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世界 领航前沿丨2023首届TEER(MitraClip)国际交流论坛启幕
MR(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之一,TEER(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为目前最成熟且指南推荐的二尖瓣反流介入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基于导管、经皮介入的缘对缘修复技术,通过夹合反流性二尖瓣的前瓣和后瓣,以纠正二尖瓣反流。TEER技术在中国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外科手术高危MR患者首选策略。2023年6月3日,北京安贞医院前沿领航学术峰会系列活动之2023首届TEER国际交流论坛暨雅培MitraClip雅心万里行系列活动于云端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特邀美国、日本以及国内知名专家齐聚线上,共同探讨TEER治疗MR的优化策略,分享MitraClip临床应用经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任大会主席并进行开场致词,周教授介绍本次会议特邀讨论嘉宾有台北荣民医院李庆威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何奔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样新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张俊杰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巍教授,会议讲者有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Hasan教授、日本仙台公教医院Matsumoto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杜俣教授和于一教授。相信通过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能够进一步规范我国TEER手术治疗流程,促进结构性心脏病诊治水平进一步提高。
来自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Hasan教授带来MitraClip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患者中应用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中心经验分享。Hasan教授首先介绍了TEER技术常用器械的发展以及各项临床研究结果,并分享了临床应用MitraClip系统进行的TEER手术案例。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TEER是治疗FMR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心衰再入院率。“Clip first”或“Clip early”可能是临床需要重视的问题。Hasan教授同时指出,让FMR/TEER患者接受SGLT-2 i/ARNI等治疗应该是实现临床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条件。
来自日本仙台公教医院Matsumoto教授带来的是“TEER for Atrial Functional MR:A New Weapon for Emerging Target”,报告详细介绍了功能性MR的定义,分析了针对MR亚型如何进行夹子选择。功能性MR一直未被广泛讨论,其在很大程度上与孤立性环扩张、瓣叶生长不足和环动力学受损有关。TEER是功能性MR和外科高手术风险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北京安贞医院杜俣教授分享了MitraClip治疗DMR P3 Flail 一例,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使用MitraClip行TEER手术,该女性患者间歇性呼吸短促9个月,NYHA Ⅱ级,退行性MR(4+),P3连枷,经仔细评估后决定尝试使用单个XTR MitraClip,经过周玉杰、来永强教授团队的大力配合,手术取得成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于一教授分享了“心脑同治——MitraClip+LAAO一站式策略”,该病例持续性房颤10年,于1年前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消融后持续性心房扑动伴心动过缓,8个月前植入双腔永久性起搏器,发生过3次脑卒中,严重二尖瓣反流,该患者病变复杂,外科手术风险高。团队讨论后决定行MitraClip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患者病情显著改善。
本次会议,讨论嘉宾热情高涨,积极提问与分享经验。
何奔教授谈到由于FMR的成因交叠复杂,临床中通常根据病因分型分为心室源性和心房源性。对于FMR患者,特别是有明显左室功能不全或其他合并症患者,外科手术对其的长期获益存在争议。根据现有数据,只有15%的FMR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因此,以微创方法解决具有高手术风险的FMR患者的治疗需求成为当务之急。FMR的治疗管理较为复杂,它强调多学科心脏团队决策的重要性,需要心衰专家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电生理专家、瓣膜介入专家和结构性心脏病外科专家共同评估治疗的适应证、优先等级和实施顺序。李庆威教授提到亚太地区专家共识同AHA/ACC推荐一致,MitraClip目前适应证为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的患者。但实际临床实践过程中,仍有很多中危或者低危的亚洲患者拒绝接受外科治疗。对于这些患者,MitraClip可能是一个合理的治疗选择。
张俊杰教授说道,在亚洲FMR患者中,66%的患者属于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因此,评估心肌缺血程度是评价患者的关键步骤。虽然冠状动脉CT影像及其它方法在某些特定患者中可获得满意结果,冠状动脉造影仍是评估心肌缺血首选的方法。可纠正的缺血性疾病应得到充分治疗(如再血管化及内科保守治疗);对于纠正缺血病因后仍残余严重症状FMR(≥3+)的患者可考虑MitraClip。陈样新教授对MitraClip治疗DMR的患者选择方面的解剖结构考虑上,建议参照以下几点:主要反流束是非交界处的反流束;二尖瓣面积≥4.0cm²;夹持区域无钙化;夹持区域无瓣叶裂隙;以及连枷宽度<15mm,连枷间隙小于10mm。刘巍教授强调FMR严重程度评价是个复杂的过程,FMR也是左心室的疾病,不要忘记左心室,二尖瓣并非特立独行的结构,FMR评价与左心室不可分割,综合评价,术前进行充分GDMT或许更加合理。
会议最后,周玉杰教授作出如下总结: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技术的进步、器械的发展没有传播和分享,则失去了发展的意义。在这个美好的周末里,来自美国、日本和国内的多位专家共聚线上,在一起分享交流,相信无论是参会者还是观看者一定收获颇丰。马上就要到6月6日房颤日了,目前持续性房颤还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相信未来对于房颤患者开展一站式手术可能会较多,这也是我们应该展开讨论的问题。现在,也有人提出二尖瓣、三尖瓣手术能不能一站式完成,对于术者的确也有着很大的压力。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问题,意味着领域内值得我们探索的空间还很大。相信这届TEER国际交流论坛的成功举办能够进一步规范我国TEER手术治疗流程,更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结构性心脏病学蓬勃发展。
扫码观看回放
PC版观看链接:(复制使用浏览器打开)
https://docbook.com.cn/meetingDetail/62916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