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达新:房间隔造口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进展与经验

浏览量:2887
导语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会导致严重的右室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其分型众多,不同病因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治疗方式不同。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主要用于保证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方法有房间隔球囊造口术及心肺联合移植。经积极内科治疗临床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行肺移植治疗。首选手术为双肺移植或心肺移植,但供体严重不足,且能够开展的中心较少,费用昂贵。对于重度症状性肺动脉高压成人患者可考虑房间隔球囊造口术(右向左分流术)。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作为先心病的规范化诊疗基地,属于国内较早提出并尝试该治疗方法的基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团队的临床实践研究也证明了该术式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有效性,该术式也被2015年ESC/ERS、中国2021年版《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等权威推荐。在十七届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本周达新教授就房间隔造口术在肺动脉高压治疗的进展与经验方面进行了分享。

 

指南推荐

2015ESC/ERS 指南与中国2021年版《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的观点一致:在最大限度的药物治疗后病情仍然恶化的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考虑房间隔造口术,作为肺移植前的过渡治疗。

 

PAH房间隔造口的机制
  • 通过心房间交通造成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降低右房压和右室舒张末压,改善右心功能,缓解体循环静脉淤血;

  • 增加左心灌注和前负荷,提高心排量,改善脑供血和运动能力;

  • 尽管体循环动脉血氧饱和度因心内分流下降,但氧运输量增加,以及术后慢性低氧红细胞代偿性增加,血球压积增高,仍改善组织供氧和代谢;

  • 右心减压还能部分缓解心脏交感活性,降低心肌氧耗。

 

房间隔造口球囊逐级扩张(BAS)早期数据

1. 1998年发表在《CLINICAL  STUDIES》的一篇文章,名为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分级球囊扩张心室造口术 ,治疗对血管扩张剂治疗无反应的患者。研究了15例重症PPH患者。所有患者均成功地使用布罗肯布罗针穿过房间隔,然后用曼斯菲尔德球囊进行血流动力学控制,逐步扩张房孔。最后1例患者死亡,14例存活,平均功能等级显著改善(从3.57±0.6提高到2.07± 0.3 [平均±SD],p < 0.001)。运动耐力(6分钟测试)也从107 ±127米提高到217 ±108米(p < 0.001)。由于自发性闭合,有4例患者重复使用BDAS。1、2、3年存活患者的生存率为92%,优于历史对照PPH患者(分别为73%、59%和52%)。通过仔细的监测,BDAS是严重PPH患者一种安全和有用的姑息性治疗。

 

 

2.近期Meta分析

2019年发表在Chest杂志的一篇Meta分析,名为《Use of Balloon Atrial Septostom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ulmonary ArterialHypertension》。该研究旨在探索球囊心房间隔造口术在晚期肺动脉高压(PAH)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治疗作用,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以更好地确定支持BAS在PAH中使用的证据。

 

方法:从开始到2018年5月,检索MEDLINE、Scopus、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获取BAS前后报告PAH结果的原始研究。排除了比较BAS与其他纵隔造口术的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加权平均差异和95%置信区间。

 

结果:纳入16项研究,包括204名患者(平均年龄35.8岁;73.1%为女性)。荟萃分析显示,右心房压显著降低(-2.77mmHg[95%CI,-3.50,-2.04];30天至平均随访46.5个月,死亡率分别为4.8%(95%CI,1.7%,9.0%)、14.6%(95%CI,8.6%,21.5%)和37.7%(95%CI,27.9%,47.9%)。

 

 

造口时机

1.2011年ResearchGate发表一篇《Effect of atrial septostomy on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该研究结果提示了BAS联合PAH靶向药物治疗的联合策略在PAH管理中的潜在益处,结果表明BAS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BAS通常作为最佳药物治疗无效后的姑息治疗方案,或者心肺移植前的桥接治疗。

 

2.BAS基线时心功能分级越高,术后死亡率越高。

3.RAP在10-20mmHg之间获益最大,适当早干预效果可能更好。

 

4.维持有效的右心功能

 

治疗目标

  • 维持右室收缩力;

  • 减少心肌纤维化;

  • 增加心肌微血管功能和供血;

  • 抗炎和氧化应激;

  • 防止心肌萎缩凋亡重塑;

  • 维持整体右心功能。

 

案例 

病情介绍

  • 女性,39岁,2011-10我院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得上腔静脉,右房,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PAWP分别16/0/8,13/3/7,12/1/7,72/1/33,75/29/46,9/-3/3mmHg。SV02分别为:61%,61%,69%,59%,58%,93%。

