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丨病例解析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及影像特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廖晓凌教授

浏览量:14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廖晓凌教授借助临床病例,深刻剖析“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及影像特征”,以科室的患者诊治过程引发深入思考和讨论,并分享了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诊治要点。

 01患者病例介绍 

 

一、主诉

患者女性,67岁,主诉“突发右上肢麻木10天,加重伴右侧肢体无力9天”,并于2022.7.8以“脑梗死”收入院。

 

二、现病史

10天前(2022.6.29下午3时左右),患者打牌时突发右上肢指端麻木,范围在右侧掌指关节以远5个手指,未予特殊重视,后推自行车时突发右侧歪倒,无肢体无力表现,未予重视,后自行骑车回家。晚饭后遛弯时自觉右下肢膝痛后向右侧歪倒,由同行人员搀扶下回家休息,行走尚无异常,自行服用阿司匹林200mg,至当地医院行头MR检查,未予特殊治疗。

 

后右上肢麻木程度逐渐加重,9天前(发病1天后)中午午饭时自觉右上肢麻木程度加重,伴右上肢持筷不稳,抬举尚可。遂诊所输液(丁苯酞、银杏叶、血栓通、川芎嗪胞磷胆碱钠),输液过程中去卫生间途中自觉行走不稳,右下肢行走拖曳,站立不稳,右侧歪倒,伴双眼视物模糊,无视物成双。病程中否认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表现。期间除输液、改善循环治疗外一直服用阿司匹林100mg qd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症状未再进展。2天前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门诊就诊,完善各项检查期间自觉劳累明显,右下肢无力加重,昨日我院门诊后加用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100mg抗血小板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降脂稳斑治疗。

 

三、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右膝关节积液30年,曾行抽液治疗,具体不详。高血压10余年,最高180mmHg,近两年规律服用替米沙坦40mggd,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gd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40-16mmHg之间,右乳乳腺癌术后8年,曾接受化疗(具体不详),家属诉未再复发。2型糖尿病2年,不规律服用二甲双胍,监测空腹6.6mmol/l。

 

四、入院查体

左侧上肢血压154/95mmHg,右侧上肢血压153/94mmHg。右侧乳房缺失,右侧前胸可见一垂直于纵轴5cm陈旧性疤痕。神经系统查体可见阳性体征: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肌力5级;右侧掌指关节以远针刺觉减退,右侧髋关节以下音叉振动觉减退。患者于入院后5天(2022.7.13)复查头部MRI,可见左侧延髓内侧DWI稍高信号,ADC稍低信号。可诊断左侧延髓内侧长条状梗死。

头部MRI:左侧延髓内侧DWI稍高信号,ADC稍低信号

 

相应可看到患者头部血管核磁(MRA):右侧椎动脉有比较严重的“串联”样狭窄,左侧椎动脉也是偏细。

头部MRA:右侧和左侧椎动脉狭窄

 

五、病例讨论

1.若考虑患者MMI,从病因来看左侧血管未见异常,跟患者临床表现比较矛盾。

 

2.从患病部位延髓而言,是脊髓前动脉的供血,可能是从比较靠下的位置发出,与MRA上看到的关系不大。

 

对于患病部位,延髓的供血相对复杂,包括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前动脉以及椎动脉延髓支等都有供血,所以判断责任血管非常重要。若认为是从比较靠下的位置发出椎动脉,则患者不属于症状性狭窄,相对而言属于小动脉闭塞,治疗上的抗栓强度就小;若认为是与靠上的两侧血管相关,那抗栓力度就比较大。此外,对于本患者延髓部位的供血,有可能是两侧各发出分支,也有可能是一侧供双侧部位。

 

为了判别两侧狭窄程度,以及排除夹层的可能,对患者行CT血管造影(CTA),结果显示:右侧椎动脉狭窄,钙化明显;左侧与近端相比狭窄,以左椎V4狭窄为主。

CTA:左侧、右侧椎动脉狭窄

 

综上所述,对于本例患者的诊断需要我们重视四个问题:

1.诊断:延髓梗死?

