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瓣心研·智识燎原|VMDT 2025聚焦ScienCrown TAVR革新突破到临床应用的进阶路径

2025年8月4日-10日,2025年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岭南瓣膜会/大湾区抗栓会(VMDT 2025)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集多学科之智系统传递心脏瓣膜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国际前沿理念和创新技术。会议期间,国产原创ScienCrown全可回收自膨短瓣TAVR方案,通过3场高难度手术直播、2小时深度专题研讨,凝聚领域菁英共识,多维穿透临床痛点,破题瓣膜移位风险、入路局限、衰败重建等关键挑战,全景式展现了其革新价值。
以械为舟,以智为楫——VMDT 这场贯穿理论与实践的革新盛宴,不仅彰显国产器械破壁之力,更擘画粤港澳大湾区瓣膜介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蓝图,为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注入破浪领航的澎湃动能!
PART 1:创新“瓣”法 · 潮起珠江
三地联动手术直播实战ScienCrown技术热潮
2025年8月4-7日在精彩的手术直播环节,河南省胸科医院袁义强教授、王磊教授团队,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薛强教授、陈志鹏教授、张涵教授团队,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焱教授、王斌教授、陈翔教授团队依次带来复杂主动脉瓣疾病TAVR手术直播,术中术者采用全可回收自膨短瓣系统ScienCrown以及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轻松应对高冠脉阻塞风险、升主迂曲、瓣叶风湿性增厚、左右交界粘连等疑难主动脉瓣解剖结构,即刻造影示三名患者人工瓣膜形态位置良好,主动脉瓣狭窄解除,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三场复杂TAVR手术直播不仅充分验证了ScienCrown瓣膜在二叶瓣、横位心、钙化融合等中国特色病例中的普适性,还向中国广大瓣膜介入术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PART 2:短瓣心研·收放无界
2小时深度专题,聚智碰撞TAVR未来
本场专题会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担任上半场主持嘉宾;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方臻飞教授、海南省人民医院王圣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修建成教授担任下半场主持嘉宾;由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陈志鹏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高翔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虎教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刘君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李吉林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任明明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石俊杰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谭洪文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丽映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兆延教授、中山市人民医院张励庭教授、梅州市人民医院钟炜教授担任整场专题会的讨论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开场致辞

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在会议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国产TAVR器械创新成果显著,逐步摆脱进口依赖。其中乐普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兼具球扩瓣优势的自膨短瓣膜系统,通过多项创新设计有效解决了当前TAVR手术的临床难题,有望提升患者远期预后。本次专题会将重点探讨该技术的设计特点和临床优势,助力推广国产原创器械的应用,造福更多瓣膜疾病患者。
Session 1:创新设计,匠心之选
庄晓东:风险破局——ScienCrown全可回收自膨短瓣在TAVR移位风险中的应对

随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庄晓东教授在学术分享中系统介绍了TAVR术中发生无瓣膜脱离和瓣膜脱离的原因、危害、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式,并指出球扩瓣呈直筒形态受力居中,但不可回收,对瓣膜位置要求极高;采用收腰设计的自膨瓣受力向下,虽然可以部分回收,但工作位瓣膜无法完全展开,人工瓣膜处于不稳定状态,脱钩后瓣膜位移风险较高;而ScienCrown瓣膜不仅瓣架采用直筒型设计,瓣膜受力更均匀,整体释放稳定性极佳,还具备100%全展开全回收功能,可充分评估瓣架稳定性,实现精准锚定,降低移位风险,同时无张力脱钩也能有效降低二次移位风险(图1)。


图1:ScienCrown瓣膜的移位风险更低

李捷:规范筑基——ScienCrown全可回收自膨短瓣的规范化操作流程

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教授指出扩张不良、定位不准、移位风险和冠脉通路不良是TAVR术中面临的重要挑战,ScienCrown瓣膜系统凭借短瓣架、直筒设计、双入路、全挂连接等特点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其采用的全球唯一首创全挂连接及锁定/解锁技术完美解决了自膨瓣在释放时弹跳和100%全展开工作后的全回收难题(图2)。该瓣膜的标准释放流程为定位、全展开、评估、脱钩等四步骤,在理想血压下可释放至100%全展开状态,多体位多切面评估瓣膜植入情况,不合适可部分/完全回收后重新释放。此外,李捷教授还分享一例81°超大横位心且弓部走形迂曲的二叶瓣TAVR,在短瓣架与预弯型设计的加持下,术中瓣膜系统在无需辅助器械的情况下顺滑过弓与跨瓣;瓣膜释放过程中,利用全可回收功能调整瓣膜位置,最终获得理想的植入效果!(图3)



图2:ScienCrown瓣膜系统设计特点

图3:术后造影
刘健:入路多选——ScienCrown全可回收自膨短瓣在TAVR中的全路径解决方案

根据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实际解剖结构选择最佳的入路,可减少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广东省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在学术分享中指出,在保证同轴性基础上,ScienCrown瓣膜输送系统可满足经股和经心尖双入路临床需求(图4),为外周血管存在严重病变的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经心尖顺行路径介入方式,同时常规经股入路还可扩展应用于经颈动脉、经锁骨下动脉等其他可行动脉通路。由全国18家中心参与的ScienCrown瓣膜确证性试验共纳入129名TAVR患者,其中95%经股动脉入路、5%经心尖入路,随访一年时各项数据结果良好,符合产品设计预期,初步证实了经股和经心尖入路植入ScienCrown瓣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ScienCrown瓣膜上市后全国22个省份、70家中心植入数据显示,经股、经颈、经心尖、经右房入路植入ScienCrown瓣膜占比分别为83%、1%、14%、2%,所有患者均取得了理想介入效果,再次证实该瓣膜能满足不同患者入路需求(图5)。此外,刘健教授还分享双侧股动脉条件较差的经心尖入路TAVR一例和肾移植术后下极囊肿、全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经颈动脉入路TAVR一例,两名患者都获得了良好临床预后(图6)。