  • 未吸氧Sa02为99%, C0:2.5L/min;计算PVR为1376dyn*s/cm5。

  • 2012-08外院行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压87/28/49mmHg,吸入万他维后81/24/42mmHg。

 

靶向药物

2011年起规律口服波生坦125mg/bid至2015年,改安立生坦5mg-10mg(马西腾坦不能耐受);

2016年起改为瑞莫杜林1ng/kg/min24H持续泵入,后因注射部位疼痛无法耐受;

万他维20ug q6h吸入;

他达拉非20mg-40mg qd;

安立生坦+万他维+他达拉非。

 

2017-4

  • 漂浮导管检查,测得肺动脉压,右心室压,右房,下腔、PCWP压力分别为80/28/49,80/1/30,13/3/7、10/1/7、7/3/5 mmHg,SV02分别为:73%,72%,73%、77%,93%,C0为3.4L/min。

  • 卵圆窝处穿刺房间隔成功,测得左心房压力为7/0/2mmHg。

  • 复查心超示房间隔存在穿隔血流右向左为主分流,直径4mm,复测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压力为81/30/48、81/-1/5、8/1/4mmHg。

  • 造口前:未吸氧Sa02 93-95%,造口后88-90%。

 Nt-Probnp 1500-2500,出院前Nt-Probnp 523。

后靶向药物改用安立生坦+司来帕格+他达拉非(利奥西呱),对比2022年10月与2017年4月,病情明显好转。

 

房间隔造口的禁忌
  • 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

  • 氧饱和度低于85%;

  • 严重右心室衰竭需要心肺支持;

  • 心输出量低和右心房压力高(平均压超过20mmHg)。

 

维持分流,控制分流量

国外已有多个产品获得了CE认证,有些研究已完成,但未上市,国内暂无分流器产品获得注册证,有些在2021年中国注册临床试验开始入组。

 

 

1.研究1

2016年,周达新教授团队有一项分流器专利,研究已发表。该研究表明最佳尺寸的球囊心房间隔造口术可改善晚期肺动脉高压(PAH)的血流动力学。封堵心房流量调节器(AFR)设计用于提供根据年龄和右心房压力滴定的房间隔开窗直径。这项观察性研究分析了AFR植入后晕厥或右心衰竭患者的症状、运动距离、血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对纵隔造口术中具有死亡率高危预测因素的患者进行了仔细检查。39名晕厥(34/39)或右心衰竭(27/39)患者(9名儿童)在没有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下接受了AFR植入术。

 

 

研究结果:

  • 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9-53个月)时,所有患者的AFR均保持通畅;

  • 无患者失访;

  • 无器械相关并发症或心律失常;

  • 随访时,对利尿剂的需求从19例减少到6例;

  • 6分钟步行距离从310±158.2米增加到376.4±182.6米,没有出现晕厥;

  • 静息时氧饱和度从96.4±6.4%降至92±4.9%;

  • 运动时氧饱和度进一步降至80.3±5.9%;

  • 右心房压从9.4±5(2-27)mmHg降至6.9±2.6(1-12)mmHg;

  • 而心脏指数从2.4±0.8(0.98-4.3)增至3±1(1.1-5.3)升/分钟/平方米。

 

 

2.本中心心房分流器FIM研究

2016年周达新教授团队研究的FreeFlow经皮房间隔分流系统,目前已在做临床FIM研究。FreeFlow经皮房间隔分流系统由房间隔分流器、输送系统组成;房间隔分流器为植入器械,输送系统为一次性使用器械,输送系统用以将房间隔分流器经血管输送并植入在患者房间隔处。这是全球首款具有高分子膜可快速内皮化,同时可二次回收的房间隔分流器;独特的椭圆形盘面设计,较小的植入物体积;5mm、7mm、9mm、11mm多孔径规格设计,更好的满足患者治疗需求;8-10F输送系统设计独特弯曲角度,便于手术操作。

 

● 受试者1

35岁女性

1、受试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6MWT提高);2、RV、RA变小,但还未在正常值范围内;

4、NT-proBNP降低明显。

3、肺动脉收缩压轻微降低(8.7%);

 

 

● 受试者2

49岁女性

1、受试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6MWT提高);

2、TAPSE提高,右心室功能有所提高;

3、RV和RA都下降,但还未在正常值范围内;

4、肺动脉收缩压降低8.5%:

5、NT-proBNP降低明显:

6、肾功能持续改善(虽未达正常值范围)。

 

 

数据汇总

右心衰临床基线数据

FreeFlow分流器已完成4例右心衰临床试验:

  • 器械入路成功率:100%;

  • 转外科手术发生率:0%;

