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AO适应证的“不不高”和PARTS,周达新教授解析循证支持的患者选择

浏览量:2080

导语

2022年4月,柳叶刀子刊发布了《中国房颤患者全国横面流行病学研究》,其中指出年龄标准化后的房颤总体患病率为1.6%,中国约有2千万以上的房颤患者。房颤高发卒中危害巨大。房颤所致脑卒中发病特点如下:1.高致残率,我国房颤发病率0.8%,估计有房颤患者800万-1000万,第一年严重致残率高达73%。2.高病死率,卒中是长期致残的首要原因,也是房颤患者第三大死因,第一年死亡率高达50%。3.高复发率,血栓栓塞预防不够,抗凝治疗不足,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6.9%。

目前,房颤卒中管理为ABC治疗策略,即A.预防卒中,优化抗凝方案(TTR≥70%)。B.改善症状,症状控制(报告症状≤2个)。C.风险因素管理,如高血压、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心衰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中国指南共识关于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LAAO)治疗的变迁,LAAO已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卒中的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结合循证总结了LAAO患者选择的指南推荐“不不高”和临床实践PARTS人群,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左心耳封堵适应证指南推荐

 

房颤患者传统治疗方式为抗凝治疗,但也有一定的应用局限。2020 ESC欧洲房颤管理指南中提出:A.抗凝/预防卒中:除低风险患者其余患者应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卒中的发生。B.更好的症状管理:通过药物、消融等措施更好的控制心律和心率。C.心血管合并症管理:加强对高血压等其他并发症和生活方式的管理,例如:戒烟、减肥、避免饮酒过量和适当运动。该指南对于有卒中风险、且有长期抗凝禁忌证的患者,仍然推荐左心耳封堵,Ⅱb类推荐。

2019 AHA/ACC/HRS房颤综合管理指南更新,首次将左心耳封堵术纳入指南推荐,推荐级别Ⅱb。对于长期抗凝禁忌的高卒中风险患者应考虑左心耳封堵术治疗。

欧洲房颤管理指南,抗凝禁忌患者包括:有过大出血史、高出血风险、冠心病和支架植入风险、药物相互禁忌、服用华法林仍发生中风的、小出血史、肝肾供能不全患者、INR不稳定患者、跌倒风险,抗凝禁忌的人群还是非常多。

左心耳封堵适应证:中国指南与共识变迁

2021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有以下三大特点:

1.它是首个针对左心耳封堵术的Ⅰ类推荐:对于左心耳电隔离后的心房额动患者,可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推荐级别Ⅰ级,证据级别C。

2.证据级别从B级提升至A级:对于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或≥3分的女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①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②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血栓栓塞事件;③HASBLED 评分≥3分,可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3.新增对于“一站式”治疗的推荐建议:对于接受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如存在左心耳封堵治疗的适应证,可同时行经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依据指南,左心耳封堵手术适应证简称为“不不高”。1.“不”能服用抗凝药,包括有华法林应用禁忌证或无法长期服用华法林;中度肾功能不全。2.“不”愿服用抗凝药,包括经常旅行或运动;认识能力差的患者(易忘服药或服药过量)。3.“高”出血风险,包括HAS-BLED评分≥3分;出血倾向和有出血史的患者;有 PCI 史需要抗凝联合抗血小板的患者。

二、左心耳封堵适应证临床实践选择——PARTS

左心耳封堵患者选择可以概括为PARTS

P即Post-PCI,PCI术后需要抗凝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

A即Aged,高龄患者;

R即Renal insufficiency,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T即Thrombus in left atrial appendage,左心耳内既存血栓或左心耳内呈重度泥沙样显影的患者;

S即Stroke history,有卒中史的患者。

值得注意得是,在PCI手术期间和术后,房颤患者的抗栓管理必须做好出血风险和血栓形成风险的平衡。

PARTS,对于左心耳封堵患者选择之Post-PCI,有研究证实在AF患者行DES植入人群中,LAAO+双抗较传统抗栓方案卒中和出血总的终点事件减少,其中主要是出血事件减少。

