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风华教授:左心耳封堵手术流程及围手术期管理

浏览量:6799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左心耳封堵(LAAC在高出血风险和抗凝不耐受的房颤患者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经问世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房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在近期召开的“2023亚心国际心血管病大会暨第24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学术年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丁风华教授作“左心耳封堵手术流程及围手术期管理”学术分享,医谱学术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术 前

 

手术器械准备

 

LAAC术前准备的器械主要有:

(1) 6-8Fr.鞘管

(2) 标准房间隔穿刺套件

(3) 71cm穿刺针

(4) 260cm 0.035"加硬导丝/两圈半导丝

(5) 5Fr.或 6Fr. 110cm猪尾导管

(6) 三连三通连接板

(7) 长连接管*3,短连接管*1

(8) 环柄注射器

(9) 造影剂

(10) 肝素化的生理盐水(冰/温)及托盘

(11) 带螺纹接头的50ml的注射器

(12) 带控制开关的压力盐水袋

(13) 左心耳输送系统

(14) 左心耳封堵器

(15) 12Fr.或14Fr.Fustar可调弯鞘

(16) 异物钳

(17) 心包穿刺包

其中,1-14为必备器械,15-17可作为备用。

 

患者准备

 

术前进行麻醉评估决定麻醉方式;术前给予标准口服抗凝,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术前禁食、禁水6-12h,给予适当的静脉补液;术前1h或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患者术前24h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以排除左心耳(LAA)血栓和对左心耳进行形态评估。术前TEE可显示二维和三维静态和动态图像,对LAAC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最为重要,不仅可以评估LAA形态和结构、测量LAA开口宽度及深度,为封堵器大小选择提供参考,还可以鉴别血栓和评估左心房自发显影程度,及时发现不适合LAAC手术的情况。

 

 

TEE评估LAA血栓

 

TEE如发现LAA血栓及瘤状血栓前状态、自发性显影需要引起关注。通常发现LAA血栓不进行LAAC,部分医学中心如发现瘤状血栓前状态,也会避免进行LAAC。在确认左心房/LAA内无血栓的前提下才可进行封堵术。

 

TEE评估心包积液

 

术前通过TEE确认心包积液的基线情况,以备术后复查,心包积液的基线情况不仅包括心脏外的积液情况,也包括心耳旁积液,应予以关注。

 

 

TEE评估LAA形态

 

TEE下LAA形态大致分为四种:风向标型、鸡翅型、菜花型和仙人掌型。通常情况下,如使用塞式封堵器,相比于LAA形态,临床对LAA口部大小和深度更为关注,LAA形态对术者操作的影响较小。但如果使用盘式封堵器,则需要关注开口、深度,也需要关注LAA形态。

 

 

TEE评估LAA开口形态

 

LAA开口形态不规则,3D TEE下可观察LAA开口形态,从而为术中操作提供便利。

 

TEE多角度测量LAA大小

 

盘式封堵器需要在开口部进行测量,然后向内10-15mm进行锚定区的测量,通过两个参数进行封堵器的选择。塞式封堵器通过开口及内部深度的大小进行封堵器选择。

 

 

此外,CTA对于指导手术策略、术后管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JACC发表《CT在左心耳封堵中的应用专家共识》,明确了标准,规范了应用。

 

LAAC术前管理方案包括:

 

▪ 房颤临床症状评定、其他心血管疾病及心功能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卒中及出血危险分层以及LAA解剖学评估;

 

▪ 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肌酐、血常规、心肌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

 

▪ 对于既往有卒中病史的患者,应行基线状态下的头颅CT或MRI检查;

 

▪ 所有患者均应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及TEE检查;

 

▪ 根据血栓和出血的评估选择合理的抗栓方案。可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NOAC) 、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低分子肝素。

 

术 中

 

麻醉方式

 

术中可标准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异丙酚静脉麻醉或者深度镇静,在TEE和X光透视下引导手术;如果是麻醉或TEE禁忌,可行“局麻+ICE指导”。

 

房间隔穿刺

 

术中操作时要保证鞘管操作的同轴性,房间隔穿刺点推荐偏下偏后,具体位点选择需根据LAA形态。推荐使用TEE双房切面和主动脉短轴切面来确认穿刺位点。穿刺针的塑形大于穿刺卵圆窝时的塑形角度。对于反鸡翅心耳需要选择房间隔偏前位置穿刺;对于早分叶,低开口心耳,需要极低穿刺。

 

 

