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缘对缘修复(TEER)为目前最成熟、指南唯一推荐的二尖瓣反流(MR)介入技术,超声心动图在TEER术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导航及监测作用。2019年初我国发布了《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超声心动图评价中国专家共识》,但该共识有些内容侧重于术前评估,对术中导航监测阐述不详,且部分内容需要更新。为推进我国TEER的安全、规范、快速发展,为TEER术前评估和筛选及手术策略制定、术中导航和监测、术后随访提供更全面的指导,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于2022年编写并发布了《MR-TEER超声心动图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本共识”),该共识也是国际首个专门针对TEER超声引导的专家共识。
2022年12月10日,在2022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2022 CCHC)结构性心脏病论坛的二三尖瓣及肺瓣专场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潘翠珍教授以“MR-TEER超声心动图操作规范专家共识要点解读”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亮点2:精炼,表格式精炼概况TEER术中超声操作的要点;
亮点3:实用,对TEER术中定位、夹合及夹子释放的标准给予详细的阐述;
亮点4:精美,共识附有许多精美图片,便于读者更加直观的理解;
亮点5:全面,本共识涵盖经股和经心尖的TEER超声操作的内容全面,同时彰显出中国特色。
MR的病因及功能分型
本共识根据病因将MR分为原发性MR、继发性MR和混合性MR(图1);其功能分型沿用了Carpentier分型,但在该基础上增加了Ⅳ型(混合性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并存),同时将Carpentier Ⅱ型进一步分为脱垂、假性脱垂、连枷、脱垂合并连枷四种亚型(图2、3)。
图1. MR的病因分型
图2. MR的功能分型
图3. Carpentier Ⅱ型的四种亚型
MR的定量
原发性MR定量标准评估参数一般根据缩流颈宽度(VCM)、反流容积(RVol)和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继发性MR存在着与原发性MR不同的评价体系,以EROA为主要指标。
本共识对MR的TEER治疗解剖学评估推荐使用“适合的、有挑战的、不适合的”三分区策略(图4)。
图4. TEER术前解剖适合、挑战、不适合的超声评估分类
本共识对经股静脉TEER术中的超声操作所需的切面及评估要点做了精炼概况(图5)。
图5. 经股静脉TEER超声引导的所需切面及超声评估要点
房间隔穿刺
在进行房间隔穿刺时,应用X-plane双切面(食管中段上下腔切面和大血管短轴切面)同时显示房间隔的上、下和前、后,监测和引导房间隔穿刺;通过食管中段的反四腔心切面或食管中段三维反四腔心切面定量房间隔穿刺点平面距二尖瓣瓣环平面的高度(4.0-5.0cm)。
鞘管和输送系统进入左心房
鞘管和输送系统进入左心房时,需要测量鞘管头端距房间隔的距离,当二维不能测量其距离时,可以利用三维或Multi-vue来测量。
弹道建立并测试
建立弹道时要注意与左心室长轴的中心轴同轴或平行(决定于病变部位),位于反流区中心,跨瓣时夹子不发生旋转;弹道建立满意后,可以将输送系统往左心室推送,测试弹道运动轨迹是否符合预期。
夹合臂在瓣上的定位
若患者病变部位位于非A2、P2中央区,其取样线可能无法与输送系统平行,此时可应用Multi-Vue多切面全程引导夹合器定位于二尖瓣瓣口上方并保证夹合臂仍与二尖瓣关闭线垂直,随后引导夹合器夹合与释放。
释放前的评估
评估夹合效果、夹合器装置能否释放是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的重要步骤,本共识对TEER术中是否可以释放夹子给出了详细的TEE建议标准(图6)。
图6. TEER术中是否可以释放夹子的TEE建议标准
经心尖路径的TEER器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本共识对经心尖TEER术中的超声操作所需的切面及评估要点也做了精炼概况(图7)。
图7. 经心尖TEER超声引导所需切面及超声评估要点
在TEER术后,患者必须定期进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出院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术后3年、术后4年、术后5年。随访内容包括:二尖瓣反流程度、平均跨瓣压差、MVA,夹合器位置是否移位或脱落、心腔大小、肺动脉压力、肺静脉血流、房间隔残余分流(TEER经股静脉房间隔穿刺)、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参数指标。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