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 Mahfoud教授:解读RDN获国内外指南共识一致推荐的根源所在

浏览量:4676

 

RDN(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日益得到领域专家广泛认可,RDN疗法成为继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后高血压治疗的第三驾马车得到学界的广泛共识。

 

为推广RDN疗法的规范应用,传达RDN最新前沿新声,《医谱学术》特创办“对话RDN”学术专栏,聚焦RDN领域前沿进展,围绕RDN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高血压领域权威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以期为RDN的临床规范化、标准化推广贡献力量。

 

 

在RDN领域,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国际学者--Felix Mahfoud教授。他不仅是德国萨尔兰大学医院内科和心脏病学教授、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客座教授,还是2018年高血压指南委员会成员,并担任欧洲高血压学会“介入性高血压治疗工作组”副主席。此前,Felix Mahfoud教授参与了《ESC/EAPCI RDN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临床共识》的编写工作,并担任多项RDN临床试验的PI,在RDN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对话RDN”第三期,我们特邀Felix Mahfoud教授围绕最新的《ESC/EAPCI RDN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临床共识》《2023年ESH高血压管理指南》及RDN欧洲经验分享真知灼见。

RDN适用人群如何选?

最新共识指引方向

 

Q1 《医谱学术》:作为执笔专家及RDN的资深研究者,您能介绍一下《ESC/EAPCI RDN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临床共识》的一些要点吗?

 

Felix Mahfoud教授:2023版《ESC/EAPCI RDN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临床共识》提供了关于RDN的诸多重要信息。比如,共识明确了RDN的适用人群,并提供了关于RDN手术部位选择、消融位置要求和术者经验等信息。同时,共识强调选择适宜患者的重要性。在患者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高血压专家的参与,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延伸阅读:2023版《ESC/EAPCI RDN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临床共识》十大要点

 

1) 自2018年ESC/ESH高血压指南发布以来,多项高质量研究,包括RDN随机,假对照试验,证明了射频和超声RDN在轻-中度,重度和难治性高血压等广泛患者中具有覆盖24小时的降压效果;

 

2) 除了与股动脉穿刺相关的风险(低于1%)和患者的辐射暴露之外,专家组没有发现任何与RDN相关的安全性风险增加;

 

3) 长达3年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在肾功能正常或者轻-中度降低的高血压患者中,新发肾动脉狭窄(<1%)或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无显著增加;

 

4) 在登记注册研究和假手术对照的RCT研究中,RDN的降压效果至少可以持续3年;

 

5) 依从性不佳是血压良好控制的主要障碍,应该在所有血压控制不佳患者中评估其依从性;

 

6) RDN可以考虑在符合一下条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诊室血压≥140/90mmHg;24小时动态平均血压≥130mmHg或者白天平均血压≥135mmHg,服用≥3种降压药,eGFR≥40ml/min/1.73m2

 

7) 通过共同的商讨决策,RDN可以作为无法耐受长期降压药物治疗患者的选择;

 

8) 在综合考虑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心血管并发症等因素的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后,对于高风险患者更倾向于RDN治疗;

 

9) 在进行共同治疗决策制定时,应该进行充分的知情告知和患者教育,应该充分告知患者RDN治疗的获益,局限性以及相关风险;

 

10)高血压专家,PCI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评估RDN治疗的指征以及开展手术。

    

推荐等级上升

RDN再获肯定

《医谱学术》:2023年6月,《2023年ESH高血压管理指南》重磅发布,新版指南中对RDN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和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DN获得了新版指南Ⅱ类推荐,这和2018年ESC/ESH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对RDN的推荐有很大差别。您如何看待这一更新的意义?

 

Felix Mahfoud教授:在2018版《ESC/ESH高血压管理指南》中,由于缺少更多的循证证据支持,器械介入治疗高血压并不作为常规推荐。然而后续陆续发布的几项高质量的假手术对照试验均证明了RDN的疗效与安全性。而且,RND疗法的长期随访结果也足够令人满意。基于此,多个国家开始对RDN疗法进行临床推荐。

 

2023ESH高血压管理指南》是第一个在所有假手术对照试验结果基础上对RDN进行推荐的指南。指南委员会对现有证据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对RDN的推荐级别上升为ⅡB类。而且,新版指南中关于RDN进行了诸多正向推荐,比如: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对于血压控制不佳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RDN可作为强化药物治疗的补充或替代疗法;对于用药依从性不佳的患者或药物不耐受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选择RDN

 

总之,在高血压人群,尤其是药物难以控制或难治性高血压人群的管理中,RDN可作为强化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优化后的另一种选择。

 

解锁RDN核心密码--

安全有效,持久降压

 

 

《医谱学术》:RDN疗法已在欧洲多个国家进行了临床应用,这些经验将为后续RDN在中国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 能否请您对欧洲RDN开展的总结经验进行简要分享?

 

Felix Mahfoud教授:RDN已被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使用,其中最大的证据来自SYMPLICITY全球登记研究(Global SYMPLICITY RegistryGSR),超3000名患者参与。通过这些患者,我们了解到RDN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这些患者通常血压较高,需要服用多种降压药物,其中大多数患者还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房颤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在经RDN治疗后,患者血压显著下降,且目前的数据证明这种降压效果可至少三年以上

 

此外,来自德国的一项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显示,患者在RDN术后10年仍能保持显著且持久的血压下降。这一观察结果也得到了澳大利亚的相关研究数据的证实。该研究对他们的RDN术后患者进行了长达9年的随访,其结果也证实,RDN术可使患者的血压得到长期有效的降低。

 

同时,RDN的安全性也被屡屡证实。在一项纳入50余个随机对照试验,超5000名患者的荟萃分析中,RDN术后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非常低。因此,RDN不仅有效,而且安全可行。

 

 

结  语

无论是《ESC/EAPCI RDN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临床共识》《2023年ESH高血压管理指南》,还是既往欧洲RDN经验,都在提示我们:RDN未来已来!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关于RDN,我们回首来时路,整装再出发。

 

回顾过去,RDN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试验设计方面给予了我们诸多启示;立足当下,RDN器械不断丰富,近期FDA的专家两种RDN器械进行了全球关注的听证会;展望未来,RDN将向何处探索,值得深思。下期,Felix Mahfoud教授将就这些话题带来精彩探讨,诚邀您继续关注!

文中涉及器械/技术:Netrod®网状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包括Netrod®网状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和射频消融发生器,该产品尚未在中国境内上市。

 专家简介 

Prof. Felix Mahfoud

German Saarland University Hospital

  • 德国萨尔兰大学医院内科和心脏病学教授
  • 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客座教授
  • Felix Mahfoud教授是萨尔兰大学医院内科和心脏病学教授兼高级医师,美国剑桥医学工程与科学研究所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附属/客座教授。Mahfoud教授于2014年在德国萨尔兰大学医院内科III完成了心脏病学和介入心脏病学的培训。自2017年起,他担任欧洲高血压学会“介入性高血压治疗工作组”副主席,并担任2018年高血压指南委员会成员。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36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