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S:头CT判断有无颅内高压

浏览量:1994
减轻最初创伤后的继发性损伤是创伤性脑损伤(TBI)的重点。严重脑外伤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是颅内高压(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TN)的发展,这与更差的临床结局有关。通过脑实质内压力传感器或脑室造瘘导管进行有创颅内压(ICP)监测是监测ICP和确保受伤大脑有足够脑灌注的最可靠方法。
2007年脑创伤基金会(BTF)指南建议对头部CT(CT of the head,CTH)异常的严重TBI患者进行ICP监测。然而,异常头CT的范围很广,从轻微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到导致基底池消失和全脑水肿的大量脑实质内挫伤。此外,严重TBI患者经常出现多处创伤性损伤,导致急性失血性贫血、电解质异常和长期缺氧,所有这些都可能引起代谢性脑病,进一步引神经功能下降,而非颅内高压。
Rotterdam CT评分系统发表于2005年,利用头CT的五个特征进行分级,以预测TBI后的死亡率。这些特征包括基底池受压或消失(0-2分)、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内出血(IVH)(0-1分)、中线移位>5 mm(0-1分)以及硬膜外占位病变(0-1分)。Rotterdam  CT评分(RS)与死亡率相关;然而,它还没有被用来系统地预测TBI后的颅内高压。此外,头部CT的其他特征,如脑沟消失(在临床实践中被常规用于预测颅内高压的风险)并未包括在颅内高压预测模型中,也未被纳入到放射学评分标准中,如Rotterdam CT评分系统。
2023年4月来自美国的Michael L. Kelly等在JNS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是确定可以预测颅内高压的临床和放射学标准。
作者对2018年至2021年间在TBI后放置颅内压(ICP)监测仪的患者进行了单中心回顾性调查。收集了TBI和ICP监测相关的放射学和临床特征。主要感兴趣结局是颅内高压,定义为ICP>22 mm Hg,持续至少5分钟,需要升阶梯治疗。颅内高压包括初始放置ICP监测时的颅内压升高和住院期间的ICP升高。

下表为Rotterdam  CT评分:

本研究纳入了70名患有严重脑外伤的患者并进行了ICP监测。男性患者占多数(94.0%),患者平均年龄为40岁。大多数患者(67%)放置了脑实质导管,33%的患者放置了脑室内导管。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中,Rotterdam  CT评分是颅内高压的独立预测因子(OR 2.0,95%CI 1.2–3.5,p=0.014)。在Rotterdam  CT评分<=2分且无脑沟消失的患者中未观察到颅内高压。在预测颅内高压方面,Rotterdam  CT评分和脑沟消失的AUROC高于单独Rotterdam  CT评分的AUROC(0.76 vs 0.71,p=0.003,z检验)。
最终作者认为,Rotterdam  CT评分可以预测严重脑外伤患者的颅内高压,把头CT上脑沟消失纳入进来,提高了模型诊断的准确性。Rotterdam  CT评分较低且无脑沟消失的患者发生颅内高压的风险可能较低。
译者注:这种方法可以定性,无法定量。

文献出处:

J Neurosurg

. 2022 Aug 12;138(4):1050-1057. doi: 10.3171/2022.6.JNS212921. Print 2023 Apr 1.

Novel application of the Rotterdam CT score in the prediction of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following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