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结构周丨吴永健教授:用技术方式超越技术层面的问题
5304人阅读

庞大的患者人群,需要更多新技术


吴永健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结构性心脏病由于TAVR、左心耳封堵、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瓣周漏介入治疗、肺动脉瓣介入治疗等新技术的出现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既往由于受到研发能力以及医保等问题的限制,我国在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方面相对要滞后于西方国家。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都能逐步得到解决。正如冠脉介入早期,也是同样面临这些问题,但在经历了最初的探索阶段之后,技术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后期发展也越来越好。虽说结构性心脏病这些年的发展落后于冠脉这些大的学科,但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因为我们拥有庞大的人群,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需要新技术来帮助更多的患者。


用“周”强化学习,解决技术层面问题


吴永健教授坦言,我们的学术会议非常多,各种年会、专业会议,已经占据了很多医生的周末时间。在理论学习或指导上,医生利用周末进行学习是可行的。但是,讲得好不代表做得好,尤其是操作比较复杂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实践来学习,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必须用超越技术的方式来解决。  

因此,吴永健教授设想建立两个“周”,分别是CTO周和结构周。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两个“周”已经被来自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专家普遍接受了。虽然很多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但随着经验的累积,无论是会议形式还是会议内容,都在一步步提高。就像今年结构周会议,在频道的设置上和去年就有所不同。会前也会在各个频道对会议内容进行预告,包括时间、地点、术者、患者特点等信息。这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对应的时间,打开对应的频道参与会议学习即可。

另外无论是术前评价、术中处理还是术后恢复,不同的患者都会遇见不同的问题,所以对于技术性操作,必须要通过海量的病例进行学习。因此,中国结构周集中一个星期,运用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进行滚动式的强化学习。这样既降低了学习者的时间成本也避免了长途奔波带来的身体疲劳,让大家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同时,就可以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获取最新的技术成果。可以说网络改变了我们工作、学习的的模式,也为以“周”形式的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国家走向强盛,行业亦不能落后


现在,我们国家已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当国家在走向强盛的过程中,各个行业也不能落后。吴永健教授表示,未来在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领域,无论是器械创新、方法创新还是理论创新,我们都需要做更多的探索研究。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年轻医生搭建更好的学习平台,创建更多的科研空间,让他们不仅在临床实践上有所收获,在科研创新、器械研发等方面,也能够积极参与。相信这样长久的发展下去,未来在世界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舞台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声音出现。


最后,吴永健教授作为大会执行主席,再次代表第二届中国结构周组委会发出邀请,如果您对结构性心脏的介入治疗感兴趣,一定不能错过中国结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