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周 2025|从TAVR十五周年到未来十年:结构周热点抢先看!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第九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学术活动周”(中国结构周2025)即将拉开帷幕!本届中国结构周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武汉等地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同召开,继续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聚焦前沿技术,直击临床痛点,共绘结构“心”蓝图。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幅宏伟学术画卷的亮点,先睹为快!
在10月25日上午,中国结构周将在万众瞩目中举行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幕式!本届开幕式将以“风雨兼程十五载,创新引领新未来”为主题,隆重纪念TAVR技术在中国走过15周年的光辉历程。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行业回溯与精神传承。我们将与那些最早的开拓者、坚定的引领者和无数的实践者们一道,重温那些改变命运的手术瞬间,致敬那些敢为人先的先锋前辈,并在这次过去与未来的深度对话中,共同启迪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发展方向。
一周七天,学术不断线!中国结构周将继续秉承以手术实战演示为主的方式,为您带来持续一周的沉浸式学术体验!经典重磅环节线上手术演示从周一到周五火力全开,连接海内外数十家顶尖心脏中心,连续五天呈现海量、高质量、高难度的手术病例,演示内容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瓣以及左心耳封堵和先心病等,为广大同道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和视觉盛宴。
紧随其后,从周五下午到周日上午,线下学术会议将隆重登场。今年的线下议程更是从以往的周末扩容至从周五下午开始,意味着内容更密集、讨论更深入、交流更充分,每一分钟都“干货”满满!
作为贯穿全年的线上王牌栏目,“瓣例秀”将迎来万众期待的线下巅峰时刻!经过全年层层筛选,最终入围的不仅是年度最精华、最疑难的顶级病例,更将由这些病例的主刀人——行业内声名卓著的术者大咖,亲自登台,深度复盘其最具挑战性的手术操作与决策心路。更激动人心的是,每一例“神级”操作的背后,都将有由国内资深专家组成的豪华主席团进行现场“灵魂拷问”与多维点评。这不再是简单的病例汇报,而是一场顶级术者与资深前辈之间的巅峰对话与智慧碰撞。在这里,您将亲眼见证大师如何应对极限挑战,亲耳聆听高手之间如何“过招”,这既是一场年度智慧的巡礼,更是一堂无法复制的顶级实战大师课!
真理越辩越明,共识在交锋中凝聚。作为结构周最具“火药味”和思想性的环节,备受瞩目的“结构热辩论”将上演三场巅峰对决,直击当前领域最具争议的临床难题。10月24日的PFO辩论赛中,当神经科的难题遇上心脏科的钥匙,究竟能否打开希望之门?双方将针锋相对,论证“PFO封堵治疗偏头痛是否可行?”
在两场有关TAVR的辩论中,首先是术式讨论:“年轻低危AS患者,未来首选TAVR还是SAVR?”面对TAVR适应证的扩展,双方辩手将带来怎样的论述?紧接着的选瓣之争中,首选瓣膜是自膨式的“温柔以待”,还是球扩式的“精准到位”?王牌对决破解“年轻AS患者TAVR首选,自膨式瓣膜还是球扩式瓣膜?”届时,国内顶尖专家将旁征博引,唇枪舌剑。这里是循证医学与临床经验的激烈碰撞,更是推动临床实践走向规范的策源地!
瓣膜介入治疗作为结构性心脏病的核心,在本届大会上占据了绝对的焦点位置。TAVR早已超越了“能否做”的阶段,进入了“如何做得更完美”的化境。为此,大会线上设立了专属TAVR频道,而线下更是精心打造了三场层层递进的专题会,构成一条完整的深度进阶路径:循证进展篇立足根基,系统梳理全球最新临床研究,用最坚实的循证依据指导临床决策;共病管理篇直面现实,聚焦合并不同疾病的复杂共病患者,探讨“真实世界”中的棘手难题;策略优化篇追求卓越,深入研讨瓣膜选择、并发症预防、瓣中瓣等高阶手术策略,在细节中追求艺术般的完美。
如果说TAVR是成熟的基石,那么二、三尖瓣的介入治疗无疑是当下最激动人心的前沿疆域。近年来,新技术、新器械层出不穷,本届结构周将设立“二尖瓣”和“三尖瓣”两大独立专场,汇聚国内最早探索、经验最丰富的顶尖术者团队,毫无保留地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最新器械的早期应用心得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们的视野不止于瓣膜,更延伸至与之血脉相连的广阔版图。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与介入协同治疗,到“先天性心脏病”的全周期管理,再到“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的最新策略,多个经典论坛将悉数登场。一台成功的瓣膜介入手术,离不开强大的团队支撑体系。因此,大会还设有超声、影像、护理等多个专题,确保我们不仅能走得快,更能走得稳、走得远。
本届结构周的国际化维度将全面升级,为您搭建一座与世界顶尖水平零距离沟通的桥梁。国际频道的多台国际手术转播,让您足不出“沪”,便能“亲临”欧美顶尖心脏中心的导管室,观摩大师们的精湛技艺。在国际前沿论坛,我们将邀请全球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思想领袖亲临,聆听他们对未来的预判与思考。在文化的碰撞与技术的对比中,开拓决定未来职业高度的国际视野。
中国结构周在分享交流技术的同时,同样注重展示最新技术与器械,将产、学、研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因此中国结构周设立不同专题会,分享最新瓣膜介入产品和重磅临床研究数据,让参会者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动态。同时针对不同瓣膜介入器械的特点,设立内容丰富的培训工坊(Workshop),为与会者提供宝贵的模拟操作和“手把手”教学机会,加速学习曲线。
任何一个学科的未来,都寄望于奔涌而来的“后浪”。结构周始终致力于为青年才俊搭建展示与成长的舞台。作为青年医师的“奥林匹克”,“菁英赛决赛”将再次点燃战火,看新生代力量如何在分秒之间展现扎实的理论功底与沉稳的临床思维。而“原创研究”专场,则为那些在实验室里默默耕耘的青年学者提供了高光时刻,每一个创新的想法、每一次探索的突破,都将在这里得到尊重与喝彩。
这不仅仅是一场学术会议,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生态系统。在这里,您不仅能聆听到前沿的学术报告,更能亲身参与到“名医解心结”的答疑解惑,在“结构热辩论”的思想交锋中激荡智慧——这些深入人心的经典栏目,将继续为您带来知识与灵感的双重收获。
思想的火花即将点燃,创新的浪潮奔涌而来。2025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周,一场贯穿线上线下的年度盛典,一个与大师同行、与同道交流的宝贵机遇。金秋十月,让我们共聚一堂,共襄盛举,不见不散!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