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杰教授|创新突破,RDN在更新迭代中精益求精

浏览量:6334

 

RDN(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日益得到领域专家广泛认可,RDN疗法成为继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后高血压治疗的第三驾马车得到学界的广泛共识。

 

为推广RDN疗法的规范应用,传达RDN最新前沿新声,《医谱学术》特创办“对话RDN”学术专栏,聚焦RDN领域前沿进展,围绕RDN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高血压领域权威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以期为RDN的临床规范化、标准化推广贡献力量。

 

“对话RDN”第一期,我们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对RDN的发展方向、RDN多学科合作与体系化建设及未来RDN多领域研究拓展进行分享。

 

 

群雄并起,RDN备受期待

《医谱学术》:8月23日,行业瞩目的FDA Panel Meeting(专家组会议)对两款RDN产品进行了投票,您如何看待FDA Panel Meeting的结果及RDN的发展方向?

 

周玉杰教授:RDN疗法的研究过程蜿蜒曲折,美敦力作为开拓者和发展者之一,在技术上带来了诸多革新。本次FDA专家组会议的投票结果仅代表其自身,不代表整个行业和这项疗法的未来。此次投票未对整个行业造成决定性地波及,所以对于RDN疗法,我仍然充满信心。

 

不同公司在研发RDN设备时采用的技术路线、设计原理等各有差异,因而最终结果也将呈现多样化。其中,魅丽纬叶的Netrod®网状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独树一帜,其网篮+六电极的设计在全球独此一家。卓越的机制+设计理念+消融模式,使得Netrod®网状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做到了最大效率地去神经化。在临床研究方面,已有充分数据证明其近期降压疗效显著,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值得期待。

 

作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中最具前景的手段,RDN在高血压治疗及促进心血管健康方面的意义重大:首先,降压是硬道理,目前RDN所展现出的降压效果值得肯定,未来RDN的研究,降压仍是首要方向;其次,持续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脑、肾等多器官并发症以及临床MACE事件,RDN可在长期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减少高血压诱发的并发症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总之,RDN是一项在全球医生和患者群体中备受期盼的疗法,在RDN的跑道上,多种不同设计的产品追逐向前,疗效和患者获益会决胜出最终的获胜者。谁能领跑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万事俱备,RDN未来已来

《医谱学术》:RDN的疗效与安全性已经毋庸置疑,且已获得国内外指南共识的认可,RDN疗法由于高血压患者基数庞大,适应需求人群多,未来手术规模将会有非常快速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您认为应该如何促进RDN的多学科合作与体系化建设?

 

周玉杰教授:中国高血压患者基数庞大,将RDN用于所有高血压人群显然不合适。在判断患者是否适用于RDN时,离不开多学科医生的综合考量,因此要加强RDN的多学科合作,做好体系化建设。

 

首先,在多学科合作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患者分层。比如先选出高血压人群中的高危患者,再在这些高危患者中选择血压受交感神经影响较大的患者,或者出现高血压急症概率较高的患者,服用多种降压药物、血压仍难以控制的患者。另外,在分层时还要注意一些概念的科学性。比如,很多降压药物都是复合制剂,以“联合使用三种降压药物后血压仍较高”来界定难治性高血压可能并不准确,故需要综合考虑。

 

其次,组建高血压多学科治疗团队,加强培训,在最适当的窗口期让患者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

 

在RDN体系化建设方面,我们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包括发布《经皮去肾神经术治疗高血压中国专家科学声明》,建立RDN医生培训体系等。可以看到,在各家RDN系统尚未上市之际,相关学会已经出台了重要的多学科交叉指导性文件和路径,这实在令人欣慰。

 

我们知道,治疗高血压的意义不仅限于降压,还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肾脏等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发生率,即减少高血压对泛血管系统的影响。RDN的多学科合作与体系化建设正在进行中,国内RDN相关临床试验也已经公布,另有多家相关产品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相信未来RDN走入临床后,可在审慎的应用中使患者得到最大化获益。

 

不断突破,RDN精益求精

《医谱学术》:众多国内外研究显示,RDN治疗具备多效性,不仅在治疗未被控制的高血压方面显示了其有效性,您认为RDN的研究方向或可往哪些疾病领域拓展?

 

周玉杰教授:既往相关临床试验都证明RDN可以带来显著的血压下降,有效性、安全性俱佳。在此基础上,学界又开展了许多其他探索。

 

一方面,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相关。因此,未来开展RDN的临床试验时,在观察其降压效果的同时,还要观察RDN对MACE事件的影响。这一观察需要长期进行,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目前国内已有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探索,比如滕皋军院士已经开展了自主神经在慢性病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期待其结果的发布。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未来可将RDN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在术前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模拟出患者的交感神经分布情况及其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术中测试去神经后对疾病的干预效果,术后协助观测半年、一年,直至十年的随访结果。

 

期待RDN疗法早日应用于临床,并在实践中日益精进。

结  语

奋于笃行,臻于至善。虽然RDN在不断探索中稳步前行,但我们从未忘记,当初为什么要出发。回首来时路,是何动力让全世界对RDN不懈探索了十余年?RDN的最大价值在哪里?除了降压,RDN还可带来哪些其他获益?未来,RDN将在哪些领域继续发挥效用?种种疑问将在下一期,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为我们作出解答,期待您的收看。

文中涉及器械/技术:Netrod®网状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包括Netrod®网状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和射频消融发生器,该产品尚未在中国境内上市。

 

 专家简介 

周玉杰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学者

  •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

  •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负责人

  • 卫生优秀科技人才及领军人才

  • 新世纪国家级百千万人才

  •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美国 C3(复杂心血管介入治疗)终身成就奖

  • FACC, FHRS, FSCAI, FESC资深会员

  •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心脏病协会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慢病防治管理委员会会长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候任会长

  •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等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点赞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