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 | 刘巍教授: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特点与介入治疗
导语
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巍教授以“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特点与介入治疗”为题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添加医谱学术小助手
更多「学术大礼包」,等你来拿!
一、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特点
风湿性病变累及主动脉瓣,使瓣叶增厚、僵硬、挛缩和变形,交界处粘连、融合,出现钙化结节,多合并二尖瓣狭窄,部分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主动脉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二维
·左心长轴切面
升主动脉内径增宽,病程长、狭窄重者可呈菱形扩张。瓣叶形态瓣叶增厚变形、回声增强,活动僵硬,开口幅度明显减小。瓣叶对合点偏离中心位置,收缩期开放的瓣叶不与主动脉壁平行、相贴。严重狭窄时瓣叶几乎不活动。室间隔、左室后壁呈向心性增厚,厚度>13mm,病变晚期左室可增大。
·心底短轴切面
有助于判断冠状窦、瓣叶数目,有无瓣叶融合。正常人舒张期显示主动脉瓣的三个瓣叶与三个冠状窦,三瓣叶闭合线呈“Y”字形。收缩期瓣叶开放,冠状窦消失,仅显示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狭窄时可见主动脉瓣叶不同程度增厚,开口面积变小,关闭时失去正常“Y”字形态。严重狭窄时瓣叶解剖结构严重破坏、变形,呈不对称性梅花状,难以分辨单个主动脉窦结构。
以瓣叶肥厚为主的主动脉狭窄的解剖特点为瓣叶根部交界粘连,形成火山口。
三、以瓣叶肥厚为主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例分类
1.三叶瓣以瓣叶肥厚为主的主动脉瓣狭窄,三叶瓣瓣叶根部粘、瓣叶间粘连,三叶瓣瓣叶根部未见明显粘连,三叶瓣瓣环基底部瓣叶肥厚。2.二叶瓣以瓣叶肥厚为主的主动脉瓣狭窄,二叶瓣瓣叶短轴未见交界粘连,二叶瓣瓣叶短轴部分交界粘连,二叶瓣瓣环基底部瓣叶肥厚。
以瓣叶肥厚为主的主动脉瓣狭窄的特点
1.瓣叶肥厚,瓣叶肥厚伴随瓣环基底部肥厚,单纯瓣叶肥厚。2.部分瓣叶根部交界粘连,高位粘连,低位粘连。3.二叶瓣的影响。
四、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的TAVR治疗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接受TAVR治疗的比例逐年增高。与SAVR相比,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行TAVR的院内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可以降低AKI和出血并发症风险,有可能增加房室传导阻滞和永久起搏器植入率。与SAVR相比,TAVR是治疗风湿性AS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是一种可行且可能持久的选择。与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相比,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会增加住院天数。
五、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冠脉高风险一例
基本情况:女性,84岁。1年半前,间断胸痛、胸闷,诊断NSTEMI,于RCA近段植入1枚支架。2022-2-16,再次胸痛、胸闷,诊断NSTEMI。2022-2-22∶冠脉造影示LM重度钙化,LAD近中段重度钙化,中段90%狭窄,LCX重度钙化,远段90%狭窄,RCA开口80%狭窄,近段原支架通畅,中远段重度钙化伴斑块。2022-2-22∶LAD应用药物球囊(贝朗2.0*20mm),并植入1枚支架(Resolute 2.5*20mm)。2022-2-28∶RCA应用药物球囊(凯诺德2.75*20mm)。既往高血压、糖尿病。
超声心动图: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伴关闭不全;左房轻大 (37*54*38mm);LVEDD: 44mm, LVEF57%;二尖瓣返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主动脉CTA:主动脉根部∶(主动脉根部图像模糊,影响测量准确性);三叶瓣,轻度钙化;左冠高度约10.6mm,右冠高度约14.5mm;法式窦结构不算大,建议术中看清瓣叶活动情况;STJ高度约18.4mm、直径约26mm;升主动脉未见明显扩张;心脏角度约50°,左室大小可,右窦居中体位∶LAO1°、CRA12°,左冠切线位:LAO22°、CRA32°。入路情况∶主动脉弓部走行较平缓,主动脉弓部三根毛开口未见明显狭窄征象、未见发育变异。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走行较平直、腹主动脉钙化斑块,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双侧骼动脉-股动脉走形稍迂曲, 双侧骼总动脉可见半环形、马蹄形钙化,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左髂直径略优于右骼,推荐左侧股动脉做为主入路。左侧股动脉穿刺水平管腔直径约为6.7mm,左侧股动脉分叉约在股骨头下缘水平。
最后,刘巍教授还提出了关于球囊扩张型vs自膨胀型、多瓣膜病合并以及长期预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