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Sorb®可降解PFO封堵器治疗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综合征病例分享

浏览量:2622

 

患者信息

患者:女,29岁,头痛伴一过性头晕7个月有余。

现病史反复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窒息感,伴有反复头痛,多发生在两侧颞部,呈搏动感,持续数小时,伴有头晕,自诉吸氧后症状缓解。现患者为行进一步治疗,至我院就诊,门诊拟“卵圆孔未闭”收治住院治疗。

心脏彩超: 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范围。

肺动脉CTPA:未见确切异常。增强扫描第二期右心房内见束状强化的造影剂影。

右心声学造影提示:考虑卵圆孔未闭可能(Valsalva右向左分流III级)。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会诊意见患者活动后呼吸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左右,休息后快速恢复到95%以上,考虑心脏结构病变的基础上,活动时:

1.下肢肌肉泵得到挤压,回心血量增加,右心房压力增加,右向左分流加剧,导致氧饱和度下降;

2. 活动后胸腔活动度增加,胸腔压差增大,回心血量增加,亦增加右向左分流。

建议:

1. 行运动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测试,观察前后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改变情况;

2. 贵科卵圆孔封堵术后,再次进行运动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气分析。

右心声学造影

肺动脉CTPA

临床策略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化验,针对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偏头痛、头晕、直立性低氧血症等情况,完善相关检查化验后考虑和卵圆孔未闭潜在相关,同时告知患方卵圆孔未闭行封堵治疗的效果及风险,患者及家属拒绝继续尝试口服药物治疗,并要求使用可降解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治疗。

术中测量缺损情况:PFO开口大小2.2mm,隧道长度7.8mm。

封堵策略:PFO为简单型,术前RLS为大量,因此术前选伞确定:BDPFO-I 2424,12F可降解鞘。

 

术中操作

左盘展开

 

TEE下观察左盘展开,牵拉成型线呈盘状后贴紧房间隔

右盘展开

 

右盘展开后,钢缆轻轻前推使其抵住房间隔,辅助右盘成型

成型锁定

 

牵拉成型线锁定,DSA下可见4个mark点聚拢

牵拉试验

 

轻轻推拉钢缆,DSA下可见4个mark点相对位置不变

判定锁定成功

 

 

释放后超声与DSA影像

 

逆时针旋拧钢缆,释放封堵器后

封堵器形态良好

 

 

病例小结

 

患者是一位年仅29岁的年轻女性。7个月前因剧烈搏动性头痛来院急诊就诊。就诊时出现头晕、意识丧失,数十秒后恢复。神经科会诊后收入院治疗。给予脑部核磁、头颅CT检查未发现与症状相关的明显异常,右心声学造影提示房间隔右向左分流3级,考虑有卵圆孔未闭可能。由于患者第一次出现症状,无法确认卵圆孔与患者症状之间的关系,给予吸氧等处理后症状好转,遂出院。

 

出院后,患者频繁出现运动后呼吸困难、室息感等缺氧症状,伴随数小时的搏动性头痛症状,遂再次来院就诊。给予台阶试验测试心肺功能,结果显示运动后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5%,休息后快速恢复到95%以上。经过多学科团队会诊评估,排查其他病因,结合首次入院时的检查,诊断为PFO相关的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综合征

 

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其特点为立位时气短明显加重,氧饱和度及氧分压明显下降。可能由心内右向左分流,静脉血流入动脉血导致[1]。该患者运动后出现缺氧症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会诊后认为这种缺氧症状来源于运动时,下肢肌肉收缩,胸腔活动度增大,导致右心房压力升高,产生右向左分流。患者在Valsalva动作下分流量为大量,故而患者运动后容易在直立状态下出现低氧血症。此外,当运动时所发力大于最大力量的80%时,不自主的屏气动作类似于Valsalva动作[2],也可能会提高右心房压力,造成右向左分流。封堵PFO能够有效缓解症状[1],结合患者意愿,因此决定对PFO进行封堵。

 

考虑患者较年轻,且对体内金属植入物较敏感,故结合患者意向,决定为其实施生物可降解PFO介入封堵治疗。可降解PFO封堵器会在体内完成封堵使命后一年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消除患者的远期顾虑,且三层阻流膜有良好的血流阻隔能力,有效应对大量右向左分流。术后超声显示封堵器成型良好,金属显影点相对位置不变,封堵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呼吸顺畅。再次给予台阶试验,6分钟上下台阶后血氧饱和度不再下降,缺氧症状消失,治疗成功。

感谢达州市中心医院梅波教授的病例分享

[1]张玉顺,于生元,董钊,等. 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J]. 心脏杂志, 2024, 36 (02): 125-134.

[2]Hackett DA, Chow CM. The Valsalva maneuver: its effect on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and safety issues during resistance exercise. J Strength Cond Res. 2013 Aug;27(8):2338-45. doi: 10.1519/JSC.0b013e31827de07d. PMID: 23222073.

 

 

达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简介

▼▼▼

上下滑动查看

达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作为省内心脏手术领域的先驱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在该地区率先独立实施了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开启了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的新篇章。历经四十余载的深耕细作,该科室现已发展成为能够常规执行各类复杂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高水平专科,年手术量稳居高位,接近400例,服务川东北地区及周边市县医院的疑难重症患者,技术实力在四川省内名列前茅,引领区域医疗发展潮流。

 

2022年,科室更是荣获殊荣,被首批纳入四川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标志着其专业地位与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汇聚了众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包括1名高级职称医师、1名博士、6名硕士及1名留德访问学者,其中还有1人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们秉持着追求卓越、与时俱进的精神,共同推动着科室的持续发展,成为集临床诊疗、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型科室。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科室的重症监护室(ICU)成功获批为国家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为心脏手术患者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安全保障,确保了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

 

此外,诊疗范围涵盖广泛,包含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

 

在特色手术方面,医院涵盖多种创新治疗项目,包括经导管/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如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Valve-Clamp)、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以及胸腔镜心脏手术。

 

此外,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提供单纯超声引导下的经皮或经胸封堵术,治疗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问题。对于卵圆孔未闭(PFO)相关性偏头痛和脑梗塞,采用经皮超声/DSA引导下的PFO封堵术。

 

其他特色手术项目还包括左心耳封堵术或左心耳闭合术,旨在预防脑梗死和心源性卒中的发生;外科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体外循环停跳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Sun's手术(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微创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杂交手术、胸主动脉置换术及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entall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对于B型及非A非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微创腔内支架修复术(包括分支支架技术、杂交技术等);还可进行终末期心衰患者的人工心脏置入术。

 

 

扫码观看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医谱app

点击下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22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