023 ESC 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会议、《2023ESC心肌病诊断与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会议即将开启。届时,我们将带您全方位领略ESC指南的精彩与魅力,敬请期待!

 

 

关注医谱学术,实时掌握会议最新动态!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40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