图4:ScienCrown瓣膜输送系统特点


图5:多种入路方式植入ScienCrown瓣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图6:术后造影(经心尖&经颈)
Session 2:实战见真章,案例铸典范
郑俊猛:从衰败到新生——ScienCrown在三尖瓣衰败VIV中的技术探索

首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郑俊猛教授带来一例极度复杂的经导管三尖瓣瓣中瓣植入术!患者曾于2017年接受外科开胸手术置换三尖瓣生物瓣,现三尖瓣流速增高伴中度以上反流、严重腹水;术前CT检查示外科瓣外径29.1mm、内径25.1mm(真实内径22mm左右),右房前壁有巨大血栓团块,仅右房后壁偏下无明显血栓,位置偏后,CVP 28-31,平均肺动脉压>50mmHg。根据术前评估结果,患者情况较差,难以耐受正中开胸手术,选择微创手术植入三尖瓣瓣中瓣,考虑到10-20% Oversize率,决定植入TA 25 ScienCrown瓣膜。瓣膜100%全展开状态下造影示瓣膜位置、形态良好,几乎无瓣周漏,脱钩后瓣膜无位移,入路无损伤,CVP从术前30降至19,达到预期效果,手术结束!(图7)

图7:术后造影



韩渊:复杂攻坚——ScienCrown自膨短瓣在弓部扭曲横位心TAVR的同轴调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韩渊教授带来主动脉弓扭曲、横位心TAVR一例。患者术前CT检查示Type 1型二叶瓣,偏心性钙化,瓣上钙化限制明显加重,主动脉瓣环23.6mm,LVOT24.6mm、直筒型流出道,SOV 35.6×35.6×36.5mm,STJ均径30.5mm、高22.6mm,水平夹角70°;左、右冠脉开口高度可,左冠瓣叶切线长度>左冠开口下缘到窦底距离,冠脉风险低;双侧股动脉低分叉,全主动脉见少量钙化附着,升主动脉迂曲扩张。术中术者常规经股动脉入路建立工作路径,用20mm球囊预扩张后,造影示轻微腰征,故选择植入TF23 ScienCrown瓣膜。预弯型输送器配合导丝输送瓣膜过弓、跨瓣顺利,精准定位后快速起搏下释放瓣膜至100%全展开状态,造影示瓣膜位置、形态良好,直筒型瓣架提供充足径向支撑力,仅存微量瓣周漏,脱钩并用20mm球囊后扩张,造影示瓣膜无位移,几乎无瓣周漏(图8);术后超声示平均跨瓣压差7mmHg、峰值流速206cm/s,手术效果满意!

图8:术后造影



廖发荣:经典主狭优表现——ScienCrown全可回收自膨短瓣在典型主瓣狭窄病例中的应用

最后,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发荣教授则带来经典主动脉瓣狭窄TAVR一例。患者80岁男性,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等。术前超声检查示LVEF 58%,左房、右房增大,升主动脉增宽,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伴中度反流。术前CT检查示主动脉瓣瓣叶轻微增厚等,冠脉阻塞风险低;升主动脉扩张,双侧股动脉低分叉,右侧穿刺点附近有钙化,入路血管走行、内径情况可。术中术者经左侧股动脉入路建立工作路径,用20mm球囊预扩张后,造影示球囊偏向右无对合缘侧,无腰征但有漏;随后,预塑弯输送器输送TF27 ScienCrown瓣膜过弓、跨瓣顺利,精准定位后零位释放瓣膜至全展开状态,造影示瓣膜形态、位置良好,几乎无瓣周漏,脱钩后瓣膜无位移,术后超声示跨瓣压差和前向血流流速明显改善,手术顺利结束!(图9)

图9:术后造影

聚势谋远·智识燎原:
创新生态驱动瓣膜治疗新纪元
会议尾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方臻飞教授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高度评价中国原创ScienCrown瓣膜系统的临床价值。该产品创新性融合了球扩瓣与自膨瓣的技术优势,依托100%全释放全可回收、多入路适用及预弯型输送系统等突破性设计,在复杂主动脉瓣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精准锚定、稳定释放、路径全覆盖的技术特性,为瓣膜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解决方案。本次岭南瓣膜会通过三高难手术转播、两轮跨学科圆桌研讨、六大专题论证,全景展现国产ScienCrown瓣膜从常规病例到复杂场景的稳定表现,并持续突破应用边界,更通过多维度循证数据印证了其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势。以ScienCrown为代表的中国TAVR革新,正以临床需求为锚点,以医工融合为引擎,持续引领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创新浪潮,书写“更安全、更精准、更可及” 的瓣膜治疗新范式。
山海岭南,无界手术实践重构临床认知版图;
纵贯经纬,瓣膜精研定义中国方案全球坐标;
——潮涌大湾区、奋楫正当时!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