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DT 2025首日首台丨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李捷教授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TAVR手术演示,点燃学术热情!

浏览量:2950

2025年8月4日-10日,由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主办,广东省人民医院承办的“2025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岭南瓣膜会/大湾区抗栓会(VMDT 2025)”如约而至!8月4日上午9时整,大会首日“TAVR DAY”迎来开门红——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李捷教授手术团队成功完成大会首台极具挑战性的TAVR手术演示,为VMDT 2025拉开精彩序幕,成功点燃线上线下专家们的学术热情。本次手术直播充分展现了国内顶尖心脏介入团队的精湛技艺,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为75岁女性,主诉“反复活动后气促5年余”入院,合并中度二尖瓣反流,NYHA心功能Ⅱ级,STS评分:低危。

 

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6.1%;血肌酐96.51μmol/L;血常规、肝功能、心肌二项等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一度房室阻滞,左心室肥厚,ST-T改变。

 

超声心动图示:二叶主动脉辨,重度狭窄并轻度反流;中度二尖瓣反流;升主动脉增宽;左室壁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PGmax:115mmHg;PGmean:70mmHg;Vmax:5.38m/s;LVEF 59%。

术前CT评估

● 功能性二叶瓣,R-N有融合,L-R也有少量融合,瓣叶增厚,轻-中度钙化。瓣环直径20.5mm,LVOT 直径21.6mm,瓦氏窦和升主动脉结构尚可。

 

● 左冠高度约12.2mm,右冠高度约18.2mm,冠脉风险低。股动脉入路尚可,主动脉弓迂曲,心脏角度约62°。

 

● 冠脉CTA提示:左前降支(LAD)轻度狭窄;左主干(LM)、左回旋支(LCX)及右冠脉(RCA)均未见狭窄。

 

主动脉根部及瓣上结构测量:

 

冠脉风险评估:

 

左室测量:

 

外周入路评估:

手术策略制定

虽然患者STS评分为低危,但考虑到患者年龄及其解剖结构,经综合评估后,罗建方教授、李捷教授手术团队决定选择右股动脉入路,因患者存在主动脉弓迂曲,故同时备妥抓捕器以应对术中风险,考虑植入自膨瓣26mm或23mm。实际手术中植入26mm规格瓣膜。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

备抓捕器

导丝成功跨瓣

 

180 bpm快速起搏下

进行18mm球囊预扩

输送器过弓

确认CA

140 bpm起搏下

第一次释放瓣膜

造影显示瓣膜位置偏高

回收瓣膜

140 bpm起搏下

第二次释放瓣膜

造影显示

瓣膜深度形态合适

保持导丝张力

缓慢完全释放瓣膜

180 bpm快速起搏下

20mm球囊后扩

 

术后即刻测量:平均跨瓣压差5mmHg,手术效果满意。

 

 

 

VMDT 2025

VMDT 2025首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李捷教授手术团队凭借娴熟的操作技巧和默契的团队配合,完美展示了TAVR手术的前沿技术与临床经验。手术过程中,与会专家们还围绕TAVR手术操作要点与瓣膜选择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临床提供宝贵指导,令线上线下的参会人员都受益匪浅!

 

本次VMDT 2025联袂全国多个顶尖中心开展实时线上手术演示,8月4日-7日四天联播不停歇,结构性心脏病、冠脉、大动脉领域全覆盖,联播不停,场场精彩,为您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此外,8月8日-10日VMDT 2025还将基于中国瓣膜病介入治疗、TAVR创新前沿技术应用、大湾区瓣膜介入发展等多个学术主题线下举办TAVR国际论坛、冠脉新技术与新器械论坛、岭南瓣膜论坛、大湾区抗栓论坛等多个亮眼论坛,融汇多学科智慧,为心血管疾病诊疗与研究开辟新路径,注入新活力,诚邀您的参与!

 

扫码观看直播

深度学习!

 

审稿专家:李捷教授。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28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