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首例!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台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缘对缘修复术

浏览量:2458

2023年4月20日,林芝市人民医院心脏团队完成西藏自治区首台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缘对缘修复术。广东省人民医院援藏医疗专家、林芝市人民医院内一科副主任董豪坚率领心脏团队,在与林芝市人民医院内一科、超声科、麻醉科、ICU各位专家共同协作下,成功为一例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使用雅培微创经导管二尖瓣夹及可操控导引导管MitraClip™实施了微创修复手术。手术过程耗时短,即刻效果显著。

 

术前,在医院领导支持、各部门通力配合下,经过多次的线上、线下MDT会诊、讨论,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的分析、制定策略、沟通病情、准备手术,为手术圆满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董豪坚主任邀请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结构性心脏病诊治团队专家,包括心内科罗建方主任、李光主任,心脏超声科付明主任,麻醉科郭晓纲主以及体外循环科周成斌主任驰援林芝,为手术实施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广东省人民政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医疗工作,全方位助力林芝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董豪坚主任更是主动请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推动林芝市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充分发扬老西藏精神、援藏精神,为林芝市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广东智慧、广东力量,守护林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此次手术的患者为68岁女性,因扩张型心肌病、反复心力衰竭,长期于我院规范抗心衰药物治疗,但症状反复,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差。经食道超声TEE诊断,患者二尖瓣极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功能性重度反流。患者心功能不全,药物治疗效果差,手术风险高,经心脏团队充分讨论后决定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治疗,手术在插管全麻、超声以及DSA引导下进行。

 

术前食道超声可见二尖瓣重度反流。

 

术中,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经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到达二尖瓣目标位置,精准定位。

 

随后,在食道超声引导下,团队使用一个二尖瓣夹,准确捕获并夹合前、后瓣反流严重部位。

 

使二尖瓣在收缩期由大的单孔变成小的双孔,从而减少二尖瓣反流。

反复测试二尖瓣钳夹稳定性,复查患者二尖瓣反流改善情况及跨瓣压差,确保达到满意的即刻治疗效果后精准释放。

 

二尖瓣反流(MR)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当二尖瓣无法充分闭合,导致左心室收缩时血液回流进左心房,出现二尖瓣反流。因此,为了补偿流向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流量减少,心脏会尝试更有力地泵血。患有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存在各种衰弱症状,如呼吸短促、心悸、头晕和疲劳。这些患者面临生活质量差、活动明显受限、因心力衰竭反复住院和死亡率增加等风险。慢性重度二尖瓣反流通常伴有心力衰竭,如不经治疗可导致死亡。二尖瓣修补术、二尖瓣置换术等传统外科手术是既往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MitraClip™系统是一种基于外科缘对缘修补技术的经导管治疗系统,也是首款获准上市的基于导管的二尖瓣反流治疗器械。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有了新的选择: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仅需穿刺 股静脉,经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左心室,运用特制的二尖瓣夹合器夹于二尖瓣前后叶,从而改善二尖瓣反流。MitraClip™无需开胸、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无需体外循环支持、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可用于心功能严受损、全身情况较差的高危患者。

 

 专家简介 

董豪坚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组团式医疗工作组成员,林芝市人民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副主任五区副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介入分会委员。擅长心血管病的内科以及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以及结构性心脏病)。长期从事心血管重症诊治、冠脉及周围血管介入治疗临床和科研工作。曾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心血管病院学习冠脉介入及TAVR技术、德国莱比锡大学医院学习周围血管介入技术。

 

罗建方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 (FACC)、欧洲心脏病协会Fellow (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Fellow (FSCAI)、首批Global Hybrid Algorithm Community国际认证Hybrid CTO带教专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治疗)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介入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等。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VMDT)执行主席、冠心病与周围血管介入沙龙(CPIS)执行主席、亚太CTO俱乐部广州峰会共同执行主席、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秘书长等。

擅长复杂冠脉病变、主动脉疾病、瓣膜疾病、周围血管病等的介入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介入治疗、经桡动脉行肾动脉介入治疗、快速起搏与经皮穿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2016年4月完成华南地区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2019年2月成功实施全球首例经股动脉途径TAVR联合TEVAR一站式手术,团队整体TAVR手术量已超过500台,已经帮助全国100家中心开展TAVR手术。

获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编学术专著6部,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承担省市级课题数项,培养硕博士20余人。

 

李光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心内五区主任。从事心血管临床和介入治疗,擅长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临床及介入治疗以及高血压等病的治疗。曾赴澳大利亚墨尔本Epworth医院学习一年。从事心血管临床和介入治疗,擅长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临床及介入治疗及高血压等病的治疗。

 

付明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广东省联盟常务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及心血管超声影像诊断工作,擅长心血管系统超声影像诊断及结构性心脏病与心肌病的诊疗

 

郭晓纲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二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心血管麻醉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感控分会常委,从事心血管手术麻醉24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shands医院进修心血管麻醉及经食道超声半年。

 

周成斌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心外科体外循环室主任、心脏母胎医学科副主任。从事成人和小儿心力衰竭辅助循环、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危重症体外生命支持(ECMO)、胎儿心脏病产前诊治工作。擅长成人和小儿心力衰竭辅助循环、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危重症体外生命支持(ECMO)、胎儿心脏病产前诊治等。曾获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称号,参与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

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体外循环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体外循环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委员,中国胸心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候任主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与体外生命支持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疗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分会委员等职务。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45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