  • 器械释放成功率:100%;

  • 即刻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率:0%;

  • 术后30天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率:0%;

  • 75%患者植入了7mm分流器,25%患者植入了5mm分流器;

  • 4例患者均已完成1个月临床随访。

 

 

一个月随访数据显示,患者平均NT-ProBNP较术前下降46%,RV平均下降13%。

 

 

3.研究2  REDUCE  LAP-HF  II

试验纳入了89个中心,分别位于6个国家(包括日本)的626名心衰患者。年龄中位数72岁(IQR 66-77),62%为女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立假手术组。626名心衰患者最终被随机分为心房分流术或假手术,所有患者LVEF≥40%,并运动后PCWP≥25mmHg。77%(实验组)78%患者(对照组)为NYHA级。

 

  • 主要终点显示:在12个月时,试验组和假手术组之间的心血管死亡或中风累积率没有显著差异(均为1%)。

  • 在24个月时,心力衰竭事件的累积发生率没有差异,对各个终点的分析显示,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 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评分的变化在各组之间没有差异。

 

 

(1)本项研究亚组分析时,男性、肺动脉收缩压力>70mmHg、右心房容积指数>29.7mL/m²者,分流器反而增加不良心衰事件发作;

(2)进一步事后分析发现运动峰值肺血管阻力(PVR)小于1.74 wood单位亚组(n=382)与PVR大于1.74 wood单位亚组(n=188)比,可受益于心房分流手术。表现为心力衰竭事件更少(HR1.28,p=0.032)0.71【95%CI0.42-1.20】;安慰剂校正的KCCQ改善得分更高;

(3)在REDUCE LAP-HF II中,经运动证实肺血管阻力正常的患者(占60%患者),其临床获益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假对照组。在该亚组中接受分流器治疗的患者每年发生0.12次心力衰竭事件,而假手术组为0.22次。(具有统计学意义)。

 

4.研究3   The RELIEVE-HF trial

《V-Wave's Ventura Interatrial Shunt: One Year Follow-up from RELIEVE-HF Roll-in Arm Shows Improved 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art Failure》在研究中,没有发生与手术或产品相关的重大心脏或神经不良事件。12个月后,与术前基线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度或重度降低的患者的LVEF绝对改善率为4.6±9.3(p=0.008)。无论基线LVEF如何,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包括右心室面积分数变化(RVFAC)和三尖瓣环平面收缩偏移(TAPSE),分别提高了5.5±9.1%和1.5±2.5mm(两者均p<0.0001)。LV和RV尺寸和收缩功能的其他几个指标也有类似的改善。

 

Nunez博士PI评价:

“我们假设具有5毫米孔口的V-Wave Ventura Shunt不会导致右心扩张和因慢性容量超负荷而恶化,这在使用更大(8毫米)分流被证实。令我们高兴的是,我们发现了多个指标表明 RV 实际上正在好转。考虑到最近的阴性REDUCE-LAP-HF II 研究中使用不同且更大的 8 毫米心房分流器,这可能在临床上很重要,该分流器的流量是5 mm V-Wave Ventura Shunt的大约两倍。在REDUCE LAP-HF II中观察到缺乏疗效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分流器使RV因血容量讨多而过载。我们从数十年治疗先天性房缺患者的经验中得知分流如果太大,则必须在它们对右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之前将其关闭,而如果它们较小,则可以无需治疗,因为它们不会造成伤害。”

 

BAS的未来发展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BAS的手术量逐年增加,且BAS的手术死亡率逐年下降,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地临床证实。

 

BAS手术量逐年增加

 

BAS手术死亡率下降

 

小结

自首次使用房间隔造口术治疗肺动脉高压(PAH)以来,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作为晚期PAH的一种有用的介入治疗方式被广泛认可并不容易。最初,它被认为是有一定风险的,事实上,由于更好的候选者选择、技术改进和在专用中心不断增长的经验,手术相关死亡率已经较早期显著降低。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分析表明了心房间隔造口术在晚期肺动脉高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周达新教授团队的专利分流研究表明最佳尺寸的球囊心房间隔造口术可改善晚期肺动脉高压(PAH)的血流动力学,FIM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结果,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少。近些年国内外指南也推荐在最大限度的药物治疗后病情仍然恶化的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考虑房间隔造口术,作为肺移植前的过渡治疗。目前,专用装置的房间隔造口术只在介入心脏病学和肺动脉高压方面经验丰富的中心进行,普及该术式,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需进一步的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推进手术策略的改进。

 

 

 专家简介 

周达新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专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转化与创新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临床药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长三角心源性卒中预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科室主页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77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