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RDN之临床应用丨贺玉泉教授:三擎聚力,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高血压建设的破局之道

浏览量:4876

近年来,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在全国范围内开如火如荼。其中,RDN的长期疗效评估、国产器械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高血压治疗领域的前沿进展等始终是临床聚焦的核心议题。基于此,医谱学术“对话RDN”学术专栏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聚焦RDN术后疗效及国产RDN器械临床应用情况,以进一步传递RDN高亢之声,将为患者健康谋福祉的理念落到实处。

 

本期“对话RDN”我们有幸邀请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贺玉泉教授给我们分享RDN在吉大中日联谊医院开展情况及其高血压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诸多宝贵经验。

 

 

释疑·洞察·展望

 

贺玉泉 教授

Netrod®星带™RDN系统呈网篮状设计,拥有6个独立电极,可主动适配3~12mm直径的血管,血管适应性和通过性好,无需全身麻醉,操作简单。

 

匠心独运,降压有方

病例荟萃:吉大中日联谊医院开展RDN破解难治性高血压难题

 

截至目前,贺玉泉教授及其团队已成功开展了9例RDN手术。谈到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位RDN患者,贺玉泉教授分享了一位55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的故事。

 

该例患者病情相对复杂,既往因主动脉夹层接受过主动脉弓置换术,同时由于难治性高血压致使其长期服用4种降压药物,但血压控制情况仍不理想,收缩压160~170mmHg已是常态,情绪激动时可高达200mmHg。患者经多方咨询,了解到RDN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潜在疗效后前往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就诊。

 

在手术前的检查中发现患者一侧肾动脉狭窄(>40%),这进一步增加了手术施展难度,经多方会诊评估后决定采用Netrod®星带™RDN系统实施治疗,术中双侧肾动脉及其分支共完成42个点位消融,术后造影显示血管完整性良好,即刻降压效果显著;术后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收缩压稳定控制在130mmHg,且超声复查肾动脉狭窄未加重,手术非常成功。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国产器械消融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这9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对疗效十分满意。未来,心内科还将在以贺玉泉教授为主导的带领下,持续对这9例患者展开密切追踪随访,以进一步确定RDN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可观疗效。

 

网篮巧械 消融精研
器械助力:开创高血压RDN治疗臻境界

 

作为RDN成功实施的关键,介入器械在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随着RDN技术的持续革新,国产器械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Netrod®星带™RDN系统凭借其创新的网篮式多电极设计、智能化消融监测功能和操作简易等优势,正在为RDN手术带来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贺玉泉教授
本次手术中使用的正是国产器械Netrod®星带™RDN系统。

 

对于其使用感受,贺玉泉教授分享道,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在既往开展的9例RDN手术中,曾使用过国内4种RDN消融导管并对其都有一定的体会。本次手术中采用国产Netrod®星带™RDN系统,总体使用下来感受良好。

 

首先,在器械设计方面,该系统呈网篮状设计,拥有6个独立的电极,可主动适配3~12mm直径的血管,血管适应性好,能保证可靠贴壁;同时,通过手柄调控网篮尺寸,能更好地提供稳定的消融接触压力并达到理想消融深度,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的消融。

 

其次,在操作性能方面,该系统展现出优异的通过性,网篮结构可顺利到达各目标消融分支,且六电极放电时均配备独立的实时监测功能,能确保每个电极的消融效果可视化,显著提升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Netrod®星带™RDN系统操作简易,对术者操作更为友好。

 

此外,在患者体验方面,该系统支持在中等程度镇痛镇静下完成手术,且手术时间短,基本在1小时内可完成手术,患者疼痛感轻,手术体验好。

 

主支辅翼 分支贯微

从主及支:RDN 消融策略的解剖学「密码」

 

RDN作为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治疗手段,其手术策略的优化始终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贺玉泉教授表示,目前国内外RDN手术普遍采用主支+分支消融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制定主要基于肾动脉交感神经的解剖学分布特点。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肾动脉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血管外膜区域,且随着肾动脉分支向远端延伸,神经与血管壁的距离逐渐缩短。

