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求臻 规范先行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可降解PFO封堵规范化诊疗培训班圆满举办!
近年来,随着卵圆孔未闭(PFO)与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等疾病关联研究的深入,PFO介入封堵术已成为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如何实现手术规范化操作、提升成功率,并推动技术向基层医院普及以促进区域医疗同质化发展,仍是当前PFO介入治疗领域的关键问题。为此,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办,联合医联体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及陕西省西乡县中医医院共同参与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可降解PFO封堵规范化诊疗培训班"于2025年7月2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包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唐熠达副院长、心血管内科汪宇鹏主任医师、超声心动图室冯杰莉主任医师,心导管室段俊滔护士长,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心内科黄晏主任医师,陕西省西乡县中医医院李振锋医师等众多来自心血管领域的翘楚骨干,共同就可降解PFO规范化诊疗座谈论道。
精进求臻 规范先行
聚焦可降解封堵技术规范
推动PFO介入高质量发展
座谈交流会:可降解PFO封堵器引领先心介入新趋势
Part.1
会议伊始,专家们围绕可降解PFO封堵术的规范化操作、多学科协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专家一致指出,建立统一的诊疗标准和操作规范,是保障PFO介入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基础。标准化流程不仅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更是实现诊疗同质化、推动技术向基层医院推广的关键支撑。
本次培训班以临床实操为核心,通过现场手术观摩与案例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系统梳理了可降解PFO封堵的标准化诊疗路径。培训内容聚焦于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验证三大关键环节,强调精准把控适应证、统一术前评估流程、规范手术操作,并完善术后随访,确保全流程管理。同时,构建标准、高效、可推广的多学科协作流程,为可降解PFO封堵技术的安全、有效、规范开展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培训过程全面介绍了可降解PFO封堵器的临床应用和操作要点。该款封堵器通过导丝、导管或输送鞘管支撑等方式行无创性过隔,显著降低了手术创伤,进一步提升了PFO封堵的安全性,实现了更微创的治疗效果。而且,其独特的生物可降解特性,使封堵器在完成封堵治疗使命后逐步降解吸收,从根本上减少了体内植入物的长期残留,为先心介入领域树立了“可降解、无痕化、低创伤”的新标杆。
会议致辞:挑战与机遇并存,共促可降解PFO封堵术高质发展
Part.2
随后,唐熠达教授进行了致辞并表示,当前我国PFO介入技术已取得全面发展,以“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及无创过隔为特点的可降解PFO封堵器,显著提升了PFO封堵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可降解PFO封堵术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关键环节的挑战:术前适应证的严格把控与超声精准评估、术中规范化操作及多学科协作、术后完全封堵评估及长期随访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手术质量。为此,本次培训班特邀医联体成员单位共同参与,通过学术座谈、病例研讨及手术观摩等多种形式,旨在推动可降解PFO封堵术的规范化开展,促进该技术的标准化应用与推广,协同推进ASD、VSD、PDA等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开展,惠及更多患者。
以例笃行 聚焦实战
5S标准严格执行
可降解PFO封堵术大有可为
会议在精彩的培训病例介绍后,与会专家们共同移步至导管室。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汪宇鹏教授现场演示了一例在DSA联合TTE引导下,采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成功实施的PFO封堵手术。
病例信息
患者为18岁青年男性,慢性病程,主因间断视物不清、头痛4年余入院。术前检查提示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提示中—大分流(Ⅲ级)(左心腔>30个微泡/帧,心腔浑浊,大量RIS)。鉴于患者存在明确PFO相关神经症状(先兆性偏头痛、视觉先兆)且分流程度显著,为治疗PFO偏头痛并预防反常栓塞风险,改善长期预后,经多学科团队评估后行可降解PFO封堵术。
临床策略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选择对称型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规格为BDPFO-I 2424,搭配12F可降解介入输送系统,采用DSA结合经胸超声引导可降解PFO封堵器释放过程。
术中操作
术中,汪宇鹏教授及其团队严格按5S标准操作法进行,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最终圆满完成手术。
左右盘展开

展开左盘,后撤钢缆和鞘管使之贴靠房间隔

右盘展开后观察封堵器形态,封堵器骑跨在房间隔两侧
成型锁定

前顶钢缆和鞘管,牵拉成型线锁定
牵拉试验

轻轻牵拉钢缆,超声下盘面稳定无散开,锁定成功
释放封堵器

解脱钢缆并撤出,DSA下4个显影点位置无明显变化
释放后超声

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未见残余分流及瓣膜异常
精进不休 笃行致远
可降解PFO封堵术规范化培训收官
赋能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至此,本次“北医三院可降解PFO封堵规范化诊疗培训班”逐渐进入尾声。本次培训会通过手术实战演示、现场观摩学习及病例讨论等沉浸式教学,系统展示了可降解PFO封堵标准化操作流程,为医联体成员单位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也显著提升了参训医师在PFO诊疗决策和手术操作方面的专业能力。
未来,北医三院将持续开展高质量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学术培训活动。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发展模式,着力推进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唐熠达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汪宇鹏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冯杰莉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