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心脏学会(AHS)换届启新程,开启全球协作新篇章!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7日,亚洲心脏学会换届发布会在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GW-ICC/AHS.25)上成功召开。在大会主席李悦教授的介绍下,参会嘉宾Ali Oto教授、Anuj Maheshwari教授、Koji Hasegawa教授、张俊杰教授、Ade Meidian Ambari教授、刘静教授、孙英贤教授以及Tatsuya Morimoto教授均出席了本次亚洲心脏学会换届发布会。
本次换届发布会意义重大,标志着亚洲心脏学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在各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将为学会带来新的活力与思路。相信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亚洲心脏学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亚洲心脏学会组织构架及工作规划
亚洲心脏学会主席Ali Oto介绍,亚洲心脏学会作为专注于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专业机构,成立于2022年10月,核心使命包括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规范临床诊疗实践、促进学术合作,以及改善区域内患者的长期预后。自成立以来,学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成员已覆盖30个国家,成功举办50余场理事会线上研讨会,开展近10项教育项目,累计吸引数千名参与者参与其中。同时,学会与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保持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心血管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亚洲心脏学会的四大核心支柱包括教育、期刊出版、科研工作、组织建设。教育上搭建多元学术交流平台,助力行业学习;期刊出版打造亚洲心血管科研成果传播高地;科研攻坚构建亚洲专属循证医学体系,提供防治支撑;组织建设优化理事会架构并扩充专业委员会,完善组织体系。
会上,Ali Oto教授宣布新一届学会理事会正式成立。理事会成员地域分布均衡,汇聚了亚洲多个国家的杰出专家学者。
-
新一届亚洲心脏学会组织架构
主席:Ali Oto(土耳其)
副主席:张俊杰(中国)、Koji Hasegawa(日本)、Anuj Maheshwari(印度)
理事会:主席:唐熠达(中国);副主席:孙英贤(中国)、刘静(中国)、Ade Meidian Ambari(印尼)、Hyo-Soo Kim(韩国)、Tatsuya Morimoto(日本)

-
AHS下设8个专业委员会
介入心脏病学:李悦(中国)
转化和基础心血管科学:曾春雨(中国)
结构性心脏病:张俊杰(中国)
高血压:Erkin Mirrakhimov(吉尔吉斯斯坦)
心律失常和电生理学:Roin Rekvava(格鲁吉亚)
心力衰竭:Sivadasanpillai Harikrishnan(印度)
心血管预防:Anidu K.Pathirana(斯里兰卡)
心血管外科:Öztekin Oto(土耳其)

未来,学会计划进一步扩充委员会数量,拟增设青年医师专业委员会,完善组织架构。此外,Ali Oto教授透露学会计划将总部设在三亚市,不久后将在当地建成集培训中心、模拟操作培训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及办公区于一体的 “心脏之家”,为全球心血管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提供实体支撑。同时,学会正积极推进扩大规模、优化架构的战略举措,即将推出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制度,以进一步凝聚行业力量,助力全球心血管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亚洲心脏杂志》:亚洲新声音,全球新平台
亚洲心脏学会旗下核心期刊《亚洲心脏杂志》由威科集团出版,编委会成员包含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30位编委。会上,《亚洲心脏杂志》主编孙英贤教授介绍了杂志的创办背景与发展规划。

孙英贤教授指出,该杂志是亚洲心脏学会的官方学术期刊,2024年启动筹备,2025年6月30日正式出版首期,核心定位是促进亚洲心血管领域学术进步,同时服务全球相关研究交流。截至目前,杂志已出版两期,首期包含6篇原创研究论文、2篇专家评论及多篇贺词,得到《Circulation》主编John Hill 教授等全球知名专家支持,合作出版商威科集团进行全球推广。
杂志内容以临床研究为主(占比50%),兼顾流行病学、基础研究及AI相关领域,计划于2026年4月申请PubMed收录,2027年4月申请ESCI收录。孙教授呼吁AHS成员及全球心血管专家踊跃投稿,共同助力杂志的发展。
媒体提问互动环节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