 

因此,在肾动脉主支部位,交感神经与血管壁的间距相对较远,若仅对主支进行消融,由于射频能量的穿透深度有限,可能无法完全阻断肾神经纤维,导致消融不彻底;而在肾动脉分支末端,交感神经与血管壁的距离显著减小,此时,对分支进行消融不仅能提高操作的有效性,还可通过更低的能量实现神经阻断,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因此,采取肾动脉主干+必要的一级分支的消融策略,能实现更理想的降压疗效。

 

聚智汇能,砺术臻新

学科建设:吉大中日联谊医院高血压亚专科建设的“三板斧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自建科以来,历经60余载的发展,始终秉持着“仁心良术”的大医情怀,不断完善、创新,目前已具有国际一流的先进医疗设备、实力雄厚的医生技术力量和优秀的护理团队。在高血压诊疗领域,科室通过开展包括RDN等在内的多项前沿技术已成功建成了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并形成特色亚专科。作为科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贺玉泉教授分享了科室在高血压亚专科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 全科统一认知,明确高血压诊疗的复杂性。

贺玉泉教授讲道,高血压作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人群已超3亿。然而临床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认知偏差,包括:(1)部分心血管专科医生更关注冠心病介入治疗和结构性心脏病矫治等领域,对高血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2)存在"单纯依赖降压药物即可控制" 的认知误区,忽视了高血压病因的复杂性。基于这些现状,吉大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系统学习国内外最新的高血压指南,对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严格区分,以进一步做到精准分型诊断;同时,通过持续教育,使全科充分认识到规范化的高血压管理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意义。

 

  • 系统构建了高血压亚专科人才梯队,建立"进修-传授-应用"的闭环培训机制

在高血压亚专科人才梯度建设上,贺玉泉教授表示,首先,科室通过分层选派骨干医师赴国内外顶尖高血压中心进修,涵盖高级、副高级职称及主治医师层级,确保技术引进的全面性;随后,进修医师返院后针对全科室医护人员展开为期两周的集中学术汇报与实操培训,以实现前沿诊疗技术的“本土化转化”。最后,将所学付诸于临床实践,科室在专家梯队建立后,紧接着又逐步开展了高血压病因学鉴别诊断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对复杂高血压病例的诊疗能力。

 

  • 始终紧跟国内外最新进展,积极开展包括RDN在内的多项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

在高血压病因诊断方面,科室常规开展肾上腺静脉取血术,以精准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肾上腺单侧或双侧病变,为制定手术或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对于确诊为双侧肾上腺增生且不具备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创新性采用肾上腺动脉栓塞治疗;针对肾动脉狭窄患者,常规实施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对于难治性高血压,率先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开展RDN手术,目前已完成9例,手术量居东北地区首位。

 

结 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心血管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高血压专科建设上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本次专访,我们从中汲取到了科室在高血压专科建设方面的诸多宝贵经验,尤其在RDN的全面开展上,获益良多。


展望未来,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循证医学证据的持续积累,RDN技术必将重塑高血压治疗格局,成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引擎,让我们拭目以待!

Netrod® 星带™RDN系统由肾动脉射频消融仪和一次性使用网状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组成。

其注册证号为:国械注准20243011385,国械注准20243011387

 

 

 专家简介 

 贺玉泉 教授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卫生部心血管诊疗技术冠心病和心律失常培训基地负责人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二届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 吉林省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吉林省医师协会心脏病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吉林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 获“全国白求恩精神践行者”、“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长春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 End -

 

精彩内容推荐

 


对话RDN丨刘进军教授:以RDN革新之力,擘画皖北高血压防治蓝图,引领高血压诊疗臻境界!

对话RDN丨许向东教授:星带照山河,Netrod®开启RDN高血压治疗臻境界!

对话RDN丨储慧民教授:例鉴真知,前瞻RDN未来之路!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3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