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双效,从容应对丨冠状动脉轨道旋磨介入治疗系统(OAS)湾区落地,葛均波教授等专家揭秘攻坚“新武器”!

浏览量:21

 

 

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严重钙化病变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领域中难啃的“硬骨头”,始终是心血管医生们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得益于“港澳药械通”-大湾区先行先试政策,9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大内科主任彭宇程教授成功开展中国内地首例冠状动脉轨道旋磨介入治疗系统(ORBITAL ATHERECTOMY SYSTEM的临床应用并进行经验分享,标志着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在复杂冠脉介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为我国严重钙化病变患者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临床治疗新选择。

 

此外,会议还有幸邀请到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梁舒镇副院长、澳门镜湖医院谭冠昶教授分别从技术特点、应用前景、引进初衷、操作要点等多角度、全方位揭秘应对严重钙化病变的“金刚钻”——OAS,其带有钻石涂层的1.25mm旋磨冠的一体化设计、“差异性旋磨修饰浅表钙化”+“脉动力松解深部钙化”的双重作用机制等过硬实力,有望成为临床心血管医师攻坚克难的有力“新武器”,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预后。

 

差异性旋磨减少浅层钙化

脉动力松解深部钙化

 

 

葛均波教授、彭宇程教授成功使用OAS

为患者完成中国内地首例临床应用

 

病例简介:

患者为51岁男性,主诉:活动后胸闷6月。

现病史:6月前患者活动后出现胸前区闷痛,行走400米左右即可出现,休息后症状缓解,1月前行冠脉CTA检查,提示冠脉三支血管重度狭窄伴严重钙化,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既往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重度狭窄合并严重钙化,回旋支次全闭塞,右冠虽通畅但同样重度钙化。钙化积分:前降支:567.27,左回旋支:364.89,右冠状动脉:1195.10

手术过程:

 

术中造影

OAS处理前降支

OAS处理回旋支

术后造影

 

术中造影提示第一、第二对角支开口严重狭窄,分别对前降支严重钙化病变、回旋支次全闭塞应用OAS进行旋磨等充分预处理后,导丝顺利通过病变,成功植入支架、药物球囊,实现血管再通,术后患者血流恢复良好。

 

 

OAS

应对严重钙化病变的高效新方案

 

 

“冠脉轨道旋磨新技术为冠脉介入医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处理严重钙化病变的新手段。”

 

结合术中操作体验,葛均波教授对OAS的旋磨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对冠脉介入医师而言,不怕闭塞,就怕钙化。尤其是冠脉严重钙化病变,常规球囊难以扩张,支架植入困难且易出现并发症,临床迫切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提供更高的器械通过性与手术安全性,以打破既往处理钙化病变的技术“瓶颈”。

 

传统的ROTA旋磨需要氮气泵,脚踏操作,组装和升级磨头,导管准备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若遇到严重钙化成角冠脉病变通常要反复多次(如5-6次)推进旋磨头直到突破成角至病变末端。相较而言,OAS由稳定电力驱动,单人即可完成旋磨操作,使用起来更加便捷,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注意操作时旋磨速度不要过快,保持以1–3mm/sec速度推进或回撤。若遇到阻力需要稍微停顿,尽量避免造成血管损伤。此外,OAS的导丝更细,其偏心钻石涂层旋磨冠可绕轨道360°旋转,以达减容管腔钙化灶,并改善血管顺应性目的,这种像“陀螺”一样的旋磨方式使其能够带来更大管腔,在遇到严重钙化成角冠脉病变时能够更快突破至病变末端,此时可来回进退操作去进行“抛光”,将表面钙化处理得更充分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后续的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植入。

 

对于OAS后续的推广应用,葛均波教授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临床医师掌握冠脉轨道旋磨技术,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新选择。导管室内的技术操作离不开团队合作,首先是一位能够熟练进行PCI操作的术者,在充分学习了解OAS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先使用模拟器进行体外操作,循序渐进提升技术水平。总体而言,由于OAS学习曲线短,所以非常利于临床学习掌握。

 

 

千里之行,基于跬步

OAS助力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水平提升

 

 

“我想OAS毫无疑问是一个有着很好应用前景的技术,它不仅能解决严重钙化病变问题,还有着易于掌握,易于学习,并发症低等优点,对中国冠脉医师而言非常有帮助。”

 