输送鞘管操控及定位

 

器械穿过左房后需要注意:

 

1 术中抗凝:术中ACT水平控制在 200-300秒,每公斤体重100单位肝素,术中每15-30分钟监测ACT水平;

 

2 术中左房压:确保左房压>10-12 mmHg,防止因为术前容量不足而导致的LAA测量值偏小。

 

术中将260cm加硬导丝放置于左上肺静脉(LSPV,将穿刺鞘换为左心耳封堵器双弯输送鞘,通过导丝连接装置与输送鞘连接,在输送鞘中插入一根110cm长,5/6Fr. 的猪尾导管,以便于进行造影。

 

LAA参数测量与选型

 

常规用猪尾导管或钢珠进行定标校准,用输送鞘宽度或金属标记环间距作辅助校验。

 

两个常规造影角度为:RAO 30°/CRAN 20°,RAO 30°/CAUD 20°。若LAA叶部不清或内部结构复杂,可加大RAO角度;若口部折叠重影,可增加正足位造影。

 

 

TEE需要测量4个角度:0°、45°、90°、135°,以回旋支作为测量的参考标志。

 

左心耳开口部的定义为从华法林嵴尖端到房室沟的连线。

 

在选型方面,需要进行综合选择。

 

LAmbre

 

选型:固定盘参考线直径大2-6mm,封堵盘参考线直径大0-6mm(2-6mm;固定盘需要放置在固定盘参考线的位置;封堵盘会随着固定盘的位置确定而塑性,形成“半月形”凹陷。

 

 

封堵器植入和释放原则:

 

LAmbre封堵器植入过程:术中以渐进的方式打开LAmbre封堵器。远端固定盘自心耳外半打开(连接器位于鞘管的两个Marker之间,缓慢推送固定盘到达着陆区,打开固定盘,造影确认位置,打开封堵盘,造影确认封堵情况。

 

 

在解脱封堵器前,需要再次检查是否符合COST原则。

 COST原则

 

封堵器释放:封堵器释放时需要多角度检查封堵器的位置,确保二尖瓣、左回旋支及左上肺静脉无器械干扰,再次检查并记录分流数值。同时与术前对比,检查是否存在心包积液及积液量是否变化。

 

WM/FLX选型

 

器械大小选择:综合TEE测量以及心耳形态选择,封堵器型号在开口的基础上“+2-6mm”;封堵器伞面可以在封堵器线外,WM/FLX允许最大1/3的露肩。封堵器的选择受LAA深度的影响,根据LAA深度来填充LAA容积。

 

封堵器释放:

 

推荐FLX展开-四步法(退鞘法

 

 

WATCHMAN(FLX释放标准为PASS原则:Position位置,Anchor锚定,Size压缩,和Seal密封

 

▪Position位置:封堵器最大直径平面刚好位于心耳口部或略深一点的位置;

 

▪Anchor锚定:轻柔向后牵拉释放手柄 (1cm左右) 然后松开,观察封堵器与LAA是否同步运动;

 

▪Size压缩:多角度测量封堵器最大直径。压缩比:10%-30%;

 

▪Seal密闭:确保所有分叶都被封住,且多角度评估是否存在残余分流,确保残余分流<5mm。

可视化PASS原则

 

封堵器释放过程中同样需要多角度检查封堵器的位置,再次检查并记录分流数值,检查是否存在心包积液及积液量是否变化。

 

术 后

 

围术期用药管理(尤其植入术后的管理)同样是LAAC的关键步骤,需要结合患者意愿、出血风险、中风风险决定用药方案。在封堵器植入完成后推荐术后3个月连续服用抗凝药,之后改为3个月双抗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之后再改为至少6个月单抗治疗(阿司匹林)。术后抗凝的目标是对器械表面血栓形成的管理及预防。

 

JACC对LAAC术后抗栓治疗方案也进行了探索,VKA、足剂量或低剂量NOAC、LMWH等方案在临床也有所应用。

 

此外,在患者出院前需要进行TEE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心包积液、残余分流、急性栓塞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TEE/CTA随访(即每次更换药物时),主要观察器械相关性残余分流、器械相关性血栓、延迟性心包积液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本文图文来自幻灯

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 

 

 专家简介 

丁风华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心脏科主任医师

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介入学组副组长

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心源性卒中防治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卒中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冠脉介入学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疾病分会委员

中国房颤中心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左心耳封堵专家委员会委员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点击查看微信原文
关注医谱学术
点击下载
医谱app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