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RDN丨卜培莉教授:RDN助力高血压学科建设与广大患者实现“双赢”

浏览量:2362

RDN(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日益得到领域专家广泛认可,RDN疗法成为继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后高血压治疗的第三驾马车得到学界的广泛共识。

 

为促进RDN疗法的规范应用,传达RDN最新前沿新声,《医谱学术》特创办“对话RDN”学术专栏,聚焦RDN领域前沿进展,围绕RDN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倾听权威专家的独到见解,展望RDN未来蓬勃发展之景。

 

对话RDN”第十期,我们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卜培莉教授对RDN的优势、人群选择、全流程管理要点及意义进行分享。

 

释疑 · 洞察 · 展望

 

卜培莉 教授:RDN安全有效,获益明确,在高血压治疗中优势明显,期待RDN推动高血压学科建设与医联体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优势明显

期待RDN为更多高血压患者带来福音

《医谱学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第三驾马车,RDN疗法越来越得到临床的关注和认可。已有多项研究表明,无论是伴随或不伴随抗高血压药物治疗,RDN均能持续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您认为RDN作为高血压的疗法有哪些优势?

 

卜培莉教授:高血压既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最重要的上游疾病,也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对高血压的控制至关重要。然而,《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中国≥18岁成人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16.8%。目前高血压的治疗方式主要集中于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尽管临床可选择的降压药物十分丰富,但高血压的达标率仍有待提高。

 

在此背景下,RDN作为一种新兴疗法,获得了广泛关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 提高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治疗的达标率低,往往不是因为药物选择少或者疗效有限,而是患者依从性较低,RDN可用于治疗因药物依从性不好而导致无法控制的高血压。

 

2 全天候降压:夜间高血压、某个时段高血压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可能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RDN可实现全天候降压,减少血压波动,且持久性较好。RDN术后三年以及十年的循证证据皆显示了其良好的降压疗效和持久性。

 

3 安全性佳:RDN的安全性已经得到诸多循证证据的支持,无需担心其对肾动脉、肾功能的影响。

 

总之,RDN安全有效,获益明确,在高血压治疗中优势明显,期待RDN能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患者选择

重点聚焦三类人群

《医谱学术》:在RDN疗法临床实践中,患者选择至关重要。那么在您看来,应该如何选择适宜人群?

 

卜培莉教授:RDN的适宜人群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尽管已经进行了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其达标率仍然较低,适用于RDN治疗。

 

2、联合两种降压药物治疗,但血压依旧不达标的患者:此类患者中很多也有RDN的诉求,且既往研究也显示,此类患者通过RDN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

 

3、对降压药物不耐受或存在副作用,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这些患者也属于RDN的适宜人群,既往证据也支持RDN用于这些人群,可实现持久的临床获益。

 

有条不紊

RDN全流程管理要点一览

 

《医谱学术》:RDN疗法的开展需要做到全流程管理。请您结合您既往开展RDN的临床经验,分享下如何做好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全流程管理?

 

卜培莉教授:RDN术前、术中和术后规范的全流程管理非常重要。术前需要进行规范的诊疗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临床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意识有待提高,所以这一点,我们需要特别强调。

 

2 关注患者是否已经进行了生活方式管理和药物的联合应用。

 

3 观察患者肾动脉情况,明确其是否适合进行RDN治疗。

 

4 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管理,保证其良好的身体状态。同时,RDN属于创新疗法,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宣教,保证其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于手术操作,需要注意两点:1)开展RDN疗法,技术一定要过关。RDN的开展建议在较大的医疗中心、具备RDN资质的诊疗中心进行,并通过规范的培训,使术者熟练掌握RDN的操作技术及要点;2)术中通过麻醉减轻患者痛感,给予患者舒适的治疗体验。

 

RDN的术后管理同样重要。在RDN术后,随着血压的下降,患者用药在减少,此时更要注意规范用药。同时还要注重对患者的观察随访,通常需要观察至少一年。

 

抓住机遇

推动高血压学科实现新发展

《医谱学术》:RDN疗法的发展为高血压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您对于RDN促进学科发展有何看法?

 

卜培莉教授:高血压学科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已逐步被临床医生认识。目前,全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同道都给予了高血压相当程度的重视,国家层面也特别强调对心血管疾病的上游疾病/危险因素的管控。

 

从医生层面看,高血压的管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对青年医者的吸引力可能稍逊一筹,RDN疗法对年轻的医者更具吸引力,从而带动年轻医者对整个高血压学科的关注,为高血压的学科发展带来希望。

 

从患者层面看,此前高血压的治疗局限于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但生活方式改变常常难以真正的落地临床,我们可选的药物虽然品类多样,但患者的依从性仍是一个考验。RDN疗法有助于解决高血压管理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对高血压的治疗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也为高血压整体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活力。未来,也可尝试通过RDN带动医联体的发展,从而提高高血压人群的整体达标率。

 

结  语

 

RDN可实现全天候降压,安全性良好,不仅赋能高血压临床管理更加高效,同时也为高血压学科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如今,全球已有两个RDN系统获FDA批准上市,相信其他RDN系统也会陆续获批,随着RDN治疗设备的不断丰富,RDN疗法的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

 

 专家简介 

卜培莉 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杰出医学专家、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山东省十佳女医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委员及女性健康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及代谢学组副组长 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高血压学组组长 山东省医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心血管慢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常委委员 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副理事长 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山东省高血压中心主任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高血压防治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心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FACC 承担或参加国家自然基金、973前期课题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获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点击查看微信原文
关注医谱学术
点击下载
医谱app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