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AHS.25 | 聚焦全球儿童心脏健康:从风险因素到医疗服务,四大前沿视角深度解析

2025年10月13日,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AHA/Young Hearts @ GW-ICC联合论坛线上举办。该论坛聚焦 “全球儿童心脏健康格局变革”。会议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张浩教授与辛辛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Andrea Beaton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围绕风湿性心脏病(RHD)的全球控制、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管理、院外因素对CHD预后的影响以及中国儿童心血管疾病的负担等关键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创新实践。

Andrea Beaton教授:将证据转化为行动,攻克全球风湿性心脏病

Andrea Beaton教授指出,风湿性心脏病(RHD)是一种“贫困与被忽视的疾病”,在全球中低收入国家(LMICs)悄无声息地夺走无数年轻生命。尽管我们知道如何防治,但从“知道做什么”到“如何做到”的转化一直存在鸿沟。Beaton教授强调,当前全球RHD控制的“最佳切入点”是二级预防——即通过主动筛查早期发现无症状患儿,并确保他们接受长期的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以阻止病情进展。
她分享了两个核心工具:1. 任务转移的超声心动图筛查,通过培训护士等非专业人员使用便携式超声设备,可在社区和学校进行快速、低成本的筛查;2. 动态患者注册系统,利用云技术建立的病例管理工具,能有效追踪患者、确保治疗依从性并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她在乌干达开展的“Adunnu”项目成功验证了这一模式:通过与当地公共卫生系统深度融合,该项目在12个月内完成了15000名居民的筛查,患者治疗依从率高达75%,远超国际平均水平。这一成功经验为全球RHD防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范例。
顾虹教授:立足中国国情,破解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管理难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顾虹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国在管理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方面面临的独特挑战与应对策略。他指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存在大量因诊断和治疗延迟而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或术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其评估与治疗是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对这一挑战,安贞医院团队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在过去尚无吸入性一氧化氮的情况下,他们率先应用吸入性伊洛前列素进行急性血管反应性试验,为评估患者手术可行性提供了可靠依据,该成果已被欧洲相关指南引用。对于临界可手术的患者,团队采用“治疗-修复”(treat and repair)策略,通过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有效降低肺血管阻力,为患者创造手术机会。此外,顾虹教授还特别强调了PAH-CHD女性患者的妊娠问题,这是一个死亡率极高的领域,迫切需要加强患者教育与多学科协作管理,以改善母婴预后。
Keila Lopez教授:超越手术刀—社会因素如何决定先心病患儿的未来

Keila Lopez教授带来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视角:影响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往往在医院之外。她强调,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SDoH)—如家庭收入、教育水平、居住环境、种族等——深刻影响着CHD的每一个环节,从发病率、产前诊断率到术后死亡率和远期生活质量。研究数据显示,低收入、低教育水平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家庭,不仅CHD患病风险更高,获得及时产前诊断的机会也更少。
Keila Lopez教授进一步引入了“不良童年经历”(ACEs)的概念,指出童年创伤(如虐待、忽视、家庭功能障碍)会带来毒性压力,显著增加成年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对CHD患者而言是雪上加霜。她呼吁,医疗体系必须超越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将SDoH和ACEs的筛查融入常规诊疗,并将其作为风险评估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她展示了其团队创建的青少年CHD患者“过渡期”项目,通过系统性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疾病、学会自我管理,成功地将患者从儿科到成人专科的转诊留存率从28%提升至86%,为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提供了创新方案。
张浩教授:中国儿童心血管疾病负担的挑战与机遇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张浩教授系统阐述了当前中国儿童心血管疾病(CVD)负担的宏观格局、严峻挑战与战略机遇。他指出,过去二十年,中国在CHD治疗上取得了巨大进步,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患者远期生活质量仍有待提高。同时,随着生存率提升,成人CHD(ACHD)患者数量已超过儿童,形成了新的医疗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正在积极布局。首先,通过建立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模式,将上海等顶尖中心的优质资源辐射至医疗水平相对薄弱的省份,有效降低了当地的CHD手术死亡率。其次,为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国内首个儿童心脏康复项目应运而生,并已发布专家共识。此外,针对川崎病、肿瘤患儿化疗后的心脏毒性、以及日益严峻的儿童肥胖与高血压问题,中国医疗界也在积极探索。张浩教授特别介绍了一项前沿研究,旨在通过阻断特定炎症通路(IL-1β)来预防化疗导致的心脏损伤,并展示了利用虚拟现实(VR)和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体重管理的创新应用。他总结道:“儿童占总人口的20%,但他们是100%的未来。”
结语
本次AHA联合论坛以前沿的全球视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心脏健康事业的全景图。四位专家的分享尽管切入点各异——从非洲的基础公共卫生实践,到中国的临床挑战与创新,再到北美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深刻反思——却共同指向一个明确的未来方向:守护儿童心脏健康,必须超越传统的手术与药物治疗,构建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合院内院外、关照生理与心理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这不仅是对医疗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对公共卫生政策、社会公平以及全球协作能力的深刻呼唤。前路充满挑战,但这些闪耀着智慧与人文关怀的探索,正为全球亿万儿童点亮通往健康未来的希望之路。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