谈及我国冠脉钙化病变的整体情况,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表示,冠脉钙化病变在冠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在PCI中所占比例主要取决于检测手段的敏感性。通过冠脉造影检查可能约30%左右患者存在钙化病变,但采用更为敏感的检测手段如腔内影像学、CTA,至少60%的患者存在钙化病变。轻度钙化病变以及心外膜血管的钙化病变并不会对PCI操作以及手术进度、结果等造成太大影响。而对于严重钙化病变,比如局限性的环形钙化,心内膜的钙化等,一方面会影响导丝、器械的通过,这部分占到5%-10%左右;另外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支架膨胀不良,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需要特殊技术或器械进行处理,这部分比例在1%到3%之间。由周边基层医院转到中心医院去进行特殊处理的严重钙化病变在3%及以上。

 

陈纪言教授对临床处理钙化病变的“工具箱”作详细介绍:“铁榔头”高压球囊对坚硬钙化病变治疗显著,但通过性较差;切割球囊在面对坚硬钙化病变时,犹如“刀片VS石头”,效果有限;ROTA旋磨可用于处理重度钙化和环形钙化病变,但其学习曲线较长、旋磨头容易“卡”在钙化病变中,且需要选择多个旋磨头;IVL振波球囊虽然学习曲线短、安全性高,但通过性差,无表层钙化打磨效果,无血管减容效果;激光技术仅能用于浅部钙化新的OAS技术意味着更安全、有效的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其学习曲线短、操作便捷,并发症发生率低,仅需一个旋磨头,即可处理不同直径多支血管病变,同时做到双向旋磨,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均能对钙化病变的处理起到高效修饰。总体而言,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

 

最后陈教授表示,医疗水平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个技术创新、药物研发、诊疗规范优化等“微小进步”的累积,我国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每一个像OAS这样新技术的落地。看似独立的“微小突破”,串联起来便会形成推动医疗质量提升的强大合力。

 

 

“港澳药械通”加速OAS中国内地落地

佛山禅医提升优质服务供给

 

 

“医院目前已经陆续引进国际创新药械超过30个批件,有效满足了市民群众临床急需用药用械需求。”

 

作为佛山首家获批“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使用单位,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梁舒镇副院长表示,“港澳药械通”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允许已在香港、澳门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通过特许引进的方式在大湾区内地定点使用,打通了国际先进创新药快速进入内地临床应用的通道。近年来,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在药监局的指导下,通过研判分析,积极申报临床急需药械落地,并持续严格执行药械闭环管理,目前已经陆续引进包括OAS在内的国际创新药械超过30个批件,有效满足了市民群众临床急需用药用械需求。

 

为确保OAS等创新药械规范、合理、安全地使用,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严格遵守“港澳药械通”相关法规要求,持续完善相关制度,不断加强药械管控,保障用药用械安全。医院内部分工明确,流程严谨规范,各个环节都做到了“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未来,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将持续在“药械通”“人才通”“保险通”等多层面开展医疗融合探索,促进粤港澳医疗服务一体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大湾区居民对优质医疗健康资源的需求。

 

 

双向旋磨,安全高效

OAS破解严重钙化病变难题

 

 

“在成功完成的手术病例中,使用OAS进行旋磨的过程是十分顺畅的,非常高效。”

 

谈及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引进OAS的初衷,彭宇程教授表示,冠脉钙化病变复杂、高危、操作风险大,对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更高。相比传统旋磨系统,OAS双向差异性旋磨不易嵌顿在钙化病变中,能够始终保持前向血流,避免血管长时间缺血,同时旋磨出的碎屑更为细腻,显著降低无复流事件发生风险,可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便于科室团队学习,医院普及,改善患者预后,实现多方“共赢”。

 

在使用OAS处理严重钙化病变的过程中,彭宇程教授体会并总结到:

1)在设计层面,OAS“一体化”设计能做到“即插即用”,设备连接简单

2)在操作层面,由于OAS具有双向旋磨优势,“差异化”旋磨减容能更有效处理大口径血管;“脉动力”破裂可松解深部钙化,能从360°对血管进行不同角度打磨,结合术中操作“慢进慢退”原则,能确保操作安全、高效、从容。

3)在OAS病变类型选择上,由于OAS具有1.25mm单一旋磨冠,能匹配2.5mm-4mm所有尺寸血管,更适用于左主干病变、较大右冠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及长病变等钙化血管处理。