PARTS,对于左心耳封堵患者选择之Aged,有研究证实高龄患者,抗凝用药依从性差;出血风险高,左心耳封堵获益更多。还有临床研究也证实了80岁以上患者组和非老年患者组植入封堵器后的长期生活质量良好,出血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主要出血事件和DRT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和房颤风险的增加,年龄本身不应排除WATCHMAN的使用。


PARTS对于左心耳封堵患者选择之Renal insufficiency,研究证实合并CKD接受左心耳封堵治疗同样安全、有效,尤其对于追求生活质量,不愿服用华法林患者,左心耳封堵手术将是更优选择。

PARTS对于左心耳封堵患者选择之Thrombus in left atrial appendage和Stroke history,由于临床上房颤对患者危害最大的是左心耳血栓,超过90%的非瓣膜性房颤的血栓形成在左心耳。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是因为左心耳排空能力减弱(收缩力下降),其与自发性显影、血液淤滞等高度相关。该类型患者在左心耳封堵术后,可以避免血栓进一步形成,从而降低卒中发生率。


窦率下,不同形态左心耳内流速相差不大;房颤下,风向袋型心耳流速与其他形态心耳差别显著,菜花型左心耳血流淤滞最明显。复杂结构左心耳(多分叶及肌小梁,内部折角等),TEE提示左房淤滞,甚至有血栓的患者需注意卒中风险。


术前血栓患者建议规范抗凝后血栓消失即可考虑进行左心耳封堵。对左心房自发性显影进行评估:

0级、1级无需干预;

2级、3级需术中注意抗凝,监测ACT数值,谨防鞘管内血栓;

4级重度云雾影,心耳血栓形成前兆,即使率中评分不高,仍需提高重视。

 

三、左心耳封堵其他适应证探讨

亚裔患者卒中风险的特殊性——局限性:包括卒中风险更高、更多出血事件、滥用抗血小板药物、药物依从性、沉重经济负担。相同CHA2DS2-VASc评分亚洲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更高。台湾及香港研究表明卒中风险50岁开始上升,超过使用口服抗凝药进行卒中预防的治疗阈值。高强度工作及生活压力。

亚裔患者卒中风险的特殊性——解剖特殊性:中国、日本、亚太注册研究、回顾研究结果显示亚裔房颤患者心耳偏大,可能和房颤负荷增加相关。


左心耳与低卒中评分/风险的关联性——心耳流速/容积相关性

非卒中组:小LAA口部,流速正常。卒中组:大LAA口部,降低流速。AF患者:LAA口部、容积增大,LAA血流速度降低;LAA流速与LAA口部大小呈负相关性。

特殊人群的左心耳封堵早期预防——ASD/PFO合并房颤患者。在左心耳封堵“超早期”预防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中,对于心房增大但未发展为房颤的患者,已验证手术安全性,随访过程中,无患者发展为房颤,无临床安全终点事件,无临床有效性终点事件。

特殊人群的左心耳封堵早期预防——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肥厚性心肌病的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显著提升(低CHA2DS2-VASc评分,低龄患者)。HCM是房颤患者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LAAC对该类患者的获益需研究随访评估。


特殊人群的左心耳封堵早期预防——左心耳电隔离患者。左心耳可能是潜在的房颤触发灶,尤其是对于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更应该关注。左心耳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电隔离,目前没有直接研究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评估。左心耳电隔离后,心耳功能受损的比例较高,很可能会引起血栓的形成,进而导致缺血性卒中/TIA等。RF+LAAI+LAAO对于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手术方案。

四、总结

1.指南目前根据CHA2DS2-VASc评分,更多的聚焦在“不不高”人群。

2.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更应该关注PARTS人群。

3.还有些其他特殊的患者需要我们去做更多的探索。

 

专家简介


周达新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 结构性心脏病专科主任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转化与创新学组副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

  • 上海市药学会常务理事

  • 上海市临床药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 长三角心源性卒中预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科室主页

 


关注医谱学术获取更多资讯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18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