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模式:前瞻性GLORIA-AF注册Ⅲ期分析

浏览量:1361

 

心房颤动(AF)患者常常伴随多种合并症。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表明,AF患者在确诊时的合并症负担逐渐增加,这可能进一步导致“多重用药”现象的发生。多重用药不仅加大了AF患者管理的复杂性,还对其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对于AF患者,已有研究通过合并症来描述其临床表型,但能否在这些患者中识别出与治疗相关的表型模式,目前仍不明确。

 

近期,发表在《BMC》上的一项研究,基于AF患者长期抗血栓治疗全球登记处(GLORIA-AF)Ⅲ期登记处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旨在确定AF患者的治疗表型模式,探讨这些表型模式与AF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优化AF患者的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考。

 

 

研究方法

研究基于GLORIA-AF Ⅲ期注册中心临床试验数据,分析了AF患者的药物治疗模式及其对不良后果风险的影响。研究于2014至2016年间连续纳入21,245名患者(平均年龄70.2岁,女性占44.9%)。

 

纳入标准为:最近3个月内(拉丁美洲为4.5个月内)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NVAF),CHA₂DS₂-VASc评分≥1,并计划接受为期3年的随访。

 

主要排除标准包括以下情况:由可逆性原因导致的AF、存在机械心脏瓣膜或计划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既往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超过60天、其他需要口服抗凝剂(OAC)治疗的适应证,以及预期寿命不足1年的患者。

 

研究将同时使用≥5种药物定义为“多重用药”,将合并症数量2种定义为“多重疾病”。重点分析了基线数据中记录的14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此外,还根据标准化病例报告表中记录的主要合并症数据,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多重用药情况,进一步对患者群体进行分类和命名,这为揭示AF患者的治疗模式和临床特征提供了基础支持。

 

研究结果

根据潜在类别分析模型(LCA),患者被分为六种治疗模式:低药物使用率、高血压模式、心力衰竭模式、心血管预防模式、混合发病率表型和高药物使用模式。各类别的药物使用和合并症特征显著不同,其中高药物使用模式组患者的多重疾病和药物使用率最高(多重用药率达83.1%,多重疾病率为98.7%)。

图1.根据潜在类别划分的药物类别和合并症的患病率

 

研究显示,不同治疗模式在抗血栓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后果风险方面存在差异。心力衰竭模式组OAC治疗比例最高(87.6%),而低药物使用率组中有14.5%的患者未接受任何抗血栓治疗。

表1.根据潜在类别进行治疗处方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在Kaplan-Meier分析中,经过中位随访期3.0(IQR:2.9–3.1) 年,心力衰竭模式、混合发病率模式和高药物使用模式的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综合结果风险显著高于低药物使用率模式。

图2.根据潜在类别绘制的全因死亡和MACE主要综合结果

 

多元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确认,心力衰竭模式、混合发病率模式和高药物使用模式的主要综合结果风险较高,而其他组没有观察到统计学上显著的结果。

表2.根据潜在类别分配对主要结果风险进行多元Cox回归分析

 

次要结果分析显示,全因死亡率与主要综合结果的趋势一致,仅心力衰竭模式与MACE风险显著增加相关。心血管预防组、混合发病率组和高药物使用模式组的出血风险升高,但未发现与血栓栓塞风险之间的显著关联。

 

讨论

 

核心发现

 

研究探索了当代及全球AF患者的治疗模式,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的治疗模式能够反映患者合并症的复杂性及其负担;2)这些模式主要由关键合并症及其相互作用驱动,决定了药物使用的选择;3)这些模式与抗血栓药物的使用及重大后果风险之间存在异质性关联,进一步揭示了患者潜在临床复杂性的差异。

 

对现有研究的拓展

 

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多重用药概念,通过分析发现了不同的治疗模式,这些模式与患者的风险因素负担、OAC的使用以及主要结果的风险之间存在异质性关联。

 

此外,研究结果强调了AF患者复杂性对自然病程的异质性影响,以及AF流行病学的持续变化。这些发现与近年来AF相关血栓栓塞风险下降的趋势一致,同时也揭示了死亡率和出血事件风险之间的不确定性。

 

同时,研究表明了心血管与非心血管疾病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复杂患者死亡和大出血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心血管事件预防的改进可能解释了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降低。

 

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与传统多重用药评估方法相比,基于治疗模式的分析能够更细致地描述多种药物治疗的复杂性。研究还显示,医生在使用OAC时,往往会考虑患者的临床复杂性,这种考量超越了单纯的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这进一步强调了在AF患者中提供综合护理的重要性,包括对非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注以及基于综合护理路径的个性化管理。合理简化治疗方案、定期评估治疗指征以及优化用药决策有助于改善复杂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

 

研究结论

临床复杂性较高的患者群体更倾向于使用OAC,但同时大出血风险显著增加,而其他模式中则表现出血栓栓塞事件和死亡率的不同风险特征。这些结果突显了在复杂患者管理中平衡疗效与安全性的重要性。研究通过分析药物治疗模式,揭示了AF患者个体化管理的必要性,为优化抗凝治疗策略提供了新视角,进一步强调了精准医疗在降低风险和改善结局中的价值。

 

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

原文链接:

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25-03858-w#MOESM1

撰稿/小羊;审校/Tina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send a message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9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