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言懿行·TAVR精析 | 西京3D打印精准评估冠脉,金牛瓣安稳重塑心“阀”

浏览量:2903

伴随着TAVR技术发展成熟,以及临床循证快速更新,TAVR手术人群年轻化趋势日益显著,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为近两年TAVR领域热门话题,而对于冠脉堵塞“高”风险人群,若直接植入烟囱支架,则会显著增加TAVR后PCI难度,因此,对于此类人群,如何进行术前精准评估,制定合理手术策略,已经成为热点之一。

西京医院心外科杨剑主任团队,结合3D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模型、球囊扩张模拟等方式,对于冠脉“高”风险人群,进行准确识别,合理选择瓣膜及手术策略,有效降低烟囱支架植入地同时,保证了手术安全及良好的手术效果,为TAVR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01

✦ 术中球囊扩张尺寸选择

 

针对部分冠脉堵塞风险病例的术中球囊尺寸选择问题,3D打印模拟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3D模型中不同型号球囊扩张时,冠脉堵塞风险程度,辅助术者判断选择术中球囊尺寸。

左冠开口高度低

瓣叶冗长

左冠开口可见瓣叶

 

18mm球囊预扩

有腰无漏

可见左窦瓣叶冗长、左右冠脉灌注

AV23瓣膜植入

左右冠脉灌注正常

 

02

冠脉堵塞“高”风险患者

是否应该Downsize选择瓣膜?

 

对于冠脉堵塞风险高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选择策略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若选择downsize小一型号的瓣膜,可能发生因锚定不足造成的瓣膜移位等并发症。这种情况下,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辅助判断,通过选择与瓣膜腰部尺寸相同的球囊在3D打印模型里模拟球囊扩张阶段,判断锚定力。若锚定较差,则对应尺寸的瓣膜存在较高的下滑风险。若锚定较好,则对应瓣膜的锚定则较为稳定。

23mm球囊模拟

球囊锚定较差

 

25mm球囊模拟

球囊锚定较好

 

瓣膜多层面测量图

3D打印模拟后,实际植入TaurusElite AV29瓣膜,稳定锚定

 

03

如何判断球囊/瓣膜偏移方向

 

TAVR术中通常会通过观察不同透视角度下球囊预扩和瓣膜释放过程中球囊和瓣膜的偏移方向来判断假体瓣膜植入后冠脉阻挡的风险。而术前,如果利用“3D打印”模拟体外模拟,直视下观察球囊扩张的过程,则可以更直观的推测瓣叶推挤情况、球囊偏移方向、窦部剩余空间大小,能更好的判断是否可能出现冠脉阻挡的风险。

左冠瓣叶偏长

疑似右无瓣叶黏连

瓣膜或向左窦偏移

 

20mm球囊模拟

球囊锚定好

左冠堵塞风险低

23mm球囊模拟

球囊锚定好

左窦存在剩余空间

左冠堵塞风险低

AV23瓣膜植入

左右冠脉灌注正常

 

04

✦ 小窦小瓣环高冠脉阻挡风险

经典病例

 

 

CT分析

 

冠脉风险评估

瓣环23mm,STJ高度不足15mm

如果使用球扩瓣或无收腰设计的瓣膜,有把瓣叶完全推起风险,造成窦隔离。

 

不利因素:左冠及右冠开口高度较低,左右窦瓣叶均超过冠脉开口上缘,窦部空间较小。

 

有利因素:环上三窦交界区瓣叶黏连,球囊扩张若选择合适,可避免冠脉堵塞风险。

 

体外3D打印模拟结果

3D模型 瓣叶黏连重18mm球囊模拟锚定稳定,模拟扩张后3D模型无瓣叶撕裂

18mm球囊扩张,左右冠脉无冠脉风险,可不植入烟囱支架。

 

手术策略

瓣叶增厚型主动脉瓣狭窄。轻度钙化,瓣环23mm较小,预计锚定力尚可。

 

瓦式窦较小,STJ内径28.1。左右瓣叶长度均大于冠脉开口高度。冠脉堵塞风险高。

 

非横位心,预估输送器顺利过弓、跨瓣,注意轻柔操作。

 

经3D打印模拟评估后,窦部有剩余空间,冠脉堵塞风险不高。

 

采取策略如下:

术中不预先球囊扩张;AV23瓣膜直接植入,采用18mm球囊后扩。推荐跨瓣角度:右窦中心位;推荐瓣膜释放角度:左右重合位置。

 

 

术中影像

过弓跨瓣

瓣膜初始定位

 

露出瓣膜底部

造影确认位置

保持导丝张力

逐渐释放到工作位

 

工作位评估

(左右重合位)

工作位评估

(左冠切线位)

 

后扩后造影&瓣膜最终造影,冠脉灌注正常

 

05

专家点评

 

 

 

 

- End -

 

 

 

 专家简介 

杨剑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一病区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心脏协会专家会员(FAHA)、 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ACC)。获聘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为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临床擅长于二尖瓣、主动脉瓣等多种结构性心脏病的经导管微创介入治疗,获评第四届“国之名医”。在微创心血管器械研发、临床转化及以3D打印为主的多模态影像学评估方面有一定建树。先后在Eur Heart J,JACC等国际期刊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基金,经费1000余万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奖励。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主编《心血管3D打印技术》、《Cardiovascular 3D printing(英文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3D打印技术——应用与实践》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操作指南手册》等5部专著。

 

 

刘洋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心血管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创结构性心脏病组组长,ECMO组组长。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专注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先后开展微创介入瓣膜病修复及置换术,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封堵术,冠状动脉漏介入封堵术等多项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新技术。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著70余篇,其中SCI论著28篇;主持军队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军队及省部级课题各3项;参加“863”重点课题,“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13项。获国家专利11项;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8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并先后获得美国ASAIO青年医师奖,欧洲Euro-ELSO青年研究者奖,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杏林奖,树兰卓越工程青年医师资助计划,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Lillehei 奖学金及厄尔巴肯奖学金。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陕西省工作委员会委员。 

 

 

金屏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200707至今西京医院心脏外科工作 2007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 2018年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外科专业(心血管方向)获医学硕士, 2007年7月至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工作,任职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16年。 2014年加入心脏外科微创团队,参与TAVR手术近1000余例。业务方向: 1.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TAVR TMVR、TPVRTTVRCOAPVL的治疗。 2.心脏疾病的常规治疗先天性心脏疾病矫治、心脏瓣置换、冠心病的冠脉旁路移植。 主要研究的方向结构性心脏病的瓣膜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年手术量200余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5个篇,参编专著5部 

 

 

翟蒙恩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 博士 副主任医师 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主要成员 主要从事危重症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诊疗和ECMO救治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 发表研究论著30余篇,第一作者SCI论著12篇,IF>10分两篇 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获专利3项 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技奖、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空军军医大学科技贡献奖等荣誉 

 

 

 

薛武超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硕士,主治医师。专注心脏瓣膜疾病外科治疗、心血管疾病微创介入治疗及ECMO治疗,长期关注心血管外科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发表研究论著4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1篇,统计源期刊3篇。参与发表期刊7篇,参编专著2部。作为主参与人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空军军医大学临床研究等多个项目。多次参加心脏瓣膜介入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多次被评为西京医院优秀医师等称号。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40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