 

总之,OAS操作安全、便捷,学习曲线短且费用合理,有利于更多医院以及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使广大患者获益。

 

 

澳门经验实践出真知

OAS为严重钙化病变患者保驾护航

 

 

“OAS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的严重冠脉钙化病变,尤其适用于钙化病变大、厚、长的血管。”

 

作为使用OAS的先行者,澳门镜湖医院自2018年底至2019年初一直持续开展OAS相关手术,实战经验丰富。在医院开展过的众多病例中,谭冠昶教授回忆了两例令他印象深刻的病例,“其中一例患者血管内径极其粗大,达到4mm,一般的旋磨系统或切割球囊根本无法完成该钙化病变的处理”,经综合评估后,谭冠昶教授及其团队使用了OAS,多次双向旋磨先将钙化病变处打薄,随后球囊后扩最终成功放入支架,完美完成手术。

 

结合现已成功开展的病例,谭冠昶教授分享使用OAS的几点心得体会:

1)术前评估至关重要,CTA评估能确定钙化大小及多少,OCT评估可判断钙化位置及厚度,对于充分评估后钙化大且厚的血管病变,OAS操作更佳,更安全有效,能为后续手术成功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2)术中可利用OAS声音高低和清晰度辅助判断钙化病变情况,进一步决定旋磨处理程度;

3)在操作过程中,可以缓慢进入,慢慢旋磨,能使血管内径更光滑,更利于后续冠脉支架的植入。

 

综上,对于钙化更厚,血管情况更复杂、管腔更大的严重钙化病变,OAS相比其他旋磨系统更具有优势,更易于新手操作。

 

 

OAS引领心血管介入诊疗

迈向普惠精准新时代

 

此次中国内地首例OAS的成功应用,不仅是严重钙化病变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更是我国心血管介入诊疗领域紧跟国际前沿、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标志。OAS具备一体化设计、电力驱动和双效轨道旋磨等特性,在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操作效率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技术门槛与学习难度,有望推动该技术更多应用于各级临床中心乃至基层医院,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向普惠化、优质化迈进的关键一步。未来,我们坚信,随着OAS技术在国内更多中心的推广与应用,必将进一步积累本土真实世界证据,赋能基层医疗机构,让优质诊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

 

 

专家简介

葛均波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医学研究院院长;

复旦大学泛血管基金理事长,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被授予“长江学者”、“科技精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白求恩奖章”等荣誉称号;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理事会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

长期致力于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策略的优化与技术革新,在血管内超声技术、新型冠脉支架研发、复杂疑难冠脉疾病介入策略、冠脉疾病细胞治疗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成果;

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或SCI-E收录论文300余篇,主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19部;

担任《内科学》(第8版)、《实用内科学》(第15版)教材的主编工作,Cardiology Plus主编、Herz副主编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项10余项。

 

 

陈纪言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理事长

亚洲心脏病学会理事会副主席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秘书长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理事长

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会长

广东省心血管代谢联盟主席

 

 

 

梁舒镇  教授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副院长

重症急救医学部主任、医政科教部主任

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

社会任职:

广东省医师协会非公医疗机构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院协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委员

广州市医院协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第三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院协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彭宇程  教授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大内科主任/介入医学科(导管室)主任

主任医师

复星医疗集团心血管技术总监

1990年-1995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院,拥有近30年大型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经验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及外周动脉静脉介入术,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术、高血压介入治疗等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

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外周血管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心源性卒中组秘书长

中国心血管教授创新俱乐部外周血管广东分会秘书长

 

 

谭冠昶  教授

澳门镜湖医院

鏡湖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顧問醫生

珠海巿人民醫院顧問醫生

澳門醫學專科學院內科分科學院心臟科院士

亞太結構性心臟病青年俱樂部黃金會員

亞洲心律失常協會-LAAO專委會成員

心臟瓣膜病介入中心左心耳封堵精英委員會會員

中國大灣區心臟協會副會長

中國大灣區心臟協會泛血管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大灣區心臟協會心臟重症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大灣區心臟協會醫工融合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大灣區心臟協會結構性心臟病分會常務委員

廣東省心臟瓣膜病介入中心聯盟常委澳門醫學專科學院內科分科學院院務委員會成員

澳門介入心血管病學會理事長

澳門臨床內科學會監事長、心血管內科理事長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