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于波教授:“救命神器”——ECMO介入培训势在必行
ECMO(体外膜肺氧合系统)被业内誉为“救命神器”,在新冠疫情肆虐时,多少生命因为它重燃了生的希望。在临床诊疗中,它也常常被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为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哈医大二院)2022年团队共完成325例ECMO支持下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介入救治,成功率达到90%-95%,314例在长期随访中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寿命明显延长。可喜的数据绝非巧合,这其中夹杂着多少医护人员的心血。思其艰以图其易,言有物而行有恒。ECMO的实施不仅仅是熟悉器械的简单操作,更渗透着术者纵览全局的完善诊疗策略。
2023年4月17日,依托《心脏重症ECMO介入培训平台》举办的第一届冰城心血管ECMO临床应用与实践培训暨危重冠心病患者ECMO支持介入治疗培训班即将启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作为项目的发起者,我们有幸对于波院长进行了专访。
于波:近些年,随着ECMO在心血管领域的逐渐应用和普及,重症医学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实在早些年,我们的前辈在做心脏外科手术的时候,就开始借助体外循环的辅助,为一些危重和疑难患者提供治疗。没有体外循环支持,只能开展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手术,有了体外循环这一辅助,术者就可以大胆开展心脏瓣膜移植手术、复杂纤维心脏病,甚至更长时间的手术。可以说体外循环的出现,大大拓展了手术范围。ECMO是一个外科医生发明的简易体外循环装置,早期都是在心外科、危重症科室使用,发展到现在,在严重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包括重症心衰、爆发性心肌炎、瓣膜手术、高危冠脉手术等领域,ECMO都发挥出了非常大的价值。
于波:哈医大二院去年完成了325例ECMO支持下手术,包括爆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大面积心梗等急危重症。ECMO已经成为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和设备,然而其技术复杂且有风险,应用前的充分培训和大量经验必不可少。所以说ECMO有着较长的学习曲线,包括我们团队也一样,早期应用时也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团队成员通过不断学习,包括到国内外很多中心去请教,回来后再通过实践提升技能。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相互结合,直到真正掌握这一技术。
医院心内科自2017年开展ECMO技术以来挽救了多例危重病患,目前中心开展的危重冠心病介入、瓣膜介入、重症心肌炎,以及伴有多种合并症、高龄患者,大大增加了ECMO的适用范围。ECMO医疗组的成立不单是应用一种技术,是集临床、介入手术、护理、康复等为一体的综合诊疗。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技术本身带来的严重并发症等,我们也经历了探讨、交流和实践,经过这些年的摸索才形成如今的成果。今年我们开始举办ECMO临床应用与实践的培训班,就是要把我们在应用中的心得、曾经走过的弯路,总结成经验、教训传递给大家。ECMO进入临床已经多年,很多医生也有需求,但是苦于对该项技术不熟悉,有的医院引进了整体设备,但是使用率非常低,甚至有的还没用过,一方面不能浪费这么高端的仪器,另一方面也要让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从新技术中获益,这就是我们开展ECMO技术培训的意义所在。
于波: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的培养,这里的“人才”不仅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良好的品质,有温度、有情怀才会使我们的团队良性发展下去。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我认为无论是在科室建设还是人才培养上,第一要懂得因材施教,一个科室就像一盘棋,每个人的位置和作用都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布局,让每个人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第二要多为年轻一代提供机会,多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其跨过从理论到动手实践这道门槛。
每一个医生能够走上手术台都是经过了多年的苦读学习,可以说理论知识的掌握完全没问题,手术过程甚至也在脑海中模拟了无数次,但真正进入到实践还是会不自信,年轻医生还是需要把握机会勇敢去尝试,这个时候“胆识”很重要。我在最早期做介入的时候,去国外观摩了一段时间,我自己也没有拿过支架,也没摸过球囊,回来后就开始做介入手术。有些时候,是需要一点冒险精神的,当然这种冒险不是盲目的,一定是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通常我在做介入的时候,提前一天我一定要反复去看书,反复琢磨明天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样去处理,做到心里有数,真正上了手术台面对突发情况才能临危不乱。
为进一步推广ECMO技术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规范国内ECMO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定于2023年4月17日-20日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八住院部举办第一届冰城ECMO临床应用与实践培训暨危重冠心病患者ECMO支持介入治疗培训班,欢迎大家关注学习。
扫码进入ECMO培训班
PC版观看链接:(复制使用浏览器打开)
https://docbook.com.cn/hospitalDepartment/164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