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张处方落地!依普利酮为高血压管理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浏览量:1958

2024年5月6日,高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依普利酮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孙宁玲教授开出中国首张处方,标志着国内首个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选择性MRA药物正式进入中国临床实践,为中国高血压管理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目前临床上有高血压适应症的MRA药物主要是螺内酯和依普利酮。螺内酯是一种非选择性甾体类MRA,对MR的选择性差,与雄激素受体/孕酮受体也能紧密结合,因此往往会出现男性乳腺发育、勃起功能障碍以及女性月经不调、突破性出血等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最新上市的依普利酮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甾体类MRA,其特点是对甾体结构进行了优化,含有一个9α,11α-环氧基,降低了对雄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的亲和力,增强了对MR的特异性,显著减少了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

 

依普利酮在中国开展的Ⅲ期临床研究显示,依普利酮可有效降低舒张压(DBP),且疗效与氯沙坦钾无显著差异 (P=0.0647) 。在安全性方面,依普利酮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氯沙坦钾,且依普利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均为轻、中度。

 

《Journal of 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共纳入51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依普利酮50 mg或安慰剂治疗6个月,同时两组均可添加其他抗高血压药物(ACEI/ARB、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以达到低于140/90 mmHg的血压目标。结果显示,添加依普利酮组患者,SBP/DBP较基线分别降低35/15 mmHg(P<0.0001),证明了标准药物治疗中加入依普利酮可有效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得益于丰富的循证证据和在降压方面的显著疗效,依普利酮被写入《高血压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2023 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等多部指南和共识,用于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

 

相信随着依普利酮首处的相继落地,将积累更多中国临床实践数据,进而推动高血压治疗策略的更迭,为广大中国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来源:医脉通心血管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点击下载医谱app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