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成功独立完成3例MitraClip-TEER手术丨杨毅宁院长团队大力推动区内结构性心脏病TEER技术发展,以实际行动献礼国庆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杨毅宁教授团队,在经过超声科、麻醉科、心外科、导管室及护理团队等专家多次会诊和默契配合下,单日内独立成功为3例外科高危、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安全高效实施了微创经导管二尖瓣钳夹MitraClip™手术。这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首次由本院术者团队,独立自主完成该类手术。
TEER手术已成为外科手术高危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TEER手术的流程复杂,团队协作要求高,是目前结构性心脏病二尖瓣诊疗领域中最复杂的技术之一。二尖瓣反流的临床评估和治疗策略、TEER手术相关器械的应用、术前影像学评估、手术规范流程、复杂特殊病变的处理、围术期综合管理和全生命周期康复随访,这些都是建成一支能规范开展TEER手术团队所需要掌握的关键难题。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在前期大量的TEER手术诊治病例中积极总结优秀经验,不断提升各方面技术实力,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该项技术的能力,TEER手术团队建设达到区内领先、国内先进,大力推动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结构性心脏病TEER手术治疗领域的技术发展。
患者情况:
患者:男, 74岁。
主诉:反复胸闷气短1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自述1年前开始出现间断心慌、胸闷、气短不适,持续数分钟,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上述症状近期发作,未系统治疗。2月前因胸闷气短,就诊于他院,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给予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于1月前上述症状较前加重,轻微活动即可诱发胸闷气短不适,休息后可逐渐缓解。1月前就诊于门诊,完善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大,二尖瓣口重度反流(2区为主)FMR,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就诊,门诊以“瓣膜病”主诉入院。
目前诊断:1.心脏瓣膜病;2.二尖瓣反流(中重度);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高血压;5.2型糖尿病;6.左肾切除术后;7.胆囊切除术后。
术前评估
1. VFMR,EF39%,室壁运动减弱;EROA 0.3cm2,中重度二尖瓣反流。
2. 二尖瓣瓣口面积5.2cm2;反流主要位于2区;2区后叶长度14mm,前叶长度24mm。
手术策略与手术过程
该例患者为VFMR,术前及术中分析,主要为左心室扩大引起瓣叶对合不良导致二尖瓣反流。患者瓣口面积较大,后瓣叶长度较长,预期一枚XTR解决患者二尖瓣反流。患者房间隔可穿刺高度不足,术中不断调整穿刺位点,最终在距二尖瓣瓣环平面高度3.45cm的位置成功进行了穿刺。后将XTR-CDS送入二尖瓣正上方,进行弹道测试Orientation调整后,最终定位于2区正上方下左心室。在左室成功捕捞和钳夹瓣叶后,反流降低明显。通过TEE检察,二尖瓣双孔组织桥稳定,跨瓣压差3mmHg,肺静脉逆流改善明显,钳夹瓣叶长度达到技术要求,释放二尖瓣夹,手术安全结束。


术前Bicomm切面检查二尖瓣
术前Bicomm-XPLAN彩色血流


术前3D enface切面
术前3D enface彩色血流


房间隔穿刺
SGC进左房


送入XTR-CDS
XTR-Orientation调整


捕捞并夹持瓣叶
双孔组织桥


反流充分降低
3D enface反流充分降低
患者情况
患者:女, 69岁。
主诉:反复胸闷气短半月。
现病史: 患者于半月前因感冒受凉后出现间断胸闷、气短不适,症状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伴有间断发作性咳嗽,多为干咳,有痰咳不出。患者自行口服药物治疗,自感症状较前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呼吸科,呼吸科门诊以“胸闷(待查)”收入,入院后完善心脏彩超提示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
目前诊断:1.心脏瓣膜病;2.二尖瓣反流(重度);3.慢性心力衰竭;4.心功能Ⅲ级;5.肺部感染;6.2型糖尿病;7 高血压2级。
术前评估
1. VFMR,左室节段性运动异常;EROA 0.4cm2,重度二尖瓣反流。
2. 二尖瓣瓣口面积4.2cm2;反流主要位于2区,瓣上可见多束中心性反流信号;2区后叶长度1.29cm,前叶长度2.07cm。
手术策略与手术过程
该例患者同样为VFMR,术前及术中分析,主要为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异常引起瓣叶对合不良导致二尖瓣反流。患者瓣口面积一般,后瓣叶长度较长,预期一枚XTR解决患者二尖瓣反流。患者房间隔穿刺难度高,术中不断调整穿刺位点,最终在距二尖瓣瓣环平面高度3.5cm的位置成功进行了穿刺。后将XTR-CDS送入二尖瓣正上方,进行弹道测试Orientation调整后,最终定位于2区正上方下左心室。在左室成功捕捞和钳夹瓣叶后,反流降低明显。通过TEE检察,二尖瓣双孔组织桥稳定,跨瓣压差2mmHg,肺静脉逆流改善明显,钳夹瓣叶长度达到技术要求,释放二尖瓣夹,手术安全结束。