2.梗死责任血管?

3.是否与椎动脉狭窄相关?

4.梗死病因及机制。

 

 02延髓梗死概述 

 

延髓梗死包括延髓外侧梗死(75%)和延髓内侧梗死(25%)。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infarction,MMI)是一种少见的脑梗死类型,占所有卒中的0.5%-1.5%。双侧 MMI 更为罕见,占 MMI的 14%。1914年由Deierine首次提出MMI三联征,其典型表现为病变同侧舌下神经瘫、对侧深感觉障碍及对侧肢体偏瘫。延髓主要血供来源于双侧的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及其发出的分支,包括前内侧支(也称旁正中支)、前外侧支、外侧支和背侧支,且侧支循环三富。

延髓解剖和MRI

延髓供血动脉解剖图

 

 03延髓梗死临床检查 

 

常规医学影像学检查造影和CTA,很难观察到脊髓前动脉。廖教授分享了一个左侧椎动脉V4近端狭窄造影图,在使用负压抽吸下支架取栓一次后血流恢复,可见左侧椎动脉V4段近端一处粥样硬化狭窄(↑所指),脊髓前动脉,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及后下动脉显影,再将图像放大后可见脊髓前动脉两支均起源于左侧椎动脉。

延髓动脉造影和CTA

左侧椎动脉V4近端狭窄造影图

 

对于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脊髓前动脉相应增粗,CTA也可以观察到血管走行。

CTA脊髓血管畸形

 

 04延髓内侧梗死 

 

对于延髓部位血管分段,可以借助以下图形形象记忆。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端,因其血供较脑干其他部位更为丰富,延髓发生梗死的机会少于脑桥、中脑,延髓梗死占后循环梗死的5%以下,MMI多与椎动脉闭塞有关,而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则多由一侧椎动脉闭塞合并血管变异导致。

延髓血管分段

延髓内侧解剖图

 

延髓内侧梗死的MRI形态如下:

A.DWI(轴位)示延髓腹侧呈点状高信号“点”征;

B.DWI(轴位)示延髓腹侧+中侧+背侧呈高尔夫球杆状高信号“高尔夫球”征;

C.DWI(轴位)示延髓腹侧呈倒“八字”形高信号倒“八”字征;

D.DWI(轴位)示延髓腹侧+中侧+背侧呈“V”形高信号“V”字征;

E.EDWI(轴位)示延髓腹侧+中侧+背侧呈“Y”形高信号“Y”字征;

F.T2WI(轴位)示延髓腹侧+中侧+背侧呈“心”形高信号“心”形征。

延髓内侧梗死的MRI形态

 

2021年的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展示了一种延髓内侧梗死MR扩散加权成像的形态:

1a及 lb 为“点”形;

lc 为半“Y”形;

ld为“Y”形;

le为半“心”形;

1f为“心”形;

1g为“兔头”形。

延髓内侧梗死MR扩散加权成像的形态

 

延髓内侧梗死各综合征临床分型:

MMI各综合征临床分型

 

2016年解放军医药杂志中一篇分析MMI梗死与病因分型:在45例中43例行MRA检查,最常见的MRA表现是椎动脉狭窄10例(23.3%),其他依次是椎一基底动脉狭窄和椎动脉变异各7例(16.3%)、椎动脉闭塞5例(11.6%)、椎一基底动脉闭塞和基底动脉狭窄各2例(4.7%),其余10例(22.3%)支配血管未见异常。最终发现45例可能的病因分型主要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4例(75.6%),其余依次是小动脉闭塞型8例(17.8%)、不明原因2例(4.4%)、心源性栓塞型1例(2.2%)。

 

2021年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分析了一篇对17例MMI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的分析:

17例MMI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

 

 05总结 

 

廖教授结合临床最后总结道,延髓内侧梗死是相对容易漏诊的脑梗死,由于延髓内侧梗死临床及影像表现多样,在诊断时临床医生要仔细观察影像学资料;对于延髓内侧梗死责任血管以椎动脉-脊髓前动脉为主,病因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为主。

 

 

 

58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