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匠问心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江磊主任结构团队为外科高危混合型重度反流患者完成MitraClip™G4二尖瓣钳夹术

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江磊主任团队,经充分准备后,联合多学科成功完成山东省首台MitraClip™ G4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来确保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延续。
江磊主任带领团队术前反复进行病史研讨及影像学确认,为患者进行MitraClip™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治疗。术中江磊主任为患者在瓣叶反流位置植入2枚MitraClip™二尖瓣夹,成功将重度MR降至轻度,组织桥稳定,肺静脉逆流消失,仅1.5小时高效完美结束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70岁,主诉:活动后胸闷憋气7个月。
现病史:患者平素身体一般,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压180/100mmHg,自述口服缬沙坦治疗,血压控制在120/80mmHg;2024年6月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
近期活动后,伴有头晕不适,可见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曾于外院就诊,予以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一周前再发胸闷憋气明显,持续不能缓解,不能平卧,伴有咳嗽咳痰,夜间明显,咳少量白粘痰。
家属带患者回到了青大附院市南院区心血管外科就诊,青大附院心外科市南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江磊团队为其做心脏彩超检查之后,发现患者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后叶栓系,左房扩大瓣环扩张,二尖瓣重度偏心性反流4+,反流宽度达24mm,LVEF60%,LVDd49mm,LA前后径60mm,肺动脉收缩压42mmHg。
江磊主任判断,该患者为混合型二尖瓣反流,这是引起患者当前症状的元凶。患者因高龄,合并心力衰竭,外科手术风险极高。加上患者属于重度混合型二尖瓣反流,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如果不采用微创介入的手术手段进行治疗,患者的病情将得不到有效救治,最终危及生命。
术前影像评估
二尖瓣反流位置后叶长度12.4mm,前叶长度15.8mm,反流宽度24mm,瓣口面积6.73 cm2,平均跨瓣压差1mmHg,肺静脉频谱提示逆流明显。术前切面展示:




术前策略
考虑到后叶长度12.4mm及脱垂宽度24mm,并且后叶活动受限,瓣叶张力较大,病变位置处于2区及2区偏3区的位置。预计先使用1枚NTW将内侧2偏3区病变夹持,消灭内侧反流。再将第2枚Clip平行夹持在第1枚外侧,通过两枚的夹持,处理掉大部分反流,平衡张力并且起到稳定组织桥的作用。
手术过程
于介入导管室,全麻下穿刺右股静脉。食道超声指导下完成房间隔穿刺,穿刺点与二尖瓣距离4.9cm。将Superstiff导丝送至左房,应用18F鞘管扩张穿刺部位,沿导丝将可操纵导引导管SGC送入左房。

调整MitraClip™输送系统顺利到达二尖瓣目标位置,精确定位和调整方向。按照术前策略,术中多次调整夹合部位,先植入1枚MitraClip™ NTW夹子成功捕获夹合内侧2偏3区病变,剩余反流宽度约10mm。评估残留反流、压差、瓣口等因素,决定在第一枚外侧植入第2枚NT,处理外侧残余反流。术后复查超声证实夹合组织充分,留有微量反流,组织桥稳定。术后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4mmHg。肺静脉多普勒波形由倒置恢复正常。术后右股静脉皮下8字缝合止血,患者术后苏醒,拔除气管插管安返普通病房。


大鞘系统置入
到达瓣环上方


Oritation调整
瓣下捕捞


第一枚NTW植入后
NTW植入-三维加彩


第2枚NT-到达瓣环平面
Oritation调整


NT初次夹闭
NT反折

NT第二次夹闭


术后三维
术后三维加彩


术后肺静脉频谱
术后平均跨瓣压差
术后恢复情况
出院前复查TTE:二尖瓣钳夹术后,二尖瓣夹夹持稳定,术前重度反流转为收缩期轻度反流,未见瓣周漏,EF值59%。
术后1天患者下床活动,不适症状消失,已基本康复,术后5天患者顺利出院。
青大附院心外科市南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江磊介绍,该手术主要适用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微创治疗,相比传统开胸行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手术,该技术具有无需开胸,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为高龄、有开胸病史以及心功能差、合并症多的患者带来“心”生的希望。在青大附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心外科杨苏民主任的带领下,心血管外科始终秉承“博学慎思、笃行亲民”的院训,紧跟世界心血管领域的前沿发展,屡攀高峰完成新技术引进。此次成功开展新一代MitraClip™ G4“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科室在处理复杂病变方面,变得更加有信心,再度提高了山东半岛地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治疗水平,为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什么是二尖瓣反流?
什么是二尖瓣反流?
微创介入治疗有哪些好处?
江磊主任介绍道,二尖瓣是心脏中左心房和左心室间的瓣膜,如同一个“单向活门”。二尖瓣反流即是因为二尖瓣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心脏收缩时二尖瓣关闭不全,使得血液从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可引起心脏增大、心力衰竭等后果,威胁生命。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数量超过1000万,其中75岁以上老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0%。
二尖瓣反流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病情取决于发病缓急和反流的严重程度。重度的二尖瓣反流危害大,如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5年死亡率达50%,继发心力衰竭而入院的比例更高达90%,其对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堪比恶性肿瘤。目前,心脏外科传统开胸手术仍然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需要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创伤大、风险高。大量患者因高龄、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等高危因素,不适合外科手术而得不到有效治疗。
微创介入二尖瓣修复术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是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患者的福音。其最大优点是无需开胸、无需体外循环辅助,创伤小、安全性高。一般术后2-3日即可出院,术后1周内就可以参加日常活动,大大缩减了住院和术后康复的时间,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