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周2025|林逸贤教授:连接世界,塑造未来

浏览量:11

2025年10月20日至26日,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第九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学术活动周”(中国结构周2025)将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武汉等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同步召开。大会执行主席、中国香港亚洲心脏病中心林逸贤教授诚邀您相约2025中国结构周,共赴结构性脏病领域的学术之约!

大会执行主席 林逸贤教授 

 
冲击海量手术演示,打造沉浸式学术盛宴

在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引领亚太地区该领域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中国结构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创新的网络直播与线下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为临床医师打造集中学习与深度交流的顶级殿堂。林逸贤教授表示,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更让全球同道能够在一周时间内,全方位领略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精髓与魅力。

 

今年,中国结构周将实现跨越式升级,连接海内外数十家顶尖心脏中心,呈现规模空前的手术演示盛宴。从成熟的主动脉瓣介入,到充满挑战的二尖瓣、三尖瓣技术,再到肺瓣介入、左心耳封堵和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每一个领域都将得到充分展示。这些高质量、高难度的手术病例,将为广大医师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堪称一场不容错过的视觉与知识的饕餮盛宴。

 
 
从追赶到引领:中国结构性心脏病的发展之路
从最初的“观察者”到如今逐渐蜕变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我国临床医师的角色转变,正是我国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取得显著进步的生动写照。林逸贤教授表示,青年医师的成长与发展,始终是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未来希望所在。作为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AP-SHD)主席,林逸贤教授强调,该俱乐部为年轻医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使他们能够在此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加速成长步伐。这些青年医师的崛起,正为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百花齐放中的使命: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当前,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原创产品陆续上市,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引进,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林逸贤教授也清醒地指出,领域发展仍存在地域不平衡的挑战,很多地区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尚处于萌芽阶段。为了将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传递至每一位立志于此的临床医生手中,中国结构周肩负起推广优秀经验的重要使命。林逸贤教授认为,集结各个区域核心成员和优秀专家的青年俱乐部,是推动结构性心脏病均衡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可以主动承担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在区域内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培训先进经验和技术,实现当地医疗水平的质的飞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结构周2025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次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和未来布局。在这里,既有顶尖手术技术的精彩展示,也有前沿热点的激烈探讨;既有成熟经验的传承分享,也有创新思维的碰撞融合。2025年10月20日至26日,让我们相聚在这场连接过去与未来、融合经典与创新的学术盛会中,为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