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示踪剂对改善甲状腺癌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根据组织发生与形态结构可以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性癌、髓样癌、未分化癌4种类型,具有较高发病率与致死率。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位列恶性肿瘤前9位,女性癌症发病率第5位。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清除肿瘤组织,复发率低,但可能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据报道,甲状腺手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概率为0.3%~46%,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0%~13%。尤其是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概率大大增加,有报道35%~45%全甲状腺切除的病例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预防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在于手术中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供应血管。对于被误切除或无血供的甲状旁腺,采用甲状旁腺自体组织移植术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2009)强调“完整的外科手术切除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残余的转移淋巴结是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可以改善总体预后”。
术中鉴别甲状旁腺的方法很多:(1)通过医生的观察及经验可初步判断;(2)采用生物染料(如亚甲蓝)术中染色;(3)术前超声加放射性核素Tcm、MIBI标记定位;(4) 将甲状旁腺放入生理盐水中,下沉者为甲状旁腺,上浮者为脂肪组织;(5) 切一小部分送快速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经过临床实践,发现上述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纳米碳作为一种新的淋巴结示踪剂,目前已被应用于胃癌、乳腺癌、结肠癌、子宫颈癌、口腔癌等疾病,对于淋巴结示踪作用明显,操作简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纳米碳混悬注射液是纳米级碳颗粒制成的混悬液,其颗粒直径平均150 nm,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其直径大于血管内皮细胞间隙(20~50 nm),小于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隙(120~500 nm)。注射入肿瘤周围组织的纳米碳颗粒不进入血管,而是迅速进入淋巴管。同时,纳米碳颗粒会被巨噬细胞吞噬。因此纳米碳可使淋巴结染成黑色,而甲状旁腺及脂肪组织不染色。因纳米碳颗粒直径小于光镜检查范围,所以不会影响黑染组织的病理检查。在比较亚甲蓝与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示踪作用后人们发现纳米碳比亚甲蓝显影更好,更准确、适用。马云海等将纳米碳用于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发现其对保护甲状旁腺具有良好的效果。江国斌等将纳米碳用于示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前哨淋巴结,显示使用纳米碳标示前哨淋巴结的检测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的状况。王晓雷、杨晓辉等发现纳米碳注射可较好地标记出VI区淋巴结,而不会使甲状旁腺黑染,在VI区行颈清扫术时只清除黑染组织,保留未黑染组织,就可能既保证清扫的彻底性,还可使甲状旁腺得以保留。
杜俊峰等将纳米碳(卡纳琳,重庆莱美公司)用于甲状腺微小癌的根治术,结果显示纳米碳对甲状腺癌的引流淋巴结具有良好的示踪作用,淋巴结黑染率为90%,所有甲状旁腺均未被染色。纳米碳组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获取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8±1.5)vs(4±0.9)枚]。(图1-图4,表1)
通过纳米碳染色,术者可在直视下发现并有效清除中央区的微小淋巴结(尤其是直径5mm以下的淋巴结)。另外纳米碳颗粒的示踪效果还可以使病理科医生术后对淋巴结的取材更加简便和准确,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淋巴结数目的影响,从而更为准确地判断分期,对改善甲状腺癌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峻峰,郝雪梅,季锡清,等.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J/CD].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6,10(5):383-386;
2、段绪伟,李真龙等.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5,24(5):638-641;
3、杜峻峰,郝雪梅等.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6,10,10(5):383-386;
4、杨显富,康欣等.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9,14(5):158-160;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