bicomm切面检查二尖瓣
多束中心性反流信号


3D enface切面检查二尖瓣
3D enface 切面彩色血流


房间隔穿刺高度
房间隔穿刺3D切面


送入SGC
送入XTR-CDS


XTR-CDS初定位
XTR-Orientation调整


瓣叶捕捞
瓣叶夹持


3D enface反流减少
3D enface 组织桥稳定


bicomm切面反流减少
术后压差2mmHg
患者情况
患者:女, 62岁。
主诉:胸闷、气短6月,加重1月。
现病史: 患者自诉6月前劳累后出现胸闷,偶有胸痛,以心前区为主,呈针刺样疼痛或闷痛,范围约巴掌大小;同时伴有气短、头晕、出汗,间断有双下肢浮肿,每次持续约10-20分钟之间,休息后可逐渐缓解,未正规治疗。此次于近1月来自感体力较前下降,快速行走及爬2楼后即感胸痛、心悸、胸闷、气短,性质同前,同时伴有双下肢乏力、双下肢浮肿,持续约10分钟左右,休息后上述症状可逐渐缓解。于9月19日前往他院就诊,行冠脉造影术,提示左右冠脉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重度反流。给予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仍有活动后心悸、胸闷、双下肢浮肿,有夜间气喘等,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
目前诊断:1.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心功能III级;2.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 甲状腺功能减退 。
术前评估
1. DMR,EROA 0.7cm2;重度二尖瓣反流。
2. 二尖瓣口面积5.9cm2,瓣口重度反流。二尖瓣后叶小腱索断裂,后叶2区累及3区脱垂。2区后叶长度17.4mm,前叶长度20.4mm。
手术策略与手术过程
该例患者为DMR,二尖瓣后叶2区累及3区脱垂。病变解剖结构相较复杂,术前手术策略考虑先于2偏3内侧放置一枚XTR解决内侧反流,再于第一枚夹子外侧补放XTR一枚,解决患者二尖瓣反流。术中首先进行房间隔穿刺,最终穿刺高度4.68cm。后将SGC和XTR-CDS依次送入左心房,通过操控“M”旋钮,调节SGC前后,使二尖瓣夹避开华法林嵴,成功定位于2区正上方。在2区进行弹道测试成功后,进行Orientation调整。最终在2偏3区将二尖瓣夹送入左心室后,成功捕捞和夹持瓣叶,后缓慢关紧夹臂,TEE检查二尖瓣反流充分降低,外侧仍残余部分反流,后在第一枚夹子外侧,再次补放一枚XTR,捕捞夹持后,反流成功降至微量。检查二尖瓣双孔组织桥稳定,跨瓣压差3mmHg,肺静脉逆流改善明显,手术安全结束。


术前bicomm切面检查二尖瓣
bicomm切面彩色血流


2区后叶脱垂
3区后叶脱垂


3D enface切面
3D enface彩色血流


房间隔穿刺
房间隔穿刺3D视图


房间隔穿刺高度
XTR-CDS初定位


Orientation调整
捕捞并夹持瓣叶


关紧后外侧残余反流
第二枚XTR弹道测试


Orientation调整
第二枚XTR捕捞并夹持


3D enface反流充分降低
bicomm切面反流充分减少


组织桥稳定
压差3mmHg
据了解,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是常见心脏瓣膜疾病之一,由于患者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血流逆向从左心室反流至左心房,从而使动脉系统有效供血降低,肺循环及静脉系统血流淤滞。中重度以上MR(MR≥3+)患者往往存在心力衰竭症状,如不及时纠正,则预后不良。在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高龄、心功能不全等问题,无法耐受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而且心衰合并功能性MR的患者外科效果往往不佳。而MitraClip™手术是微创治疗MR的新方案,通过股静脉入路穿刺房间隔,二尖瓣夹钳夹病变的瓣叶促进瓣叶对合,可以安全有效降低MR,达到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为患者带来生命“心”希望。
专家简介
专家简介
专家简介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